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演进行为中的混沌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技术的演进路线 ,一般可以分为线性路径 (范式内 )和非线性路径 (范式转换 )两个阶段。当技术沿着线性路径发展时 ,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渐进的、积累的、连续性的过程 ;当技术沿着非线性路径演化时 ,技术进步则主要表现为突变的、跃迁的、非连续性的过程 ,即范式转换。本文在回顾技术演进的经典解说之后 ,利用混沌①(chaos)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技术演进进行分析 ,阐明了技术演进的混沌动力学机制 ,并且建立了技术演进的经典解说与混沌分析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了解前沿技术对技术伦理研究范式演化路径的推动作用,在Web of Science平台检索国际技术伦理研究领域相关文献,根据文献逐年分布情况,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3个阶段的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展现国际技术伦理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根据库恩范式转换理论,国际技术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无统一范式的前科学时期到具体技术领域的伦理研究范式的常规科学时期,并从"一般意义的技术的伦理思考范式""单一技术领域伦理研究范式"向"多元技术领域伦理研究范式"转换。通过可视化分析,以期及时、准确把握国际技术伦理研究动态,促进中国技术伦理研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码成像技术之于柯达破产、智能手机之于Nokia没落、安卓之于微软"一家独大"地位动摇等一系列技术范式转换现象的频繁出现预示着"蚂蚁扳倒大象"已不仅成为现实,而且会越来越普遍。在此背景下,企业如能预见到新的技术范式,并识别、培育出突破性技术,则能成为新范式的掌舵者、行业的领导者。然而,已有的、基于线性思维的技术预测或预见方法尚难以解决包含高不确定性、复杂性的技术范式转换问题。对技术生态理论强调从"技术—环境—组织"去认识技术演化提供了一个解释新技术衍生机理的框架,因此,从技术生态理论出发,有可能寻找到技术范式转换预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一些企业尽管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主流市场的领导者地位,然而由于对技术发展趋势判断错误或者忽视新技术的市场潜力,一再错失重要发展机遇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企业如能预见新的技术范式并识别、培育出突破性技术,则能成为新范式的掌舵者、行业的领导者。目前,已有的、基于线性思维的技术预测/预见方法尚难以解决包含高不确定性、复杂性的技术范式转换问题。文章认为,社会网络从一个网络的规模、密度、资源等角度,通过数据挖掘等工具和实证研究方法刻画范式转换的特征和演化路径,从而可能寻找到技术范式转换预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技术范式定义了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机会和如何利用这些机会的基本程度,因此,技术创新可以看成是新旧技术范式之间的转换。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服务为目标的。由此,文章提出,科技企业孵化器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范式转换,是新旧技术范式之间进行转换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制造业经过了3次范式转换,形成了手工制造、大机器生产、流水线生产、大规模定制4种制造范式。文章通过历史研究提出制造范式演进过程的5个规律:价值跃变、不可通约、逆向淘汰、原始创新和域定进化。尽管制造范式的转换过程具有时间跨度长、区域差异大等特点,但新旧制造范式之间的更替和演化仍然充分体现了"制造业革命"的内涵和规律。文章基于制造范式演进规律的研究,针对新制造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京安  牛建  王坤  申赟 《现代情报》2017,37(8):135-141
面对具有非线性、高不确定性等特点的技术范式转换现象的频繁出现,目前基于线性思维的技术预见方法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对此,本文旨在探讨一种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范式转换预见方法。阐述技术范式转换的特征及内在动因,通过理解技术范式转换的一般过程,建立技术范式转换理论模型,基于社会网络思维结合专利引文网络构建了技术范式转换预见方法体系,并以液晶材料技术的发展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技术范式转换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以及行业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试图在深入剖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演化经济学视角解释技术范式的转换机理,同时得出对后续研究的启示和展望,以期找到技术范式转换预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大众生产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由大众来创造的新生产模式,以往的知识生产理论都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而没有在大众生产的环境下分析知识的生产过程.知识大众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系统涌现现象.通过知识特性的雏度(追求至善的知识一追求多元化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系统特性的维度(有规则系统一无规则系统)将知识大众生产划.分为四种模式.借鉴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在知识生产系统中熵是衡量知识流有序程度的标量,其中追求至善系统中的有序是指知识流从生产到需求的有效性和最优化.而追求多元化系统中的有序是指知识流从生产者到需求者的匹配,知识生产系统的演化机制是系统熵的变化过程,是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长玲 《情报杂志》2005,24(4):96-97
利用熵增原理说明了图书馆管理从有序到无序,指出图书馆需要管理;利用耗散结构理论说明了图书馆管理可以从无序到有序,提出了图书馆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熵的江苏省耕地安全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耕地安全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耕地安全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估耕地安全系统演化的量化模型。应用该模型纵向评价了江苏省1998年~2004年耕地安全系统演化状况。研究发现:①耕地安全系统变化的社会经济压力熵和支持型熵变化明显,数量变化熵由正熵演变为负熵,质量变化熵接近于0,生态环境变化熵表现为波动状态,系统总熵变由正变为负;②耕地安全系统熵流的发展度和协调度差异显著,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发展度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并且趋于下降,生态环境发展度由中级发展状态发展到高级发展状态,处于上升阶段。就协调度而言,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比较平稳,生态变化波动较大。协调侧重度也表现不一,数量变动协调度由强社会经济压力型变为强支持型,质量变化协调度由中等支持型变为中等压力型,生态变化协调度由中等社会经济压力型变为强支持型。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安全系统发展目标逐渐明确、有序度不断增强;耕地安全系统的健康、有序水平不断提高,协调能力不断增强,系统活力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的演化发展与制造业信息化的特征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广义的视解阐释信息化的内涵和演化过程。将信息化演化发展过程区分为古典范式、现代范式、后现代范式三种阶段,并进行相应比较。从后现代范式出发分析制造业信息化的运行属性,探讨其制度派生特征与技术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于世坤  王波  章敏 《科技与管理》2012,14(1):108-111
耗散结构是研究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过程的条件、性质和规律的科学。在简要地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之后,本文在分析企业员工流动系统具备耗散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员工流动系统熵变模型,提出了利用系统熵值对企业员工流动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最后总结出熵与耗散结构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组织视角下中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组织理论出发,结合系统论,对技术转移系统进行解析,分析其内部自组织特性。以序参量的驱动机制为主线,构建了我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路径模型。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所处的阶段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转移系统的协同演化水平整体偏低,处于各子系统协同发展阶段,其根源在于技术扩散、技术中介两个子系统有序度较低且波动性较强。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技术能力积累途径的螺旋运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首先从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和技术能力积累的机制出发,研究内部途径和外源途径在技术能力演化中的互补作用。然后提出了技术能力形成的内外途径交替的螺旋运动模式,即在技术能力演化的每个阶段中,技术能力积累途径都经历了从外部技术源到内部学习的转换过程,这样就构成了技术知识外源与内部技术学习的三次循环。最后研究杭州制氧机厂在半个世纪中技术能力积累途径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技术赶超是国家经济赶超的基础,但成熟的技术轨道上并不存在赶超的机会,只有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才能带来赶超的机会窗口.从长波中产业技术赶超的特征事实来看,有效的赶超除了需要取得新兴技术的突破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范式转换过程中构建适应性的社会政治框架来消化新兴技术的潜能.本轮金融危机正在孕育新一轮技术变革,并引发了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导入,这带来了产业技术赶超的全新机会.我国要想实现有效的产业技术赶超,不但需要以发展新兴产业与成熟产业现代化为路径;而且需要基于技术变革的发展趋势,在技术、经济、制度、组织与思路等方面引入广泛的创造性实验与调整,并促使经济系统的各个部门快速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7.
尚林 《未来与发展》2009,30(8):68-71
当技术范式发生转变新旧技术进行转换时,两种技术发展的轨道间会出现一个间断,企业要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必须成功地完成技术转换。长寿公司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能够形成有利创新的机制,准确判断技术轨道断层的出现时间,提前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实现成功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互补性与绿色技术扩散的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艳莹  游闽 《科学学研究》2009,27(4):541-545
 绿色技术扩散的低效率现象与技术的互补性有关。当新旧技术之间因为横向差异而形成较高的互补性时,即使新技术的生产率更高,厂商也不会马上转而采纳新技术,这不仅降低了新技术的扩散效率,对新技术需求的不足还会抑制技术提供方继续提供新技术的激励,导致新技术被旧技术挤出市场。提高绿色技术扩散的效率,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绿色技术的根本性创新,并提高自然资本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主流与新流创新的转换规律,借助演化理论,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影响关系模型,提出新旧创新流之间影响关系的变化机理。并以青岛海尔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主流与新流创新在协同发展和转换的过程中影响关系的变化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转换不仅是新旧创新流交互的结果,也是企业为顺应外部环境变化所进行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大数据应用到各个行业,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成为信息社会进入智能化阶段的关键要素。然而,大数据技术发展也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挑战,如数据泛滥与高价值数据缺失并存、大数据分析研判复杂不确定、数据流通共享与数据可信安全使用难以兼顾等。这些挑战将推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创新变革,促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文章面向大数据分析处理面临的新架构、新模式、新范式和安全可信需求,提出构建新一代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栈,探索大数据价值利用新范式,并展望新技术体系下的牵引性需求与重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