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是中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教会学生习作,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这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困惑、棘手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教学经验,本文试图从观察感悟生活、阅读积累素材、启发创新思维三方面浅谈中学作文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2.
赵彩芸 《课外阅读》2010,(10):163-163
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灵活,了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轻松获取习作素材,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难一直以来是小学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通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家长参与等手段,来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难的问题。多年习作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模式重构有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折射出的是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写作教学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作文教学中,多一点人文关怀,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想要教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习作都在老师事先设定的框框之内,围绕中心去寻找或编造生活素材而写,学生往往觉得词汇贫乏,缺乏材料,提起笔习作就感到头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的写作,作文综合体现着学生对知识的积累程度和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导致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出现"无米之炊"的状况。而体验能让学生获得真知真觉,积累素材,从而有内容可写,有感而发,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最雄辩的证明.”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之根本.本文主要从指导学生从观察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强记中积累素材、从练笔中积累素材等五方面来阐述如何“立足素材积累,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积累习作素材、拓展习作思路、提高评改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将阅读和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是增强学生语文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燃起兴趣、积累素材、谋篇布局、放飞想象、课外延伸五方面阐述如何将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因阅读教学而精彩!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3)在习作评改中,让学生体会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朱前山 《文教资料》2013,(26):33-3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某些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最大原因是缺乏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因此,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意写作文.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文章认为只要将写作目标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学生的作文就一定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再结合习作技巧教学,辅以适当的习作练习,相信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增强学生作文的欲望,体验习作的乐趣.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进发出来,不可遏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有利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还要让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体验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其关注局限于语文课堂与家庭生活,忽视社会生活中生活经验与语文习作的联系。基于"生活教育"思想,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师生都害怕习作,作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习作观点由"老师要我写"转变为"老师我要写",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蕊 《辅导员》2011,(Z3):67
作文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开拓习作素材的源头。一、以生活为源泉,积累素材(一)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时,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访问、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收集写作素材;要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抓好学生的素材积累。它是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学中从作文材料入手,让学生们随时随地积累素材,每周定期检查。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学生毕业,收效显著。按积累的内容大致分成以下几方面:一、以阅读的方式进行习作积累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有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显然,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弱点。原因是:教师作文教学思想令人担忧;学生写作态度让人费解。笔者提出攻克难点的三大策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写作实践中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