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各种差异指标分析发现,从距平值来看,上海、北京、天津、西藏、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与陕西、河南、贵州、甘肃、江西、青海、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区的差距及其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离散程度越来越大;从极差、极差率来看,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变异系数来看,合计及预算内生均经费各地间的离散程度2007年比2003年都有所增加;从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反映的各地间的不平等程度在2003-2004年间呈增大态势,2004-2007年有轻微下降;如果把全国按地理位置分为6个片区的话,那么组内不平等大于组间的不平等,组内不平等贡献率合计部分2007年比2003年有所增加,各组内的不平等程度最大的为华东地区,最小的为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均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为主要指标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了地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仍然严峻,州市之间的差异较大。为解决这些差异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有禄 《职教通讯》2012,(13):25-36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至2009年达到近8000元,低于普通高职高专而高于普通高中,近一半的地区的生均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均经费"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要远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又高于西部,西部又高于中部,在2007-2009的三年里,中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几乎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而北京、上海、海南、浙江、天津、西藏、新疆都是在全国位列前位的地区。青海、上海、广西、重庆、云南、陕西、浙江、四川、新疆这些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所占的比例是较为合适的,其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大致在7:3左右。生均预算内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达0.5以上,全国总的离差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而生均基建经费的地区间的离差水平要明显高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事业经费、生均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该值。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生均支出地区差异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普通高等教育支出数据,估算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并运用两者的分解公式对其进行了系统因素分解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高校扩招前,扩招后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扩招后生均预算内投入省际分布差距进一步扩大引起的。另外,分区域分解分析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总体差异贡献最大,其贡献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地区间高等师范院校生均费用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导致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生均成本地区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公共财政体系对高校投入的不同和高校自身筹集资金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更是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资源配置的效益差异.通过对约定时间窗口内高校生均成本地区差异进行统计分析,能够评价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并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效带动了各地方财政和其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各地的经费投入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财政性经费注重向职业教育投入倾斜,加快改革财政性经费的拨款方式,缩小地区差异,逐步按照职业学校人数平均成本进行拨款,形成一个能够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经费及生均预算内经费为例,发现它们均比全国高职生均经费低,但比全国普通高中要高,中部塌陷明显,公用经费的比例较低,预算内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较低.因此,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预算内经费水平,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以保障中职学校的教学办公的正常运转.总体来说,各地生均经费的离差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初等教育生均经费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愈益凸显,地区间经济差距的迅速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已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解决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地区之间以生均事业费为衡量指标的教育差异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同样惊人,对这一预警信号应给予高度关注,尤其要充分关注地区之间教育差异加大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已经或可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财政短缺与财政分配不均两方面问题。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各省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整体下降,省际生均支出基尼系数虽有波动,但仍比较平均。教育规模扩张是导致生均经费水平拉大差异的动因之一,而各省经济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需求是导致这一差异的更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的制订必须承认省际差异的现实,重在维护生均支出的底线。  相似文献   

11.
省域高等教育财政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的生均经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而来自于公共财政的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差异更为显著。在落实财政教育投入4%目标的大背景下,建议增加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供给的总量,颁布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基本标准,提高生均经费拨款基数,设立专项资金化解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等,尽快扭转省域高等教育财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分析2018年全国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受害人的116起教育机构侵权案件发现,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判决占93%。样本案例反映出法院采用的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与法律规定不尽相符,对教育管理职责的认定宽泛,要求教育机构及时发现伤害但不具有现实可行性,认可禁止跑闹的校规但此类规定不尽合理等问题。建议剥离意外事故,采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以专业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管理职责的判断标准,培育由受教育者自担部分责任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促进教育公平是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并最终推动社会公平的主要动力.结合CHIP(2013)数据的整理结果,对城乡代际收入进行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检验发现:城镇代际收入弹性系数与代际教育弹性系数均高于农村;教育对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比城镇更为明显;高学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显著高于低学历家庭.在城乡教育差距和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并实践效益审计,对高校健康发展和内部审计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高校教育资金效益审计的含义、特点和具体内容入手,研究高校教育资金效益审计具体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并从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产出的效果性三方面来构建高校教育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教育资金效益审计的若干强化措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典的单因素绩效评价模型和T—M模型、H—M模型,对我国封闭式优化指数基金和开放式指数基金的绩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探讨了影响我国指数基金绩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个人背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同。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动态系统,由幸福储备、幸福收入和幸福中介组成。其中,幸福中介在幸福储备和幸福收入之间发挥着驱动力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以简要定义为:知足和愉快。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非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工作选择而间接地对就业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测算中国30个省份1996-2009年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DOLS等方法分析了教育扩展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高,教育基尼系数则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扩展和教育不平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负相关关系,教育扩展显著地改善了教育不平等状况.因此,提高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Chen和Starosta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模型,对一所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测评。研究发现,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最高,其次是交际参与度,交际专注度和交际愉悦感,而交际信心最弱。建议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自我监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