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快乐阅读》2012,(23):80
多读"无用"之书据《安徽市场报》报道,世界读书日就要来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任命白岩松为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在中国科技大学做"读书月"活动报告时说:"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汇缺乏形态变化,词的意义和功能取决于其在句中的位置。在“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中,同是一个“死”字,其意义与功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读死书”说明读无用之书,“死”为形容词作定语;“死读书”说明即使是有用之书若不能活学活用也是枉然,形容词作状语;“读书死”指出为读书而读书最终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3.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阅读,是教育的根本职责.科学有效的引导需要注意"六个结合":"主食阅读"与"副食阅读"相结合;"整本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相结合;"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相结合;"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相结合;"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悦读"和"啃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2005,(9):30-30
谈到读书方法,林语堂认为,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读书知味,都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  相似文献   

6.
好书     
<正>朱光潜老先生曾经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更是读不尽源源不断出版印制的书。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不浪费宝贵的读书时间,现如今已然是一个难题。青年少年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机,一生良好的读  相似文献   

7.
闲书难舍     
我不识字的母亲把书和读书的人分为两种:一是有用的,一是无用的。有用的人读有用的书,叫用功;无用的人读闲书,叫不务正业。我是后一种人。我读的第一本闲书是打猪草时从麦田里捡的,一本带着插图的儿童读物,淋了几次雨,封面都泛白了,拂去上面的泥土,书名还可看清。我就那么卧在夕照下的麦田里看起了那本小书……天黑了,蓦然发现猪草筐还是空的!挨了母亲的骂,心里却一点也不觉沮丧,心都在那本小册子上。麦田当然又去搜寻过,奇迹没有出现,却从此有了一个美梦。在梦里,那百般求索不得的书却是那么随便地堆在草垛鸡窝里、埋在土坎下、隐在草棵里…  相似文献   

8.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日: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非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相似文献   

9.
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是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社会才会读书。读政治之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之书以养才气,读人文之书以养灵气。在读书中要养成"天  相似文献   

10.
<正>至于语言无味,那全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  相似文献   

11.
吕爱军 《山东教育》2012,(16):20-21
一个人的专业成长基本得益于读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就读的书而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用的书",另一类是"无用的书"。"有用的书"是指教科书、参考书、教辅资料等专业用书,它能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内容、获得教学技能和提高考试成绩等。教师以这些书为"宝",课堂上不加选择,照本宣科,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结果在教学上日趋窄化,古板僵硬,枯燥乏味。长此以往,这些教师很难在讲台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2.
<正>我喜欢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书,它们告诉我的是我未知的而不是我已知的。还有那些孤独的书,它们必须孤独地读,孤独地领会和思考。读这样的书时,我想象我不是与千万人一起读书,那太热闹。读书的主要乐趣,我认为就是安静。不管有多忙,爱书的人总是会读书的。这其实不是"怎么办到"的问题,当一个人为生活所迫,说他没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14.
读出智慧     
要读出智慧,首先要读智慧之书。智慧之书,并非文字华丽之书,亦非明哲保身者的生活技巧,更非投机钻营者的权术。我们说的智慧,是指大智慧。智慧之书,是于社会有用的书。综观人类文明的历史,智慧之书常出自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智慧人之手。  相似文献   

15.
重读之书     
书海浩渺,在短短的一生中,我们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如何阅读是一件头疼之事,是读100本无用之书还是重读50本好书?且看叶灵凤先生的重读之书。  相似文献   

16.
妈妈总希望孩子能多读书,可是,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就一定会成功。换句话说,就算读再多的书,如果无法把它吸收并变为自己的东西,也是无用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主题导语】精彩的创意,让一件产品具有了新的价值,并使它脱颖而出,打动了购买者。生活"土"一点,体现的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自然绿色健康观。交"有用"的人不如读"无用"的书,因为一本无用的书教给我们的往往正是与功利无关的崇高,这才是立身之本。品读下面三篇美文,你将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如今这社会需要的是"证",医生要医师证,导游要导游证,记者要记者证,烧锅炉、开汽车、理发、美容、大厨,三百六十行,几乎行行都要"资格证"。没有哪一行说要"读书证"的,人们凭什么放着有用的证书不去考,偏要去读那些没用的书?——有人说"读书何用"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老先生曾经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更是读不尽源源不断出版印制的书。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不浪费宝贵的读书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