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有段时间,母亲在每天早上6点把我叫起来跑步。母亲带着她提前煮好、装在保温瓶里的粥,以及我的书包。她骑着单车,我跟在旁边跑。我家住在城市的最南端,学校在城市的最北端,我们跑了全城最长的一条路。到学校附近,找个地方吃完她带来的早餐,然后我去上学,她去上班。我妈做的早餐具体是什么?我忘了。基于对她的烹饪水平的了解,想必是高度营养但味道欠佳的。  相似文献   

2.
张颖 《下一代》2014,(10):23-24
有一天下午,趁着夕阳,我去了刘诚家。当时,刘诚不在,刘诚的母亲正在为几头猪准备晚餐。我的到来,让刘诚的母亲很惊恐,她急忙给我让座,问我是不是刘诚在学校闯祸了。我告诉她刘诚没有闯祸,就是他太爱奔跑了。我跟她说了刘诚摔倒的事,我说这么跑下去太危险了,希望她劝劝刘诚。刘诚的母亲听了说:"我和他爸都知道他奔跑的事,我们都劝过他,可是他不听啊!他跑,是为了他爸……""为了他爸?"我盯着刘诚的母亲。刘诚的母亲点点头,然后把刘诚奔跑的秘密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3.
拉勾上吊     
在一个早晨,母亲进了她儿子的卧室:"醒醒,快点儿起来,马上要上课了,快点儿去学校,要不然就要迟到了。""可是妈妈,我不想去学校。"儿子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好吧,给我两个理由,说说为什必须去学校  相似文献   

4.
超级奶奶     
我有一个奶奶,她不跟我去学校,却像我的影子一样,知道我所有的事……一天,我们体育课举行了跑步比赛,要绕操场跑一圈。在跑的过程中,我一时情急,把鞋都跑破  相似文献   

5.
复杂的必要     
<正>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甚至把墙上她的照片也收起来,总看着她和总让她看着我们,都受不了。才知道越大的悲痛越是无言:没有一句关于她的话是恰当的,没有一个关于她的字不是恐怖的。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耳朵     
"小心跑,别摔了!"一位母亲站在街角对着去上学的孩子喊,眼角流露出焦虑与不安。而孩子却头也不回地跑在上学的路上……母亲张望着眼前的小路,直到孩子的背影消失了,她才转身回到屋里,拿出一个装满"艺术品"的小匣子,用她那笨拙而又布满老茧的手开始制作起来。原来过几天就是孩子学校的艺术节了,母亲想用特别的方式让孩子在艺术节那天交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些爱就在身边,你们有好好地感受这份无言的爱吗?  相似文献   

7.
主动接近她     
由于母亲怀孕期用药不慎,给她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她,就是我班的徐婷,一个全身、全脸长满黑斑的丑陋女孩。小时候,母亲怕她受歧视,没让她进托儿所。对这样的孩子,我理应关心她,爱护她。刚开学,老师特别忙,有时也无暇管她,她可好,成了个“小捣蛋”。午睡她不好好睡,一会儿去惹小朋友,一会儿又自说自话坐起来玩,进园不叫老师,离园奔出门就跑,真像个野孩子。入园已有两星期了,母亲问她:“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一问三不知。母亲问她:“老师叫什么?”她  相似文献   

8.
因为我爱你     
我的母亲只有一只眼睛,我讨厌她。她让我感到如此难堪。她在一个跳蚤市场开了一间小店,搜集旧衣服和别的一些东西来卖,赚钱养家。我念小学时,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母亲到学校来了。我很尴尬,心里念叨着,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后跑了出来。第二天上学,同学们都问我:“你妈妈只有一只眼睛呀?!”然后讥笑我。  相似文献   

9.
一件小事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的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做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还是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  相似文献   

10.
朋友国二的女儿本来很乖巧。放了学像小鸟一样吱吱喳喳跟母亲讲个不停。现在突然放学不立刻回家,留在学校做功课,回来后洗过澡就不再出房门.与母亲面对面时眼睛也避免跟母亲接触。朋友慌了,暗中查访。女儿的确是留在学校读书,并没有交男朋友.但是整个行为都不对劲,连星期天都说要去图书馆念书,她非常忧心,跑来找我。  相似文献   

11.
我的嫂子     
大哥、大嫂都长我20岁,他们成婚时,我才一岁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经常把我抱到她的屋里去睡。她特别喜欢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还给我缝制了许多衣裳。其时,母亲已经四十三四岁了,乐得清静,便听凭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里胡闹。后来,嫂嫂自己生了个小女孩,也还是照样地疼我抱我。有时我跑过去,正赶上她给小女儿哺乳,便把我也托到她的胸前,我们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母亲酷爱钓鱼,于是,在她生日那天,父亲开着车带我们全家一起去水库钓鱼。车子在路上颠簸,母亲似乎有些劳累,眼中泛着血丝。母亲有些别扭地把头靠在座椅上睡了起来。看着母亲不自然的表情,我想起了以前。  相似文献   

13.
终于,母亲说她累了,快不起来了。一直觉得母亲的快是一种轻快,从不风风火火,却总是跑在时间的前面。我的这种感觉来源于小时候对母亲的观察:她总是轻盈地飘在病房与医务办公室之间的过道上,飘在被消毒水气味浸染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母亲很喜欢照相。不过,母亲并不是摄影家,甚至算不上一名摄影爱好者。但是,在我印象中,母亲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照相了。大概是从几年前开始——那时我与弟弟相继考上大学,爸爸又常在外奔波——我们一家人只有假期才能真正团聚。每逢父亲、我和弟弟从各地回家团聚的时候,母亲是最开心,也是最忙的。她总是念叨着学校伙食不好,我们姐弟两个在学校里吃不饱,人又瘦了不少。于是,做好吃的便成了母亲每天的中心任务。她恨不得在家里让我们姐弟把下个学期的饭都吃完,然后储藏起来开学后再慢慢消化。另外,我们发现母亲多了一个爱好,就是让全家一起出…  相似文献   

15.
圣地     
天空总是给我留下温存的回忆,因为我们在天空下记住了彼此的诺言,而留下的是整个天空的寂寞。我出生在挨近江南的一个城市,这里的女子都温婉如同溪水,声音轻柔。母亲也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轻声细语,眉目柔和,限睛里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温柔。她搂着我细长的脖颈低低地叫我的名字,莫言,莫言,然后看着我如同看着她的天下。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很多小孩都笑我,我开始只会哭,拽着母亲的衣角问我的父亲到哪儿去了。渐渐地,我学会了坚强,我会捏着拳头打跑每个小孩子,他们都是有父亲的小  相似文献   

16.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我了,你们回来,妈做顿大餐给你们,不是受累,是欢喜呀!”我便说:“我陪您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务事。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下来,把菜篮挎在肘弯里,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担心我的安危,总是要送我过马…  相似文献   

17.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相似文献   

18.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几个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  相似文献   

19.
新一点,当如春之新柳 新柳,春之田野第一抹新绿,忽若在前,忽若在后,妙不可言,总给历尽严寒的人们带来新奇、愉悦,我要求学生在选材时,尽量选择独特、新颖的材料. 不知不觉中,那双曾经温暖如春的手缓缓离我远去,像一株深山里的树,渐渐粗糙,慢慢老去……母亲双手用力一搓,圆滚滚的绿豆欢天喜地地跑了出来,从她指缝间逃离,握也握不住,瞬间扎进了浓密的草丛里,躲了起来.我赶紧跑过去,帮母亲紧紧握住那些绿豆.绿豆在里,母亲的手在中间,我的双手在外,就像小时候母亲紧紧握住我的双手一样.(文倩《不曾改变的那双手》)  相似文献   

20.
来稿撷英     
《河北自学考试》2004,(4):48-48
吴囡囡《来之不易的自考缘》眼看就要到十月报名的日子了,我四处奔走,终于一位朋友答应借我一些钱,并且答应我在报名的第一天去她家拿钱。那天我去了,她家却锁着门,等了大半天,不见有人回来,于是失望而归。第二天没亮,我就开门出去,只说去跑步,跑了两公里的路才来到朋友家。在门口一直等到她家灯亮了,才敲门,开门的是她母亲。她母亲对此事一无所知,我与她不熟,这种事是不好说的。她母亲告诉我,朋友去远方亲戚家住,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我摸摸被冻得冰冷的鼻子,又一次失望而归。第三天,冒着雪,我又去,不在。第四天,不在……直到报名结束,她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