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要求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交流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怎样实现以上目标、激活语文课堂?首先需要创设自主的教学模式,其次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另外是有趣的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2.
刘良华 《中学教育》2007,(11):17-19
我们有理由祈祷:让可爱的孩子们远离那些"伟大"的班主任!今天提交的"三条建议"(或"三条经验")是:第一,敢于承认"班主任"是一个"领导者"而不只是"执行者"。第二,敢于承认"班主任"是一个"学术领袖"而不是"活动家"。第三,敢于承认"班主任"是一个有人性的、常态的"正常人"而不是一个工  相似文献   

3.
<正>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翻译,凡是原文中有"所以"、"之所以"的,相应的译文中都不能出现"所以"、"之所以"。文言文中的"所以"是古汉语"所"字结构的一个表现形式,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关联词。文言文中,结构助词"所"可以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者动词或者形容词以及介词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4.
邱磊  傅国涌 《教师》2013,(10):5-7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  相似文献   

5.
名字,是人的一个代码,是说明"我"与"你"是不同个体的一个名称,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标签。名字是人在出生后被赋予的,即"取名字",因此,名字本身与"我"这个个体的命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由于名字中存在着许多暗示,人们会将名字与"我"的时代、家乡、环境、出生、成长、前途乃至命运联系在一起。文章主要对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取名字"中暗示的部分进行回顾和梳理,分析中国人"取名字"的变化,正确和理性地看待名字的作用,遏制通过名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唯心思想。  相似文献   

6.
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观念上明白"语文,姓语名文",在行动上尽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开"悟",引导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就一定能事半功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谈了让学生早日"开悟"的几个方法:一是紧扣一个"读"字,以"读"开悟;二是紧扣一个"诵"字,以"诵""开悟";三是紧扣一个"说"字,以"说""开悟";四是紧扣一个"练"字,以"练""开悟"。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双向传递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同时,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常说:"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其实,这个咸淡的"咸"字,在古代,不挨盐的边,没有一点"咸"味。它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的意思。"咸"的甲骨文右边是一件叫"戌"的兵器,形状像个长柄斧;左边是一个人的"口",就是"用大斧砍了人头"。"咸"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它的"戌""口"结构都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描述曲线"扁平程度"或"张口大小"的一个重要数据,它常与"定义"、"焦点三角形"、"方程"、"不等式"等联系在一起,因此求离心率及其取值范围,综合性强,所用方法灵活,是解析几何复习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周琴 《安徽教育》2009,(2):36-36
<正>数学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习内容"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还是一个"拓展——应用"的过程。为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遵循实效性、实践性、发展性、多样性的原则。下面就多样性,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观察     
《今日教育》2012,(10):7
"异地高考":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核心提示】"异地高考"是教育实现公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一直以来"异地高考"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该问题隐含着巨大的社会、政治风险与地方上权利的博弈。"异地高考"真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相似文献   

12.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坚守、儿童认识的求索及对"每一个"的关照的接力,其核心的追求便是"每一个儿童的成长"。精彩纷呈的表象对于"每一个儿童"而言,好比是植物的花朵,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它的根,小学教育从事的是根的事业,即学生内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塑造了各式各类的"英雄"形象,其中,陆小艺可谓别具一格,尤为"耀眼":她是一个相当另类的"女权主义者"——"权"的彻悟者、极端崇拜者、狂热追求者和"权"令智昏者;她是一个另类的"女权主义者",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另类女性形象中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4.
刘永和 《现代教学》2014,(5X):63-65
<正>最近,"家风"成为一个热词,从深宅大院走出来,走进了千家万户,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家风"是一种既重要又必要的教育资源,不可或缺,值得深入研究。一、家风——一种优秀的家庭文化"家风"就是"门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换句话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尚、风格等。"家风"有别于"家训",因为"家训"是成文的,可以写出来;而"家风"却是通过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家风"也有别于"家规","家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是凸显新课改的主阵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三者能否和谐的统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配合得适当、协调,达到和谐优美的  相似文献   

16.
<正>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问题。从某种意义说,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国家、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一个政治"关口"和经济"命脉"。《国家"十一五"科  相似文献   

17.
"倍"概念的认识,是一个操作中的理解和理解中的操作、表述中的理解和理解中的表述的过程,是一个变化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共变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渐抽象、领悟实质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对比与抽象中把握了"倍"的概念,理解了"倍"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的精彩之处即文章的"亮点"。"亮点"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一处动人的细节、一个生动的题目、一段优美的语句、一个传神的词语……总之,文章中任何一个能吸引阅卷者的精彩之处,都是"亮点"。而这些"亮点"往往会给阅卷者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提高作文的等级和分数。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有"亮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拉萨的天空》),在读通课文,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老师开始教学本课的生字。师:这节课有很多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文中生字"妙、纯、线、忍、晶、建、圣、窗、帘")生读文中生字。师:接下来,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看。"妙"你们怎么记住它?生1:"妙"是一个"女"加一个"少"。生2:联系熟字来记,"妙"是"吵闹"的"吵"去掉口字旁然后在左边加上女字旁  相似文献   

20.
"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困生",我们教师不能放弃,应该用爱心点化,为"学困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