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是世代累积型的作品。冯梦龙编辑时加入“京娘自杀”伦理结,体现晚明尊情与风教共存的风气。故事流变实反应故事来源中历史与民间伦理的对立,文学与历史的显影、阴阳二重性与因果伦理的断裂。冯梦龙提出的“情教”作为小说创作的典型策略之一,试图将因果报应这一普遍道德伦理结构与“情”结合,填充文本空隙,使之向传统历史叙事话语靠拢,又制造了新的伦理矛盾与冲突。这启示我们应以伦理学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故事流变与文史互证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蒙小说从宗教意识、人性的善恶和传统的人精神切入,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政治化现象——因果报应及人性恶——的根柢,呼唤真正的人性回归和人的生命理想与情怀。  相似文献   

3.
西厢故事自唐代流传至今已逾千年,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都几经变换,其间有作家有意为之,有文学内部规律的作用,也有历史时代的影响。流变的过程也是故事文本之意义生成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对文学接受、创作及教学都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庸小说关于华山派的描写虽然并不清晰、连贯,但大体写出其存在过程,且主要描述了华山派的发生、发展、壮大、维持、强盛和衰落等六个时期。而无论处在什么时期,华山派整体在江湖中都是作为名门正派而存在的。金庸在小说中对华山派的描写既反映出金庸对华山情有独钟的态度,也赋予了华山一定的武侠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有近200篇的作品带有较为明显的果报色彩,因果报应思想贯穿了作者成书的始终.我们姑且称之为<聊斋志异>果报小说.国内对于<聊斋志异>果报小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尚无研究该论题的专著,第二阶段批判<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的消极影响,第三阶段是<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研究的崭新时代.<聊斋志异>果报小说不但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且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古典小说中不乏可供现代社会学习的元素,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赵太祖千里救京娘》不论在情节结构和意念意识上都设计得十分严密,人物角色也能够彰显人性的美善和值得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7.
故事是小说中的最基本的要素,而情节又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从伤痕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在观念的主导下写故事到新写实小说在观念的主导下反故事,再到20世纪90年代故事的回归,这一发展流程归根结底表明作家们对故事这个小说的最基本要素的重视。本文将以情节为切入点,探索故事这个小说的基本面,从而为把握新时期小说流变提供一个清晰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诺曼·梅勒的小说《刽子手之歌》中的主人公吉尔摩基于因果报应与轮回转世选择死亡的方式,反映了美国西部人与所生存环境的对立,反映了"群体社会"中人的精神危机与精神空虚,进而揭示了当代美国生活的真实画卷和个人异化心理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从宋元至明清,岳飞小说的流传与演变既显示出共同的价值取向,又呈现出历时性的变化。可以说岳飞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一个艺术典型。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依照自己的理想和审美取向,对其进行了不断的艺术加工和想象,而岳飞小说也以话本、传奇、演义的形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充实、不断创造的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仍呈推进和深化态势。现实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理所当然也应发展。  相似文献   

11.
噶玛巴?都松钦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第一世活佛,也是该派的创始人。他兴建了噶玛噶举派上下二主寺———噶玛寺、楚浦寺。他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不仅得到世人的敬仰,也为噶玛噶举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报应现象十分丰富。新时期,研究者们重新审视小说中的报应,果报小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3.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叙述了众多人物的死亡。对人物死亡的叙述可分为客观地叙述和抒情的叙述。这些死亡叙事不仅是作者在客观地叙述英雄们的命运,更是作者塑造英雄个性、承载自己伦理价值判断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死亡叙事也增加了小说情节的逻辑连贯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部文学经典,《三国演义》的典范意义、样板价值及其历史影响,在清代小说中得到多方位的表现,该小说世代累积型的成书过程、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雅俗共赏的奇书风貌,决定了文本经典化路径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文学、艺术、政治、宗教、民俗等领域均存在《三国演义》经典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古典小说中,英雄主义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在《三国演义》中显现得尤为突出。正确认识英雄主义对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小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流动农民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他们因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融入城市,不免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导致自卑、暴富心理、恐惧、焦虑等社会心理障碍。流动农民产生的社会心理障碍与流动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经济窘迫、受社会习俗排斥、社会体制不合理、自身组织化程度低等因素有关。在讨论流动农民社会心理障碍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流动农民社会心理障碍调适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施全民教育,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将通过阐述流动学童在流入地受教育的现状,深入探讨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实现基础教育的真正公平。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叶吴中地区形成了以沈周与都穆为中心的文言小说作家群,他们相互交往密切、客谈风气浓厚,为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志怪小说;互相延誉、互题序跋的热情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对吴文化的认同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的文言小说成了明代文言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末三卷书(相当于毛本最后16回书)对三国归于一统这一历史趋势所揭示的艺术深度,以及罗贯中对这一历史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增长,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弃档现象屡屡发生。本文分析了产生“弃档”现象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要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建设进程,旨在突出强调人事档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在人才流动过程中有为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