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史记》与我国古代小说韩兆琦《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性,这是人所共认的。其描写人物的成就之高,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超前的成熟、在《史记咄现之后,一直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与《史记》相提并论。有一位很有影响的评论家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2.
上古汉语的词汇及其意义有其内在系统,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词的引申义及同源词意义中呈现出大量的、有系统的、有规律的、相对立而又相通的对应关系——对立统一关系。这种意义关系形成的原理,可以从人所认识的客观事物关系、运动发展规律、认识原理和词义引申规律四方面得到理性解释。在这些原理的探讨中,提出了词义内涵量化分析的方法——两极之中两种维度的量变运动描写。  相似文献   

3.
词义引申的本质是两个词义之间的认识“联系”,而不是派生、转化等等,两个词义在认知范畴和格式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理据认识,形成引申根据,然后两个认识结合成理据认识对,形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的沟通联系实现能引词义向所引词义的引申。在这种理论模型的背景下,本文分析古代汉语单音名词“事物”义之间的互补认知格式的引申类型。  相似文献   

4.
珍惜挫折     
有人说过:“挫折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前奏,是成就人生梦想的催化剂,是到达人生彼岸的助跑线。”让我们来看看本文的小作者是如何认识挫折的吧。  相似文献   

5.
徐锴对词义引申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理性认识方面,承继许慎“六书”说,依据本义和借义的关系对假借造字进行分类,启发清代小学家进一步界定假借和引申概念,理顺二者关系;训诂实践方面,在《说文解字系传》“通释”篇中,有意识地申明大量字词的引申义,并对引申的基本途径有所认识,从而启迪后世学者深入探索,最终使引申成为词义运动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6.
由于作者的思想修养、感情陶冶、生活阅历以及种种心理因素不同,必然产生审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经过作者对自然的认识与创造,是人化的自然,是作者“灵魂”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院担负着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重新认识、定位高职院校长角色,对激励高职院校长站在“国际视野”和“市场要求”相结合的制高点,努力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发挥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高职院校长角色的新认识、新定位、新要求做一些探索。一、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长角色的新认识:专业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一所学校因为有一位好校长而迅速崛起,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入手,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对“不X不Y”结构,作了较全面的考察,从结构成分来看,能够嵌入“不X不Y”结构的“X、Y”一般是单音节,也有双音节乃至多音节,“不X不Y”结构构成两个停顿,两个停顿前后之前表并列,表因果或表假设关系。  相似文献   

9.
图示导读不能停滞在较为零碎的板书表达上,而应朝用图示解决课文整体结构的方向努力。笔者认为,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从作者相结冷静的外在明晰的思路、相对热情的内隐的情感线索和内容材料组织的“象”的显示找到一种有机的全面的结构关系,有“图”标示出来,引导阅读。按照这种结构进行了图示导读,才可以使学生获得最好的知觉整体性认识,才能深入思维,得到对课文的整体的美感、获得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给”的语义非常丰富,共有八个义项,对应三个词性。文章描写“给”的语义类别,考察了其语义演变过程:在认知隐喻与类推机制的作用下,存在“给”的本义(使事物位移)分别向给2(方向性标记)、给3(允许某人做某事)、给4(目标性标记)引申的放射型过程,“给4”向“给6”(强处置标记)、“给8”(处置标记)引申的放射型过程,“给3”向“给5”(施事标记)向“给7”(强施事标记)引申的链条型过程。最后讨论“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演变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11.
唐诗《凉州词》首句异文久辩难决,是由于诗篇抒情人及其视点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黄河远上”句,清人吴乔按作品中人物(抒情人)的有限视点质疑“何得为景”,而不少评论者则按诗篇作者的全知视点为之辩护。其实,《凉州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作品中前来边塞访问的旅客(作者化身),作者是以旅客的有限视点写景抒情的。因此,首句所描写的应是“黄沙远上”,而非争辩中的“黄河远上”或“黄沙直上”。而“黄河远上”论者影响较大的“征人”说和“倒望”说,以及在美感、意境和环境等问题上的一些辩词,皆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作文的好处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它学习形式,练习形式所代替不了的。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英语教师们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和梁实秋、徐志摩、周作人都是蜚声于文坛的大人物,但由于他们的政治倾向有过不同,文艺见解也不一样,甚至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因而给人以相互敌对的印象。当今的某些论著也是以这样的观点来描写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其实,这种描述并不准确。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说的“一切社会关系”,当然首先是指生产关系,但也包括人际交住等其他关系,而所有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揭示出“童心说”的实质在于张扬坚守自我本身个性的“个体的人”,“童心”乃是这种人的灵魂,强调了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童心说”与以个人为中心的浪漫主义在精神上相符。由此,引申出了以“童心”为逻辑起点的文学表现论,并指出了这种表现论所隐含的文学的天才观,因此表明了“童心说”中的推崇独创与自由的浪漫主义气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六书“转注”的解释,主“音转”说的,其影响首推章太炎,其《转注假借说》及《小说略说》等驳正了戴震,段玉裁等“更互相注”和许瀚“同部互训”的转注说以及朱骏声的“引申说”,“类谓声类”等只是章氏立足于自己的认识的借题发挥,章氏的转注说除意义相近外,着重点在“语音”上。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的“格物”说、“忠恕”“动心”说及“因缘生法”说,是在评点《水浒传》中总结出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系统方法。“格物”说要求作家必须率先认识、把握现实生活,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起点;“忠恕”、“动心”说要求作家创作时必须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设身处地的审美体验,这是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阶段;“因缘生法”说则是要求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时,必须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物的个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大字典》中“除”字义项众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是个互有联系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以简驭繁地掌握“除”的义项,本文将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厘清“除”字词义引申之间的各种关系,以期对“除”字词义方面有一系统认识,也对词义引申有具体可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例共369字,占引申例字的34%,多数引例都暗合了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于段氏对引申与假借的区别不严、字词关系认识不够,加之刻意维持许说,少数例证解释有误,具体可归纳为四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意深刻,让人拍案叫绝!最妙的就是对“成就感”的准确定位:“正义为人是成就,征服自己是成就,挑战极限是成就,帮助他人是成就。这一天,我好有成就感,未来的道路上,我将创造更多平凡而辉煌的成就,让成就感伴我同行”。文章卒章显志,以抒情议论的笔调,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它如同洪钟大吕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这种认识源于对生活深刻的反思,这种立意的深度源于作者思想的深刻。这真可谓独特体验给了作者独特的感悟,使得文章的立意分外出彩,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20.
一、 21题第 1问过浅  《长城》用大量篇幅回顾了“历史上的长城”,读后当然应明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认识和评价是什么。 21题第 1问着眼于此,本无可非议,但因作品中该内容的表达特别清晰明朗,使本问的考试价值大打折扣。  作品 2~ 7段写“历史上的长城”。其中 2、 4、 6段侧重叙述描写, 3、 5、 7段分承之,以第二人称直抒胸臆,直接向“历史上的长城”抒怀,表达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而且, 3、 5、 7段都是独句成段,都含主谓倒装句式,都用呼告,都用叹号,且通过“所以我说”的三次重复,构成隔离反复的关系,使自身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