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材之中具有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精准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印象,帮助学生产生正确历史认知。历史解释不仅仅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有的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讲解历史概念教学的原理以及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期望可以提高学生高中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教材之中具有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精准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印象,帮助学生产生正确历史认知。历史解释不仅仅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有的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讲解历史概念教学的原理以及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期望可以提高学生高中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3.
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刑法学者坚持认为:“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是自首成立的一个独立条件.本文从该条件的历史演进与逻辑解释的两个角度,论证修订后的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二条件说“已经蕴涵了原司法解释的“三条件说“.“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条件在实践中已经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社会条件,在思维中亦缺乏严密的逻辑基础.继续坚持自首成立的“三条件说“,不仅会导致理论的荒谬,而且会影响司法实践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素养。这五大素养具体地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在历史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地指导高中历史老师培养学生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历史老师,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南京市暑期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训,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目标有了初步的理解,我觉得"历史解释"是一项具体的历史素养,它和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关系密切,历史解释因各种原因存在着多样性,新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对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努力寻找方法实现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高。下面就"历史解释"这一目标的实现谈谈我的拙见。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这一定义,首先,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史料,历史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史料的梳理和理解”。这既包含了对史料的求证、鉴别,也包含了对史料的理解、解释。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对史...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解释”的理解与落实仍然是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从描述历史解释的教学样态出发,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新课标为载体,从历史解释内涵、主体、客体、标准以及方法等学理维度重新审思历史解释的内涵与外延,为构建全方位落实历史解释的教学路径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客观真实性是历史的根本属性,也是历史解释的根本纪律性。历史研究者身处一定社会意识及政治因素中,使得历史解释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印记,从而在历史结论与历史真实之间,构建起一个适应时代的解释体系。历史解释随时代主题转换作适应性调整的特点,却给了一些不求甚解者篡改历史结论的机会。他们在割裂史料和缺乏严密论证的情况下,依据假设,甚至猜想,强行推导出某种选择性结论,进而实现其特定价值观念的传递。但不顾历史真实的任何妄断和猜想,因缺少了材料和学理的支撑,便难免滑向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8.
“问道”历史教学,是基于理解和解释的教学,具有“问为表征,道为内核”的特质。“问道”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历史科学的本质出发,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命题在教学中的统一。教学的“问”是认识活动的一半,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的理念,是一个把学生对知识和意义的前理解发展到理解的过程。“道”是认识活动中“答”的一半,是关涉价值意义的问题,是让学生知道从哪里来,从而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的问题。真实、激趣、合距是“问道”历史教学问题提出的三原则,价值、研究、发展是“问道”历史教学的问题导向三原则。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99):154-156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于短期而言,可以帮助历史学习者提高对历史内容的理解,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与长期而言,可以帮助历史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表达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重点逐渐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向转移,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开展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必然之举。文章将以高中学生为研究目标,以历史人物教学为例,开展对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对话,是"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双向构建。求真作为一种精神,是PBL历史教学的内在要求,解释是主观感受的表达,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PBL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90):131-132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对历史做出客观评价说明,就需要学生广泛研读史料、用理性思维方法才能准确得到客观正确的历史解释。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解释视域下,通过补充历史材料,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2.
徐飞 《教师》2019,(17):53-54
文章以高考试题为依托,从中挖掘试题对核心素养,特别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以探究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历史解释类”高考试题的剖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指导,以及课后练习的专项训练,一方面可以指导高三历史教学,特别是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有很多帮助,对更好地把脉历史核心素养改革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何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渗透在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文章从概念梳理着手,指出历史解释素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随后结合教材知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4.
"历史解释"被《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五大素养之一,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高中生对史料进行诠释、解释和论证,既是当今高考历史命题的要求,更是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与准确解读,从而逐渐接近历史真实,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基于此,就现行教材中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概念进行比较认真的梳理与归类,将其概括为五种常见类型,并提炼出若干基本解读思路与方法,旨在引起重视,便于教师教学,并对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科相应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能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6.
历史解释的模式有三种:情节化解释、形式论证式解释以及意识形态蕴涵式解释。三者之间存在着同质性的亲和关系,也存在着不和谐模式的辩证的张力。这为历史叙述、历史的阐释提供了无穷变化的可能性。在怀特这里,传统的"唯实"的历史也呈现出复数多重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历史教科书都重视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其历史解释呈现出如下特征:将历史理解作为历史解释的基础,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关注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我国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英国相关经验,突出历史理解的基础地位,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重视历史解释的多元建构,坚守历史解释的价值边界.  相似文献   

18.
历史对话教学是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高中历史对话教学存在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内容难以兼顾学情、历史细节的教学处理缺乏适度性等问题。基于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应该与历史文本对话,把握历史对话教学立意;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的课程资源,提升实践学习的有效性;综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关注历史细节,确保历史对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历史知识性概念,既要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也要使学生掌握其内涵,首先得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而后才能研究概念的内涵。要获取最佳的历史知识概念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自己生动、准确地描述历史事件外,还要善于把学生的记忆引向他们已经知道的历史事件,借助于历史课以外的力量教学历史。  相似文献   

20.
现实社会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参照,也是达成对古人、古事加以理解和解释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历史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现实社会的现象或体验中形成对历史的解释,"由今及古"去参悟历史应该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师的人生阅历、史学素养,"由今及古"体悟历史人物的心境;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由今及古"打通历史理解的经络;更为重要的是"由今及古",参悟历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贯通古今"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