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比尾巴》是人教版小语一册教材中的一首对话形式的儿歌,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4节,每3句为1节,三问三答相互对立。读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设计理念】根据此课的特点,课前让学生自主地、多渠道地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课堂上创设动物模特比尾巴这一情境,赋予学生以观众、评委、小记者等多重身份——真实地把学生带入热闹、愉悦的场景中,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  相似文献   

2.
陈兴良 《云南教育》2003,(31):32-32
小学语文第一册的《比尾巴》采用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内容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儿童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情趣,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拓展学习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一、导入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特别的比赛。请每个小朋友去做裁判。它们比什么呢?(生:比尾巴)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字。二、看图小朋友们看一看课文讲了哪些动物来参加比尾巴的活动。(出示课件,认识六种动物。随…  相似文献   

3.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的第6课。这篇短文共有12个句子组成 ,有6句问话 ,6句答话。每3句为一小节 ,共有四节 ,三问三答相互对应。并配合6幅图 ,通过对话的形式说出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课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 ,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任务 :(1)学习6个词语 ,学会7个生字 ,认识4个偏旁。(2)能独立认读音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3)认识图上的动物 ,了解他们的尾巴特点。其中学习句子、词语是本课的重点。了解图中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是难点。教学时要充…  相似文献   

4.
《比尾巴》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三问三答句式的儿歌,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内容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时,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画尾巴,编儿歌,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认识事物的机会,并从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
龚雪婧 《教师》2014,(1):74-74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多种教学活动巩固完成同一教学任务。如,本节课的对话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①学生对话;②听对话,填空;③归纳填空。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目标语言有了很好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本文通过《浮力》一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来探讨如何设置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和实现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7.
《比尾巴》(第一册)这篇课文通过对话的形式说明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根据课文的特点,我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通过比较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第二小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这两个句子时,教师把可拼拆教学挂图中猴子的长尾巴和兔子的短尾巴取下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长”和“短”是相互比较而言的,“长”和“短”这两个词的意思相反,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小壁虎)它正忙着干什么呢?(借尾巴)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节语文教学改革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 课前,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查字典、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么办呢?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0.
钟小玲 《中学文科》2007,(9):102-103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话教学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获取知识信息,而是与学习对象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体认、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实行对话教学中,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五动,尊重学生;二是形式开放,对话多元;三是注重过程,讲求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给传统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但由于对对话教学的偏颇理解,很多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对话教学都显得空洞和肤浅,对话中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组织对话教学之前,忽略了“倾听”这个前奏,没有让学生在倾听中进行冷思考这么一个过程。从而使对话浮于表面。笔者聆听了多节优秀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相似文献   

13.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2,(28):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有多种,笔者试从“教学对话的内涵”、“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阐释学习体会。一、教学对话的内涵何谓对话?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何谓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4.
近日,听了三位教师分别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三种不同教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教学境界,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教法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听老师读课文,请你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相似文献   

15.
《小壁虎借尾巴》(六年制第三册13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的特点。内容是通过对话形式出现的,同时,又配有形象的插图。因此可以采用导读的方式,紧扣题眼“借”字,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由初读理解文章梗概到细读理解文章重点词句,再由  相似文献   

16.
一、魔力猜想。句子长出了长尾巴。句子长出了长尾巴,相信吗?告诉你吧,你不信也得信,下面的这句子就长出了一个长尾巴。开始读——  相似文献   

17.
以图助读学词学句──《比尾巴》教学建议江苏孙琮英《比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课文。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它运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向学生进行动物知识的教育,课文配有六幅插图。这些插图色彩...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学语文》2008,(4):36-36
一节作文课其实包括如下声音:作品的、作者的、读者的。而读者的声音又包括教师的、学生的,甚至还包括作者的。我们可以简化为四组:“作者-作品”“学生-作品”“教师-作品“教师-学生”。其中“教师-学生”对话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是课堂交响乐的主旋律。相关论述散见于其他三组对话模式的阐述中。  相似文献   

19.
张晓华 《云南教育》2007,(10S):40-41
(一)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主阵地,一节节语文课构成了一名语文老师职业生涯的内涵。因此,不断反思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诗意语文,是情智语文,是对话语文,是童年语文……不同的看法,反映了对语文教学的不同认识。可当自己走进课堂,却发现步入一个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0.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 ,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时 ,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穿 ,以“读”的训练为主线 ,上“活”语文课。一、贴“尾”激趣 ,初读感知同学们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喜欢 )那么 ,你们在观察小动物时 ,注意到了没有 ,小动物的尾巴是一样的吗 ?(它们的尾巴不一样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比尾巴》。指导学生对照拼音读课题两遍 ,同时学习“尾巴”这两个生字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思考 :课文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