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200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伦纳德·唐尼和迈克尔·舒德森联合发布了《重构美国新闻业》的报告,指明当时美国传统报业已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时至今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社会环境之下,中国报业亦不能独善其身,广告收入持续下行,报纸发行量锐减,报纸停刊、裁员缩编,这些美国传统报业首当其冲并依旧经受的寒流开始在中国报业愈演愈烈.面对传统报业显现的颓势,媒体融合、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才是未来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9):2-8
美国报纸在行业困境中采取的收割战略不仅使得报业深陷"收割——衰退"之螺旋趋势,亦引发涟漪效应,使得整个新闻业报道资源与能力收缩,带来新闻业危机。报业收割作为厂商管理行为,其深层驱动力在于管理者在经济层面的考量,因而从经济与管理视角出发来梳理报业收割的具体表现与影响,并回归到新闻产品的经济学特征追问报业收割的深层动因,提出传统商业新闻模式中利润驱动与公共品的矛盾带来了市场失灵,美国报业收割是利润驱动与经营困境下近视的深度演化。报业重构需要从历史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来寻找新媒体环境下提供新闻公共品之更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业”有两层涵义,广义的新闻业泛指整个传媒业,狭义的新闻业特指专以售卖新闻为主的报业。当今传统新闻业式微既不在于新闻生产,也不在于新闻运营,而在于独木难撑,缺少足够赢利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新闻业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传播技术新潮流如网络应用、云储存、社会性媒体、UGC等Web2.0及其后的技术运用,带来的不只是科技的更新换代,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多方面变革,按西方"新科技与经济预言家"凯文·凯利的观点,信息储存和使用方式的变革,可能会导致现存西方资本私有制社会的改变———如果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云储存","私有制"可能被"获取制"取代,网络经济时代资本将会"被获得"而非"被占有",建立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的西方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有可能因而改变。[1]而"关注和时间",即不同关注频率和时间的先后,将决定人们获得信息的多少,进而是掌握权力的大小。[2]信息储存传播、资源分享和社交方式的大变革,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近年西方国家的传统报业(newspaper)不断传出危机信息,但新闻业(newsindustry)却蒸蒸日上,[3]究其原因,是新闻业使用新技术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桑瑛 《出版广角》2015,(13):34-35
"一云多屏"是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云多屏"是指将媒介发布的内容整合到云端,通过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等不同的屏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赢得受众.在传统报纸受众流失严重的当下,"一云多屏"的理念对于传统报纸进行媒介的选择与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云多屏"理念为切入点,结合报业自身优势,分析传统报业转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徐少达 《传媒》2007,(10):55-57
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在传媒业变革大潮的带动下、在生存压力的催动下,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各大传统报业集团开始纷纷尝试向"综合型传媒集团"蜕变,"发展数字报业"成为E时代下各大媒体摆脱困境、寻求新生的首选之举.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操作者的四点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报业进军新媒体已成为毋庸置疑的报业发展方向,当多数媒体人还在探索"互动"本质的Web2.0时代时,强调网络"商业价值"的Web3.0概念已经提出并受到追捧.对传统媒体从业者而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可谓令人眼花缭乱,如何把握和运用则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通过走访近十家中央媒体,记者发现其实在新旧产业链对接的四个主要环节,操作者们有很多相似见解.  相似文献   

8.
传统报业形势严峻,为了填补严肃新闻的空缺,应对老东家为了节省成本大幅裁员,美国的新闻老兵们纷纷转战"非营利新闻机构" (non-profit journalism outlets).几年来,"非营利新闻机构"已经成为一些记者实现新闻理想的"宝地". 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的发展现状 最先呼唤美国严肃新闻业走向非营利的是前《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小列奥纳德·唐尼(Leonard Downie Jr)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2009年隆冬,唐尼和舒德森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调研报告《美国新闻业的重建》,认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如调查报道等,理念崇高,但是囿于高额的成本,报纸"养"不起.这时政府和基金会就应出面进行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资助的形式帮助那些负责任的报纸度过难关,而基金会则可出资资助报纸进行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9.
杜永利 《新闻窗》2007,(4):78-79,93
在美国发展历史上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转化的关键时期”,“美国报业巨匠”普利策凭借其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中国加入WTO之后,处于同样类似社会转型期之中的中国新闻业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全球新闻业的生死竞争。剖析普利策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借鉴普氏报业奇迹的“看家本领”,对于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新闻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业集团的出现是中国报业甚至是中国新闻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出现当然并非偶然,是中国社会变革在新闻领域的表现,也是新闻行业对历史的一种回应。报业集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作为一种产业的经营运作方式。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报业集团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从中国报业的市场化历程分析,更能清晰地认识报业集团对于中国新闻业发展与变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新中国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报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拐点"上--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初步成熟期.在这个全新的拐点上,中国报业的核心命题正在发生变化--"求创新、谋长远"乃当前中国报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报业正进入"比拼内力时代" 时下的报业市场竞争激烈.这种激烈竞争对传统媒体,尤其各类大型机关报(人们常说的"大报")的冲击尤为突出."传统大报"正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曾经的、今天的"大报"到底如何才能赢得读者,靠什么参与竞争?或者说,今天"传统主流大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李薇 《青年记者》2016,(32):72-73
"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发展是当前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的挑战,"互联网+"的提出,就是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传统报业依托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发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媒体经营业务,实现产业链的全覆盖,是传统报业在互联网"大而全"思维引导下的创新经营.近年来,传统报业电商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有些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如《钱江晚报》的"钱报有礼"等.成功的传统媒体电商固然有值得借鉴之处,但这种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地方报业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是否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发展带给报业新的问题,使得报业面临新的困惑:一、如何利用高流量带来广告的高营收.二、是倡导“内容为王”还是“科技为王”.三、如何利用和发展社交媒体.四、面对众多“付费”要求,怎么向受众收费.对于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解决,美国新闻业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以期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为代表的欧美报业开始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战略实施推进,欧美报业在内容生产、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持续性变化,"数字优先"战略不仅对欧美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其他国家的报业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保平 《传媒》2007,(6):26-28
2005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经历5年的调整后再次起飞,中国门户新闻网站渐趋成熟,利益架构趋于刚性;以"去中心化"为特征的Web2.0和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迅速抢占传统报业的利益基础--受众注意力.传统报业不得不和十年前一样再次面临痛苦抉择:是奋起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抓住媒体变革的新机遇,还是再次坐失良机?  相似文献   

17.
报业集团化自本世纪初出现以来,在西方新闻业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很大规模。在美国、欧洲等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报业集团掌握和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报纸,在新闻业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实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报业集团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了解和研究当今世界报业集团的发展原因,对改革和探索中的我国报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报业集团化的发端.开始于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闻业自身规律的作用,报业集团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的新闻业十分发达,报业集团的规模十分庞大。全国前12…  相似文献   

18.
普利策是美国19世纪报业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精于管理、勇于创新,主办的<纽约世界报>标志着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式新闻事业的开端.他凭借着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他热心公共事务,关心新闻教育,出资200万美元创建了享誉全球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开美国新闻教育之先河.普利策的成功之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报业之发展,乃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源点.综观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以两次鸦片战争为历史轴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不仅仅是党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报社办报、邮局发行"的报业发展模式已经过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改革发展、竞争创新的需求,编采、广告、发行"三轮"驱动的报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