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存在小学生不良品质的现状,对其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迫在眉睫。笔者所在学校对小学生"八礼四仪"教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礼仪教育课程化、无声化、常态化、实践化、白热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孩子的关注和培养力度都空前提高,如何通过八礼四仪让孩子从优秀走向优雅是当今的主要课题,同时,想要让优雅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就需要从孩子开始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和优雅的气质,同时,优秀只能说明孩子的成绩和个人业务水平相对较高,而人文素养方面相对欠缺,优雅是指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优秀的成绩,还期望孩子可以仪态优雅。言行优雅、情趣优雅,总之,通过对孩子的培养,使孩子的整体气质走向优雅,本文将主要分析怎样帮助孩子从优秀走向优雅。  相似文献   

3.
正如俗语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可塑造的阶段,是进行礼仪等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自身应该重视德育工作,促使礼训之花开满“园”,培养小学生“八礼四仪”的素养,促使他们更加高效率的融入社会。对此,本文将深刻分析“八礼四仪”的基本内涵,从营造氛围、言传身教以及实践活动等多个角度出发,强化小学阶段的礼仪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陈琳 《亚太教育》2020,(2):165-165
在基地开展思想文化类室内课程,无论从客观层面还是从主观观念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核心素养,实施基地思想文化类课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只有创设教育情境让课堂灵动起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使其通过教育情境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真切的领悟,升华理性认知,从而达到提升核心道德素养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创设活动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创设思辨情境,来燃起学生头脑风暴;创设文化情境,来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儿童抓起。为此,儿童的法治教育工作在我国得到高度重视。为了让少年儿童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我国小学开设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法治安全意识,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安全防护办法。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客舱服务是连接乘客和航空公司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体现航空公司服务理念的重要方式。在空乘服务中,空乘人员所需要的身礼和心礼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针对在空乘服务礼仪中乘务人员的身礼和心礼展开探究,对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使身礼和心礼能更好地实现其作用,对如何提升民航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效益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的道德素养,而道德素养中,学生的礼仪素养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催醒学生们内需的种子,刮起体验之风,让"八礼四仪"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用优雅的"芝兰"环境,浸润学生,让言行生香。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3):110-111
教育戏剧以戏剧为载体来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戏剧题材的选择上,重视选择人物性格鲜明故事跌宕起伏的戏剧作品,这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前提;其次,教师要重视戏剧能不能激发小学生的思考。当然,教育戏剧作为美育的形式之一,教育戏剧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同样不可忽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戏剧情节并思考戏剧反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相似文献   

10.
陆珠 《成才之路》2009,(8):I0005-I0005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素质,小则属社会公德,影响国家形象。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因此,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让孩子在“礼”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礼仪教育非常成功,在历史的发展中国人秉承着谦恭温良的美德,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屹立于世。传统礼仪教育中,西周礼仪教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儒家学者对礼仪的建设与推广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整理传世的"三礼"等文献记载了传统礼仪教育的资料,其礼仪教育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设置合理,对后世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2.
礼仪课程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礼仪课是德州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在高校全面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汇集学科队伍,研究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模式、课程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13.
黄雅芳 《新教师》2019,(11):69-70
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国家的未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到学生学习书面知识的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学生缺少基础的安全观念。教师需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学会明辨是非,懂得运用法律知识保障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4.
林玲 《亚太教育》2024,(3):33-36
从教育心理学和法治教育的大背景出发,深度剖析法治意识在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法治教育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可能性,并针对目前法治意识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注重营造法治环境、丰富教学活动等。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培养出具有健全法律意识的未来公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不同学科的学习,为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佳,采用议题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是对新时代学生教学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鼓、香禾糯米、生产工具等器物在都柳江流域少数民族祭祀仪式中的礼用,反映出少数民族在适应独特天地系统中的农耕禁忌和万物有灵的文化基因。透过祭祀仪式中器物的礼用,可发现器物已超越了其工具性而上升为神性、可以推断出有关人类活动的各种时间和空间信息,可探见少数民族社会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对道德和法律常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并能够对自己的言行有一个约束,为培养其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当只重视对其基础知识的培养,还应当引导学生回归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梅凯 《天津教育》2020,(16):113-1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还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希望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6年《道德与法治》正式取代了《品德与生活》成为小学的教材。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因此,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乃至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校提出"六艺修身,文化海桐"的建设目标,其中"六艺"以"礼"为先,回归到学校德育工作,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校德育室围绕"礼"开展了多种活动,从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并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操。基于此,我也将礼仪文化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案例呈现】新学期开始前,我就到全体新生家中作了一次家访,把它当做"六艺修身"的第一课。走进一个个新生的家庭,走向一张张热情而稍显陌生的脸庞,印象最深的是——不同家庭、不同礼仪。在男生小丁家里,孩子妈妈和我热烈地交谈,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