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史记》继承了《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之精神,司马迁是以孔子第二自居的,故《史记》是第二部《春秋》。这种观点的偏差在于:既没有考虑到春秋与西汉两个时代社会政治形势的巨大差异,也没有顾及到司马迁与孔子千差万别的个人经历。孔子对春秋“乱世”无能为力而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通过“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来达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目的,其着眼点在来世;而司马谈发凡起例的《史记》之创作目的一为“宣汉”,二为整合学术,为西汉统治者“献治安策”,以适应西汉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其着眼点在当世。  相似文献   

2.
二千一百多年前,西汉大臣、大名鼎鼎的政论家贾谊向文帝献《治安策》(一名《陈政事蔬D,深得文书嘉许。贾谊在此洋洋洒洒六千余言的策论中,为汉王朝的“事势”(已形成的形势、局面)严峻却未引起朝严重视而“痛哭”、“流涕”、“长太急”,继而陈述自己的政见,希望皇帝采纳。历史是一面镜子,贾谊的治安导论对于我国当代治国安邦的政治思维,仍具有启发意义。一、贾生为何“痛哭”、“流涕”、“长太息”?贾谊在最初的政治生涯中曾向皇帝请更案法、立汉制,并以此举得获公卿之位,但对他的卓运政见“大臣多短之”,因而他被贬为长沙…  相似文献   

3.
《贾谊传》载班固(公元三二——九二年)所撰《汉书》第四十八卷,它是在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材料改写成的,是值得一读的文章。 《贾谊传》中载有经过删节整理的贾谊政治论著《治安策》等,鲜明地反映了这个年青有为的法家战士的政治主张。贾谊所生活的西汉初年,诸候王割据势力虽经汉高祖刘邦加以限制,但封地仍然很多,力量仍然很强,权力仍然很大,严重地威胁着汉朝中央政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贾谊建议利用中央政权的“权势法制”,对这些顽固势力进行打击;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评论西汉文学时指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确实,《过秦论》开两汉政论文风之先,切中时弊,借古讽今,气势磅礴,笔力雄浑,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渲染,使得文章理足气盛,深刻犀利,言词激切,透辟晓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实为议论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姜太公(约公元前1200-公元前1100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史记》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可见他是古代的山东人,家住海边。《博物记》说:“(西海)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尚存。”《齐乘》说:“太公,海曲县东吕乡人。”日照,即西汉的海曲县,东汉的西海县,古称东吕乡,可见姜太公原籍日照。今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村,旧有太公祠、姜公台。棘津,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  相似文献   

6.
【说明】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人,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治安策》是贾谊向汉文帝(刘恒)陈述政见的报告,是体现作者法家思想的代表性作品,这里只从中节选有关削弱诸王割据势力的论述。汉文帝执政时,诸王势力逐渐强大,形成了与中央政权对抗的局面。贾谊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治安策》中指出:汉中央和诸王的关系,目前就象一个人得了手脚肿胀病一样,“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如果不抓紧解决,必然成为“锢疾”。他提出  相似文献   

7.
西汉初年.文坛上有两篇著名的论积粮对立国作用的文章。一是贾谊的《论积贮疏》,一是晁错的《论贵粟疏》。这两篇文章被鲁迅先生誉为“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本文在丐作技巧上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关于贾谊其人的争论很多,而对其思想派别属性的讨论就更热闹了。西汉司马迁归其为法家;“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①东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认为:“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已开了后学儒法之争的先河。而后来学者也有归其为道家或纵横家的。对于这个问题,,王兴国先生归纳得比较全面也论析得很深刻,他说:“以上四种观点,在贾谊的著作中均可找到自己的根据,但如果要问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根据更多一些,我以为论其为法家和儒家者根据更多一些,但是贾谊既非纯粹的法家,也非纯粹的儒家,…  相似文献   

9.
“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的称呼。但北方方言区多呼母为“娘”,有人认为:“妈”、“妈妈”来源于南方方言:(1)《喻世明言&;#183;穷马周遭际锤媪》:“北方的‘媪’字,即如南方的‘妈’字一般。”(2)明&;#183;方以智《通雅》:“江南又称母亲为‘阿妈’。”  相似文献   

10.
西汉的诗歌创作及其与西汉诗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著录的西汉诗歌为依据,疏理考察了西汉诗歌创作与西汉诗论的关系。认为,西汉诗坛并不“沉寂”,而是承继先秦且有所发展,其创作表现为重实用和纯抒情;而西汉诗学理论则强调诗歌的实用价值和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用、尚情为西汉诗学理论中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这与西汉诗歌创作特征不谋而合,从而证明:西汉诗歌的创作实践与西汉诗学思想有着一定渊源关系,而一般认为《诗大序》等是前代思想的总结和集成,而忽视它与当代诗歌创作的关系,在认识上恐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楚辞》西汉人刘向在天禄阁(汉朝国立图书馆)校书时,把屈原、宋玉、唐勒、景差、东方朔、荘忌、淮南小山、王褒的作品以及他自己写的《九叹》编辑成一部书,定名为《楚辞》。东汉人王逸为楚辞作注释,又加进他自己写的《九思》,成《楚辞章句》。宋人朱熹,作《楚辞集注》。“楚辞”这个名词,在刘向以前就有。汉武帝时人朱买臣,能“说春秋,言楚辞”。不过“楚辞”这一名称在当时并不成为这种文体的通称。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赋二十之篇”。可见西汉早期称  相似文献   

12.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旷世的才华写出大量的政论文章、词赋,得到当时汉文帝的赏识,后因遭毁谤而屈于长沙,意不自得,抑郁而终。他的事略集中记载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汉书·贾谊传》之中,对于贾谊的悲剧,历代学者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写出了大量的文章。本文仅从领导者自身素质、人际关系、领导的外部环境等视角,对贾谊的悲剧作一新的诠释。一、恃才傲物,卓尔不群恃才傲物、卓尔不群是贾谊不得善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贾谊自身素质这一角度来看,贾谊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生廿余,最…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一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课文中有几个问题需讨论一下。一、“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投”,当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的《史记》是这样标点的:于是怀石,遂目(投)[沈]汩罗以死。由此看来,中华书局认为“投”字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好几处提到屈原之死,都  相似文献   

14.
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我国文学史上悼念屈原的滥觞之作。贾谊吊屈原 ,是文学史上遭遇相似的两个星级作家的情感交流。贾谊正是借这篇赋 ,凸现出自己与屈原感情的相同之处 ,引起了司马迁的注意 ,使他得以与伟大的屈原在《史记》中同传而留芳千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贾谊、屈原这样不同时代的三位历史伟人的永恒握手  相似文献   

15.
二千一百多年前,西汉大臣、大名鼎鼎的政论家贾谊向文帝献《治安幕》(一名《陈政事疏》),深得文帝嘉许。贾谊在此洋洋洒洒六千余言的策论中,为汉王朝的“事势”(已形成的形势、局面)严峻却未引起朝野重视而“痛哭”、“流涕”、“长太息”,继而陈述自己的政见,希望皇帝采纳。历史是一面镜子,贾谊的治安策论对于我国当代治国安邦的政治思维,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雄岂短儿女情──读毛泽东《贺新郎》《蝶恋花》罗浩波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毛泽东诗词选》中,有两首词,恰恰印证了鲁迅先生这一睿智的体悟,那就是毛泽东于1923年写的《贺新郎》和1957年写的《蝶恋...  相似文献   

17.
一、需要重新评论的依据 1921年6月,胡适在一个读书会上作了一次关于《楚辞》的演讲,次年将演讲稿整理成《读楚辞》一文,发表在《努力周刊》增刊《读书杂志》第一期上,后又收入《胡适文存》二集卷一中。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先煞有介事地提出:“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过问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接着便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提出了七个疑问,认定“《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当是(汉)宣帝时人补的”。同时又认定战  相似文献   

18.
指瑕二则     
一、“策”《初中语文基础训练》(安徽教育出版社)第五册23页说“策”为会意字,欠妥。“策”本义是“马鞭”,现在“鞭策”之“策”即取此义。《说文解字》上说:“策,马垂也。从竹束声。”这一解释,有力地说明“策”应为形声字。  相似文献   

19.
“无恙”一词可谓生命力极强,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到今天,历久而不衰。《战国策·齐策》中,赵威后问齐国的使臣:“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1956年,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也提到它:“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两个例子中,前者的“恙”分别当祸患、灾害、忧虑讲,后者的“恙”当病痛讲。总之,“恙”是个不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和谏议大臣,贾谊在文帝时期先后写了《过秦论》《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政论文,为王朝的初期建设献言献策.为了使自己的诸项提议易被采纳,贾谊还在文中勾画了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对贾谊社会、政治和经济构想的整体性把握,为我们更加深入地解读贾谊对西汉初期社会、政治所做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