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在性的教育上,父母总是站在高处对小孩说教,迫使小孩接受这种教育,没有与孩子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目前,美国研究机构对婴幼儿的性启蒙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方法,让父母与小孩站在同一层面上,从而使小孩在互动的交流中受教育。具体如下:第一步:获取信息在当今社会,做一位被小孩认为是善于问问题的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面对这样的父母,小孩才愿意与之交流,愿意接受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在让小孩子很困惑的“性”的问题上,通过沟通父母才可以真正地了解小孩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何小波 《辽宁教育》2013,(8X):75-76
<正>说到说谎,我首先想到刘墉的《爱不厌诈》,书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听到这句话,请别见怪,因为爱里常常有诈。想想,小时候哪个人没听过虎姑婆、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虎姑婆吃小孩手指头"喀嚓喀嚓"的响声可能让你记一辈子。这还不够,你居然继续说给孩子听。为什么?为了爱。为了怕自己的孩子没有警戒心,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受到伤害。再想想,哪个人小时候不曾相信圣诞老人,有多少父母会偷偷买玩具,藏起来,再等孩子睡了之后,塞在孩子的枕边或袜子里?为什么?为了爱。为了让孩子在未睡前盼望,在醒来时惊喜,于是想尽办法骗孩子,而且一代骗一代。换个角度,你以为小孩不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一直认为,在群居的哺乳类动物及鸟类中,父母与其小孩能彼此辨认,对双方都有益处。对父母而言,避免照顾别人家的小孩而浪费自家的资源;对小孩而言,得到父母的照顾能确保存活,因为多数父母都只会喂养其亲生的小孩。那么,它们是靠什么相互识别的呢?加拿大亚伯达省大学心理学系IsabelleCharrier博士发现,小海豹出生两天之内就能听出妈妈的声音。在海豹繁殖期,她在印度洋的阿姆斯特丹岛上,用了九个月的时间,揭开了母海豹与小海豹之间凭声音相互辨认的秘密。Charrier博士通过纪录海豹的声音,及修改声音讯号的部分参数,让声音再现,找出那些…  相似文献   

4.
(上期提要:一岁零七个月的来福显示出超出常人的智慧,然而他却在父母面前伪装得像个真正无知的小孩,这令张小开不寒而栗。)离开姑姑家后,张小开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下来。显而易见的是,来福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的不同寻常之处,他所表现出来的老谋深算就连张小开也自愧不如!而无师自通的超强编程能力与娴熟的微积分解题技巧,显然不能以简单的“天才”二字来解释!可是,他为什么要在自己的面前表现出这些呢?张小开想不通这一点。来福绝不会仅仅为了炫耀才这么做的,要是这样的话,他的父母岂不是更好的对象?那么,他又是为了什么呢?他一定有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父母应该认清的一点是:为么什要让他学音乐?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做个快乐的孩子,在学习音乐中得到乐趣,调剂身心,培养优美的情操;还是要成为一位音乐家?音乐教育大师铃木先生说,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们,并不是要训练成音乐  相似文献   

6.
据《文化中国》消息,"再刻板的评分标准,面对真实的情感,也得投降,因为你得相信阅卷老师也是人,也有情感。"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江苏读书节读者互动环节上,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刘颖,向大家热情地推荐了《向台湾小孩学作文》一书。今春,《向台湾小孩学作文》走红书市。在读者们被台湾小孩肆意奔放的童趣所吸引的同时,也有家长疑惑:自己的孩子真的这样"我手写我心",老师们会认可吗?而刘颖的回答,也让家长们吃下了一颗  相似文献   

7.
案例:小林的父母在他上初中时替亲戚家代养了一个小孩,这个孩子的到来让父母明显减少了对小林的关注。从那之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对其成绩下降的原因却是一无所知。在小林步入社会后,因一次工作失利,便把自己长时间关在屋子里,突然变得自闭起来。我听闻此事后,便“强行”去见了小林一面,他与我聊到了父母代养小孩这件事。记得他当时一脸毫无生气地对我说:“你知道吗?那个时候我跟他们(父母)说话,他们听不见,完全不理我。那我就想着干脆变坏吧,还能让他们多注意我一点。”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目的让孩子分辨不同种类的动物特征,如哺乳类、爬虫类、鸟类等。培养孩子观察动物的兴趣。二、知识准备阅读有关介绍动物的图书等资料。了解有关动物分类特征、生活习性;通过实际的观察,帮助孩子将书本知识与观察的结果相比较。三、活动中的学习引发孩子思考和观察,鼓励他们表达。例(一)孩子:一只老虎。父母:你怎么知道那是一只老虎?孩子:它们有黑色的条纹。父母:在哪里?孩子:它全身的皮毛都有。父母:你知道老虎属于哪一类动物?小孩:哺乳类!父母:你怎么知道它是哺乳类?小孩:它们有毛发,四只脚(或两只比较像手),有些有尾巴,鼻子和嘴…  相似文献   

9.
早教QA     
林怡 《母婴世界》2010,(4):82-83
全职还是非全职?如果父母两人都因为工作而不能全天候地陪在小孩身边,那么这个小孩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缺少监管而成不了才,事实是这样的吗?还是说,小孩的成才、主动学习能力、求知欲望在于他本身,做家长的只是引导,不代表非要全职陪同?到底是要全职还是非全职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之友》2005,(6):62-62
教育费用:父母心中的痛人们普遍认为现在教育费用很高,大部分人都感到教育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教育费用普遍让家长发愁。当前,做一个称职的父母真是愁不堪言。小孩的竞争演变成父母地位的竞争,蜕化为金钱的竞争。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了父母送小孩上学的义务,高收费的学校挤破门槛,不是中国人富得流油,而是父母在节衣缩食。为让孩子上最好的也是最贵的学校,教育费用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就像三四岁的小孩,高中教师就像是他们的父母,父母总是用好吃的东西喂小孩,小孩一张嘴就会得到好吃的,于是孩子们便有了这种感觉:既然一张嘴就可以得到食物,干吗还要动手呢?  相似文献   

12.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13.
你的孩子在智能多元化中,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见长,还是视觉空间、身体运动有优势,抑或是人际关系、音乐更有天赋?……该让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父母应留心观察和仔细发现。  相似文献   

14.
父母经     
秦文君 《山东教育》2005,(18):46-46
自从做了人母,时常提醒自己想着不能变脸,不能忘掉当父母的初衷:做小孩的朋友,不做统治者。于是,这么一清醒,便将父母做得甚得人心:别的小孩正在美术班学画竹子时,我们的小孩在家里快乐地画着想像的仙女和细脚杆的小飞人;别的小孩在英语班死记ABC时,我们的小孩刚看完《花仙子》,并给自己起了个比主角更诗意的英文名叫艾丽丝;别的小孩在父母叫骂声中学这学那时,我们正同女儿的钢琴教师商量:每次少教些行不行?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潜在能力,他们的大脑宛如巨大干燥的海绵,随时吸取父母给予他的音乐清泉。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让他沐浴在音乐的王国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儿童的智力。给孩子播放音乐,目的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供孩子欣赏,让孩子享受充分的音乐刺激。经验证明:当孩子哭闹不安时,父母放出悦耳优美的  相似文献   

16.
张琪 《华章》2010,(26)
著名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小孩的工作就是玩耍".游戏是小孩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因此,"幼儿音乐欣赏中的创意性游戏"中最关键的是游戏,也就是以音乐为本,创设音乐情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熏陶丰富的情感,快乐地接受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17.
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特别是古典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对牛弹琴”。为人父母者经常问道:“我不懂音乐,我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为什么宝宝在欣赏音乐时总是一脸茫然,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遭遇冷落?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难道真的是曲高和寡到让人难以亲近吗?  相似文献   

18.
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为了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我设计了一张“父母的辛苦知多少?”的问卷,共四项:1、你的父母每天一般几点起床?几点睡眠?除了上班要做哪些家务活?平均一天几小时?2、你父母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你的生活费、学习费用是多少?占父母的收入的百分之几?3、你每天在家干哪些家务活?平均每天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19.
“我不想学了”估计是很多学生都有过的厌学的想法,看似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实则是想用反抗的行动去向父母表达:我需要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我需要你们的关怀。如果你的内心也住着一个渴望被父母理解的小孩,如果那个小孩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妙语录     
射门永远比射击好!——墨西哥的蒙特雷足球队目前展开了一场用足球交换儿童手中玩具枪的活动,这是他们的口号。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台湾举办“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这是其中一个获奖作品。为了我们家的幸福,还有我屁股的完整,请让我及格吧!——教师节期间,老师收到了这样“另类”的卡片,让师长们哭笑不得。精英就是精通英文的人,精华就是精通华文的人吧!——新加坡电视剧《小孩不笨》中小孩的猜测。你说什么?我听不到哦!——这句经典之语出自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贝德之口。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