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音色要求: 1.听出熟悉人(老师和小朋友)的声音。 2.分辨出不同性别或年龄悬殊人的声音。 3.辨别出几种乐器的声音。活动: 活动一:听熟悉人的声音(中班) 做法: l。把老师和小朋友的说话声、歌声分别录下来,然后放给孩子们听和猜。 2。音乐游戏:是谁在敲门。  相似文献   

2.
三、音的高低要求: 1.能听出音的高、低明显变化。 2.能分辨1 ■,1 5 ■的音的高低. 活动: 活动一:钢琴会说语(小班) 做法: 1.先玩体育游戏“长高了”、“变矮了’,然后分别在高、低音区用同一音符弹奏,  相似文献   

3.
这份音乐教育实验汇报对我们改革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很有启发,所列举的训练活动可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促使幼儿形成初步的音乐概念,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也很有帮助。全文将分四期连载,下期为:二、音的强弱(力度)。  相似文献   

4.
做法:教帅先告诉幼儿,这首乐曲里面说的都是小娃娃的事,请大家注意听,里面说了小娃娃什么? 1.听音乐的第一段(①~⑧小节)。让幼儿知道,音乐很轻、很慢,好象说:小娃娃已安静地睡着了。2.听音乐的第二段(⑨~(16)小节)。让幼儿知道,音乐比较快,有些活跃,好象是说小娃娃醒来了,在高高兴兴地跳舞做游戏。接着,将两段音乐进行对比,说明音乐形象不  相似文献   

5.
三、游戏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计算活动幼儿在一天的各种活动中,在各科教学中,有许多机会和情景认识物体的数量和形状,认识时间和空间,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去观察和学习。下面介绍一组实例。  相似文献   

6.
经过小、中班时期的音乐教育,大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除继续引导他们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绪,理解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等基本因素外,还尝试培养幼儿对乐句、乐段的感受能力。乐句、乐段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单位和表达音乐主题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培养幼儿对乐句、乐段的感受能力将有助于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幼儿感受乐句、乐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探索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是一句句、一段段地讲述事情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第二阶段单页多幅图画书的阅读指导活动1、情况分析画面小、形象小、背景不够清晰是单页多幅图画书的特点,因此,阅读此类图书可放在中班下学期进行。此时的幼儿已具备了阅读单页单幅图画故事的经验,同时,基本认识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这为他们按画面顺序阅读打下了基础。考虑到个别幼儿在认识数字符号方面的困难,可能影响阅读理解,因而指导中可适当加以个别指点。部分幼儿对于小画面中人物形象的细微变化不能很好地观察把握,这种情况将妨碍他们正确想象和结构完整的故事,教师可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情况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形式。音乐是抽象的、无形的,但又是感觉和感情的符号。幼儿观察、思维、语言的发展,知识经验的积累,动作和手部肌肉的协调,为幼儿进行键盘音乐教育提供了可能。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育又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它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思维、记忆力、注意力、再现力、语文概括能力及小肌肉群的协调有着积极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早期的音乐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儿童大脑音乐区神经元的传递,且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并使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有些…  相似文献   

9.
三、幼儿园图书阅读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要点幼儿园图书阅读活动的组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八个活动进行。第一阶段以阅读单页单幅画面的图书为主,在小班上学期后期或下学期前期开展这一阶段的阅读指导活动。有条件的班级应将幼儿分组开展活动,并购买同分组人数相等的图书若干种,让幼儿人手一本同样的图书。每一次活动应换一本幼儿未读过  相似文献   

10.
三、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获得发展“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这说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正处在身体、心理迅速发展阶段。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幼儿各方面经验积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幼儿逐渐成长的过程。找们要想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为他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让他  相似文献   

11.
培养审美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要在艺术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从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幼儿期又是儿童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及早抓住这个关键期进行美育教育,就能够为儿童艺术才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能大大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五、发展节奏听觉、节奏记忆如果我们根据儿歌内容和其节奏特点,有目的地为儿歌设计有特点的、富有变化的节奏句式,就会使儿歌的朗读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自由多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儿歌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节奏听觉和记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突破儿歌的常规读法,进行有创意的改编或设计。如:  相似文献   

14.
家庭音乐教育不仅也不应该只是让孩子学会一件乐器,会唱一两首歌曲而已,家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从而领会及学习基本的音乐元素,并且懂得用音乐自由地表达自己。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音乐教育前,必须先了解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能力、兴趣及需要。1 胎儿期音乐教育可以从一个人的听觉发生之初(七八个月的胎儿)开始,贯穿其一生,成为有益于终身的艺术活动。音乐作为一种有节奏的空气动力波,本身具有一种律动的能量,能对一切生物体起作用。音乐节奏可以使胎儿的生理节奏变得协调,从而有利于胎儿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培养节奏感、听觉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儿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实际的操作方法。本文介绍的材料丰富、方法多样,会给教师、家长以有益的启示。我们将分期连载。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美术欣赏教学中,如果仅让孩子看看画,教师对作品作一简单的介绍,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欣赏效果的。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及欣赏的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条件等,设计出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幼儿能直接参与的活动,来让幼儿积极踊跃地投入欣赏过程,这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达到欣赏目的是极为有益的。下面例举几种美术欣赏中的参与活动: 1.随画表演:即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摹仿性的动作表演。如欣赏《拔萝卜》时,先让幼儿表演“拔萝卜”的节目,特别要让孩子多做几次拔来拔去拔不动的动作,然后欣赏作品中几个拔萝卜的形象动作、姿态和表情,让幼儿自己评论学得像不像,以加深幼儿对作品中人物的动态的理解。2.指出作品表现的气氛:给幼儿欣赏几幅作品,说出对每幅作品的感受,如感到热热闹闹的,还是冷  相似文献   

17.
以下活动选自一张公开出版的教学唱片,活动设计和执教者是一位美国黑人女教师。(介绍时略有删改) (一)木头熊 儿歌大意: 木头熊 木头熊 踏—踏— 木头熊 木头熊 转—圈— 木头熊 木头熊 拍—拍— 木头熊 木头熊 手碰地— 木头熊 木头熊 坐—坐— 木头熊 木头熊 举起小脚来—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幼儿体育活动,如果运用好的导入方式,将能充分激发幼儿锻炼的兴趣。本文想就此谈几点意见。1.语言导入。(1)故事导入幼儿爱听故事,容易进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因此,利用讲故事导入体育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融入其中,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引导小班幼儿学习双脚向前行进跳的动作时,选用“小白兔采蘑菇”游戏,告诉幼儿:“有一天一群可爱的小白兔要上山采蘑菇,山上有黑熊,小白兔要跳得轻,不要惊动大黑熊。”孩子为了不惊动大黑熊,常会把落地的动作做得很轻。幼儿通过模仿小…  相似文献   

19.
活动1 音乐律动(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准备录音带、乐器、生活器具。形式1.肢体律动许多儿歌或故事,可配合四肢(如手指)或整个身体的活动,如《咕咕鸡》在文字外加绘身体律动的图解,是很生动的活动指南,父母和孩子可按书一起做律动。2.配乐选适合故事情节的音乐,或利用身边的乐器、生活器具,为故事配乐、伴奏,比如念《老鼠偷吃我的糖》这一富有传统趣味的儿歌时,父母可让孩子拿现成器物当打击乐器,敲出节奏;也可和孩子讨论适合《野兽国》的背景音乐,借此品味与辨认书中情节的节奏感。益处体验自由创造音乐的乐趣,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活动2 …  相似文献   

20.
范例二:新疆舞 (见《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 艺术 中班 第72页、第187页) (一)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一,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语汇:“踮步”和“手腕转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