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启示。以美国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与模式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体系、土著部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公共图书馆为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模式、社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模式;美国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实践基于《农村一代》倡议,以创意为驱动,并依靠于清晰的政府职能设置和基金会的支持。参鉴美国的实践经验,我国亟需从以下三方面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强化政策与职能支持、构建多主体伙伴关系与挖掘潜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本课题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前场镇新街社区作为调查对象,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作为参照,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村民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该社区居民对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建设、管理人员配备等综合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把村级文化室建设纳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村级"文化综合体",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建共享,使文化建设的重心不断下移,建设群众满意的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条款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文章梳理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演变,分析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条款的内容,探讨其体系化、多元化和普及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方向、重点任务、路径方法,是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首先需要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构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是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目前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管理运营服务的方式来激发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活力,取得了成效,也暴露了问题。疏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通道的着力点,首先应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承接组织的培育力度,其次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再次是政府监管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现代治理新路径。文章探讨在大文化视野下,公共文化设施的新型样态及其评价标准,提出公共文化设施质效测算模型,从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服务供给能力、有效资源保障能力、有效吸引能力和公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测算,以期以统一的、简单的、少人工的指标进行实时动态数据分析,全面展现大文化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和实际质效,从而以科学决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走过了十年历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 500多个,主要类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理念新、形态新、机制新、技术新和服务新的特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和高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必要因地制宜开展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发展。文章以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改革实践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德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改革实践及其运营模式。文章提出以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三大类型和"环境-文化-教育-组合"的四维吸引力框架,依托上述框架分析德清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模式。研究表明:将县域总分馆制改革融入文旅融合大环境有利于盘活乡村农家书屋、镇图书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在内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分为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同的义务主体,其法律义务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其他组织和个人承担的是消极不作为义务,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承担的是具体给付义务,行政机关承担的则是抽象给付义务。传统的文化法律实施机制(即文化执法模式)建立在威慑理论基础上,适用于文化市场监管领域的私权利主体。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都是承担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公权力部门,传统针对私权利主体的文化执法模式不能适用或不宜适用,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也不能直接适用针对文化市场监管的文化执法模式。基于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和义务内容的性质,宜对承担公权力职能的行政机关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适用公共文化法律实施的软法机制,对属于私权利主体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扩展适用公共文化法律的文化执法机制,进而构造出一种软法机制和传统机制交融的公共文化法律实施模式。图1。 表1。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9.
尽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保护制度已经建立,但在设施布局、选址征求公众意见、设施达标等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不仅有制度文本的原因,还有实施层面的原因,需要从制度构建和制度实施着眼,对设施建设与保护制度的持续性优化进行研究。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保护制度的内涵,总结制度落实的成就和问题,提出完善思路,即今后应通过因地制宜拓展设施种类、提高建设标准、完善设施选址征求公众意见机制、严格落实“新改扩”居民住宅区配建设施、健全设施拆除规则、建立稳定的设施更新机制、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等方式,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几个关键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陕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讨论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首先要实现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目标;欠发达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建设目标,需要着重解决三大问题:县(区)公共文化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村(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需要按标准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际出发,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和要素,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状况,剖析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5,(5):111-115
以广东茂名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民众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团体、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认知程度,把握民众的文化信息需求和文化消费习惯,从而为针对性地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提供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文章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探讨公共治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模型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余建英 《大观周刊》2012,(28):113-11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尽管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但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村级文化建设,至今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样本,以产品三层次理论为指导,通过网络调研获取特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活动、服务营销网络等维度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数据,总结实践特点,分析困境成因,提出发展路径:在核心产品层面注重保护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凝聚乡村文化特色;在形式产品层面加强文化设施设计,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在附加产品层面扩展文化旅游宣传渠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促进乡村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当前农村文化现状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工作重点,强调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围绕国家大力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改善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被重视、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文化生活的社会参与度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存在投入规模小、投入资金比重低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我国政府应通过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民间资金繁荣和发展基层公共文化,以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文化设施,应贯彻执行免费开放政策,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贫困地区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文化贫困陷阱",文章认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打破文化贫困陷阱的关键。文章使用大量调查数据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非贫困农村居民相比,贫困农村居民不积极主动参加精神文化汲取和健康提升的活动,使得农村贫困居民难以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提供中,政府既是主要的组织者,又是主要的出资者;村庄文化基础设施缺乏管护资金;政府出资支持、村集体自行组织的文化活动对村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文化娱乐类民间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互联网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文化娱乐选择。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秦 《当代图书馆》2007,(1):19-20,18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纵观陕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今后,陕西应将县级图书馆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龙头,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纽带,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