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高凤 《大观周刊》2012,(46):393-393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一、爱心  相似文献   

2.
张晓霞 《大观周刊》2013,(10):203-203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十年。回首这十年来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虽然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没有傲视群雄的实力,但是兢兢业业,满腔热情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课堂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使我感到责任之重大,育人之重要。因为知识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宝库,教育是促进国家社会不断发展的平台,教师则是培育未来人才的阶梯。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与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高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新时代语文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田桂花 《大观周刊》2012,(5):156-15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孩子-这是作为影响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热爱每个孩子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是教师的天职。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正如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肯定有优等生。中间生.又有后进生:品学兼优者当然是老师的掌上明珠。  相似文献   

4.
王兵 《大观周刊》2013,(3):80-80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爱”。教育如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始终以一颗宽容、理解、善意的心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灵活处理各种问题,与学生共同度过特殊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5.
曹海娈 《大观周刊》2012,(31):215-215
“爱心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以大爱的心胸去美爱学生,体会学生的思想,感受他们的内心.给教育插上爱的翅膀.让爱洒满学生的心田,让爱与学生同在,让爱与教育同在,哪里有教育哪里就充满爱。通过关爱一个学生.改变学生的一生,让爱心在每个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医疗、住房是现今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教育是从小就必须开始抓,住房是发展中的中青年面临的严峻问题,医疗是身体衰弱的老人最关心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以功利为核心的教育注定是没有出路的,爱的教育则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建军 《大观周刊》2012,(15):218-218
我们知道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高中新课改实验成功.才能使数学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精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实质是凸现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会学数学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听取专家讲解和名师的课堂示范.结合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们交流并真心听取大家的教悔.  相似文献   

8.
张守兰 《大观周刊》2012,(5):163-163
现行的语文教材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为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是语文教师们忽视了这种教育.在学生内心都没有引起真正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高华 《大观周刊》2012,(25):187-187
教育是一项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神圣事业。作为教师要搞好教育工作.渊博的知识水平是必备条件.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则是前提。因此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爱学生,就要从每一个细小的地方开始,一点一滴地爱学生。付出收获.用爱心换取到的是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这既是教师自身的收获,也将会是学生们人生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10.
周茂生 《大观周刊》2012,(47):286-286
一、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师爱是爱的情感在教育的特定环境中发展形成的结果,是一种高尚的情操。首先,师爱具有职业性。这就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否则教育就无法进行。与此同时,师爱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基础之上的,是教师职业本身向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难怪有人说,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故人们常把教师的爱比作春雨,浇灌祖国花朵,让他们健康成长;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奉献从不叹息;比作吐丝的春蚕,只要活着就吐丝不断,将蚕丝献给人类;比作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给别人而渐渐磨损自己。  相似文献   

11.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在流行歌曲铺天盖地掀起的日子里,我仍然爱唱<小草>.因为它纯朴、实在,更因为它那独特、可贵的精神,二十多年来,一直伴随、鼓舞着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蓉华 《大观周刊》2012,(51):297-297
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当然了,积累语言看起来是一件较容易的事儿,多听、多看、多读、多写不就完了吗?但真要做起来.而且还要行之有效.那可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况且。重视语言的积累.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引起重视。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累语言呢?下面就我在实践中的体会粗浅地谈几点.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从立志那一刻,我的人生便和教育事业融合在了一起,我深知教师的平凡与普通,但我更能体会它的责任与意义,正因如此,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督促我不断前进。作为一名教师,我面对的是一群正值青春年少、懵懂叛逆的青少年,他们文化知识薄弱,学习习惯缺失,学习动机迷茫,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老师去纠正、去教育、去引导。当中的过程是困难的,方式是多样的,效果却是起伏的。面对暂时的失败,我不会气馁,不会放弃,因为我深知作为一  相似文献   

14.
郑会秀 《大观周刊》2012,(22):255-255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我认为可以通过学读历史漫画,体验历史的真实与生动、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运用音乐舞动课堂,引发情感共鸣、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到上历史课是一种享受,使其乐学、爱学。  相似文献   

15.
李代菊 《大观周刊》2012,(39):229-229
对于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学好英语,是我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逐渐地我认识到除了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还要有好的教育方法一情感激励教学,对其成功的认可有着不可轻视的激励作用。一、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二、赏识亮点,教育的秘密就在于欣赏。三、实践来看,教学有效性最核心的内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作为教师要学会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要赏识他们的亮点,提升他们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真正使学生爱学、会学、并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16.
罗义 《大观周刊》2013,(2):139-140
在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瞬息万变的今天,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反思理念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尤其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任高瑶  李必会 《大观周刊》2012,(45):294-294
教师是学生健康心灵的呵护者.是茁壮成长的领路人。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没有爱的教育,是于涩枯燥的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不出丰硕的果实。教师心灵间的那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泉.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8.
万德强 《大观周刊》2011,(16):244-244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师头痛之事。因为没有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积极性也不高。我们作为农村英语教师,就不得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尝试,对农村初中英语觉得可以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优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李娜平 《大观周刊》2012,(31):217-2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真谛。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拥有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时代的活水在课堂上流淌,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的人格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无言的行动会比任何形式的说教更让学生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20.
韩岫 《大观周刊》2012,(29):211-211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心理领导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多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重大,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名教师,本身素质再高,学生不买账,也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自觉地学起来呢?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