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重大文化工程,“文化”的主体是人民,“公园”的主人是人民。目前公布的五个国家文化公园中,长城是唯一不可沿其行进的线性文化遗产,现有保护和展示方式有限。基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法规条例和现状、问题,以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意见,建议在修建复合廊道体系的总体思路下,优先进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步道系统建设,打造连接人民与文物和文化遗产本体的通道,让游客“走近”长城,增强实地感知和历史体味,探索新时代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淮扬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大运河淮扬文化高地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应该遵循研究先行、夯实基础,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旅融合、产业提升的基本思路,稳步推进。需着力打造三大品牌、实施六大工程、建成十个中心。具体举措包括:加大淮扬文化研究力度,夯实理论基础;打造里运河文化旅游带,发展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古淮河风光带,建设水利文化展示项目;发掘和整合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淮扬菜文化产业链,向世界推介淮扬美食;挖掘淮盐文化价值,发展淮盐文旅产业;加强以洪泽湖为龙头的湿地建设,实现生态旅游;以《西游记》为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园建设。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推动文旅文创发展,不仅能在凸显河南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还能在供需平衡中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展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多元价值。经过长期实践,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河南省文化实力。但从新时代背景来看,其文旅文创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阻碍其文化产业的持续创新。为此,河南省应立足地域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优化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创新宣传途径,结合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专业人才的带领,多元化展现文旅文创吸引力,并以此为立足点打造文旅文创特色品牌,持续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助力中华文明的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4.
杨希 《教学与研究》2023,(3):112-122
近年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以及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相继投入建设,这既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大举措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善用之”的“大思政课”载体。国家文化公园从公共交往空间、精神文化空间、历史记忆空间等维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叙事,以“会说话”的称谓、符号等隐喻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喻载体,通过赋能具身认知、具身体验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所。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可借助国家文化公园以文化人、隐性教育、情景体验等功能,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品格、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经过广西是长征壮丽史诗的重要篇章,广西段遗存了大量以“湘江战役”为核心的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类型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极大地提高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文化资源总量丰富,长征精神文化底蕴深厚,多类资源组合状况较好,红色旅游市场基础良好,但还存在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大、资源利用水平和融合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而且在文化、产品、设施、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基于此,提出了深挖长征文化资源,弘扬湘江战役精神;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高旅游吸引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化技术发展;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信息技术是在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技术手段,以数据为基础,借助具体设备与技术,能够高效且迅速解决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占地面积广大,非法攀登、非法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过程中,需要整体布局、协调推进,以取得良好的园区管理成效。基于此,文章在数据资源建设、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讨论,重点分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面临的管理难题,进而基于数字信息技术,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深入探究大运河安徽段非遗与旅游融合思路,对推动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非遗旅游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非遗与旅游融合机制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非遗资源与旅游发展现状,基于目前非遗与旅游在竞争力、非遗资源挖掘、融合层次及深度方面存在的融合困境,从挖掘非遗内涵、创新运河非遗旅游产品形式、优化多种宣传方式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路径,以促进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发展以及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也为其他地区做类似研究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完善教师队伍、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交流等是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大运河沿岸高校要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的育人功能。将大运河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下简称“长征公园”),是保护和传承好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贵州创造的、烙有贵州印记的长征红色文化遗产的创新之举,具有丰富且独特的思政元素,对于新时代青年培育社会主义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艰苦奋斗精神、赓续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用好用足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必须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价值地位的认知解释、长征精神的实践养成以及长征文化的价值弘扬四个层面切入,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根铸魂。  相似文献   

11.
河南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有利的开发条件。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整体性、本真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为抢救和保护原则;以因地制宜、突出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等为开发原则。整合资源,总体规划;区域联动,协作开发;创新管理体制;打造精品线路和品牌;加强宣传促销力度,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实现河南红色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全国农运会将对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模式创新、经费投入、成效评价等方面促进其改革与发展.体育特色项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政府财政与社会民营资本的共同投入、构建农村居民全面健身的长效服务机制将是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古老的南北大运河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原有的互联水口及其周边的城镇景观等,亦随之显隐、变更或消逝,这些先后成为人们记忆的名物,正是大运河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本文通过对末口、淮泗口、角城等个案的历史考察,彰显了运河文化考古亟待开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以泥玩、年画、武术、汴绣、陶瓷等为代表的河南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运用旅游人类学、旅游学、文化生态学等理论,探索原真性博物馆旅游开发、生态文化园区旅游开发、实景舞台式旅游开发、原生地融入式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开发等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期在新的文化生态背景下,为保护、传承、健康发展河南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三年大变样"与河北省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设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载体,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和优质的文化服务、提高城镇市民的文明程度、改善和优化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座城市只有具备了比较完备的文化基础设施,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为在"三年大变样"中加快河北省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应当加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制定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城市文化设施中彰显地域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建设文化大省的历史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是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的必然结论.而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对作为"建设文化大省"底蕴的燕赵文化,尤其是对燕赵文化中的缺憾有一个清醒的把握.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种文化缺憾对建设文化大省以及建设经济强省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6-2010年河南省高校省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数量偏少,学科分布不均,教学内容不健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不够,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提出立足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从而提高省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音乐社会学中的重要部分,具有陶冶情操,调节人的情绪;提高市民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生活品味;融入人际关系等作用。在公园里人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二度创作,城市公园音乐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运河文明史就是运河城市发展史。大运河与沿岸城市是一体同胞、唇齿相依的。对于运河城市,它们或是由于运河开通而直接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进程”,从默默无闻的农村或普通市镇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或中心意义的大城市;或是借助大运河的综合功能超越了城市已有的规模与局限,使城市在空间、人口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许多城市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运河城市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动内部的循环与交流,这在客观上有助于使中国社会因为更广泛的交流而成为一个内在联系更加密切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20.
明清两代,淮安形成了诗歌兴盛的局面,这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运河的枢纽地位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员,促进了淮安文教事业与诗歌的兴盛。运河独特的风物人情构成了淮安诗歌特有的表现内容。而其南北融合、真实性的艺术特点,亦由淮安地处京杭运河中部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淮安诗人由此走出狭小区域,赢得了当时诗坛大家的认可与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