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法     
自幼习字,墨染池水而苦无所成的献之问他的父亲羲之:“父亲,为何我不论寒来暑往、冬去春归,潜心练字数十载,却仍达不到您的高度呢?”羲之提起茶壶沏一壶茶,转身对献之说:“我儿,我知你苦耕不辍定有收获。然你需学这茶,消释章法于心中,自然而不拘束,放松而不放纵。”献之默视茶叶翻滚沉浮,终有所悟。从此,他的字“飘若惊鸿.佼若游龙”。  相似文献   

2.
李兴华 《学语文》2005,(6):13-13
依照教材提示和《教参》说明。鲁迅的小说《药》是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叉发展。构成一组矛盾,形成基本情节。长期以来。大家也都是这样来讲。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作品。就会发现这一定论有诸多纰漏。所谓“明”和“暗”或者说“实”和“虚”两条线,都很难说得通。“明线”写到华小栓的死变成了“暗线”(侧面虚写):“暗线”夏琦的血被吃又变成了“明线”(正面写实)。除此之外。作品的中心内容之一的“茶客谈药”,似乎仅仅是作为交待情节发展、同接描写暗线的“道具”:至于坟场的气氛渲染更使人坠入扑朔迷离的云雾中。其实。教材提示中的所谓“明线”和“暗线”在概念上是含混不清的.用以标示、  相似文献   

3.
人类一生下来 ,就有使思考合乎逻辑的能力。而思考要合乎逻辑 ,如就其层次一面来说 ,则会自自然然地使它趋于秩序、变化、联贯与统一的结果。而这秩序、变化、联贯与统一 ,由于全源自于人类与宇宙共通的理则 ,所以也就成了章法的四大规律。因为所谓章法 ,指的是篇章的条理 ,也就是以阴阳二元对待为基础 ,对应于自然规律 ,来缀句成节 (句群 )、连节成段、组段成篇的一种法则。所以思考逻辑与章法规律 ,是密切叠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叙述学的分析框架,从叙述视点、叙述声音、叙述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了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本文认为白先勇通过对叙述视点的选择和自由变换,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弹性空间,成功地在短篇小说中容纳了接近中、长篇小说的内涵;通过对叙述声音的控制,离间了隐含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积极地参与作品的解释和创造;而叙述结构的转变则赋予他的短篇小说以新的生命形式,并把艺术审视的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处于语教学第一线的人其实都明白,当前的语课改早已陷入重重误区:或为了体现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而虚设环节,只图课堂热闹,不管实际效果;或为了体现所渭的“开放性”、“人性”而忽视语学科的自身特点,把语课上成准思想课,甚至准生物课、地理课;或因为其衷一是,教改无措,而将越来越厚的教学参考书奉若圣典,照本宣科,让语课实现了最可怕的“回归”;或因为终究逃脱不了考试,惧怕只认考试成绩说话的“教学质量”排名,而把每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只当作“阅读理解训练”的资料,把语课上成了答题指导课……  相似文献   

6.
叙述学又称“叙述文分析”,是与结构主义密切相关的“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叙述分析首先要把对象看成一个具有“能指”和“所指”的符号系统,然后从层次划分开始,确定叙述的基本单位,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组合规则。但由于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使得层次划分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叙述问题的探讨也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小说叙述理论的庞杂。  相似文献   

7.
论章法结构的节奏与韵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法结构是先由其移位、转位而形成节奏,再由各个节奏层层串联而形成一篇韵律的。大致说来,节奏乃就局部来说,而韵律则是指整体而言。而由移位所造成的,是较为简单或反复、齐一之节奏,主要是显现其偏于阴柔之调和性;而由转位所造成的,则为较为复杂或往复、变化之节奏,主要在显现其偏于阳刚之对比性。这样,由局部而整体地层层叠合成为一篇韵律,再加上章法各结构本身的毗刚或毗柔属性,即可大致解释一篇风格所以形成之原因。而这种历程,可约略由章法之“多、二、一(0)”结构加以考察。就在此“多、二、一(0)”的诸多结构中,必有其核心结构,它一定落在一篇文章之主体所在,也就是最能凸显“主旨”的部分,以牢笼各主体及其它对应材料,可以说乃关键性之“二”,居于既能收束又能发散的地位,在其它各辅助结构的支持下,形成“调和”(阴柔)或“对比”(阳刚),一面彻下以统合“多”(结构与节奏),一面彻上以归根“一(0)”(主旨、韵律与风格等),发挥彻上彻下之功用,因此,理清核心与辅助结构,考察其移位、转位之情形,则章法结构所造成之节奏与韵律,就可以大致掌握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心理和思维两个方面探究隐合作者的心理本质,即从意象、情境、模式和结构四个心理含件论述其叙述功能,从虚静的特点论述其叙述心理,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述其叙述方式,最大可能地回复其叙述权力和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9.
南唐后主李煜是晚唐五代最为杰出的词人之一。后主词之所以具备如此高超的艺术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章法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文章从词之章法结构中起句、过片与结句三个基本方面入手,对李煜词展开探讨,将其章法结构特点归结为起句大致分为以景起和以情起,且又可分为“平起”与“陡起”;过片常见“承上启下”之法,同时又善用“一气贯注”之法;结句则可分为以景象作结、以情貌作结、以情语作结和以比兴作结四大类。  相似文献   

10.
章法     
从小,我就迷上了书法,迷上了颜真卿一丝不苟的庄重,迷上了柳公权凝重干练的遒劲,还有赵孟頫凌波度月般的舒展。然而,我最为迷恋的则是王右军凝于笔尖的畅快。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江苏文坛涌现大量优秀的文革叙述作品,把他们放置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通过对江苏不同代际作家"文革"题材小说的差异性叙述对比性研究,从面目迥异的表面现象之中归置出作家精神及心理变化的路径和现实根源,探究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张显的时代特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古代书论和作品实例,总结出毛体书法在章法布局上显著的四点特征:(1)鼓侧取势,奇恣百生;(2)大开大合,疏密有致;(3)行列通融,布局紧凑;(4)署名落款,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3.
叙述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最基本的方式。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叙述的能力?“叙述角度”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充分运用叙述角度中的“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各自的作用以及两者紧密融合、泾渭分明等关系,可以改变学生作品叙述缺乏生命力的现象,改变叙述能力停滞不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从三种理论视角论述了余华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叙述的和声”,指出“叙述的和声”是“虚伪的形式”的显著特征,并分析了“叙述的和声”与作家创作理念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广告如同其他文体一样,存在着叙述的问题。广告可以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而叙述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或多或少的干预叙述过程,调节与读者的叙述距离以便更有效的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斯普特尼克恋人》是村上春树的知名小说。故事情节疏离现实、跌宕起伏,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论著频出。而笔者在阅读中发现小说在情节之外,其圆环式的叙述结构更是匠心独运。本文即从此处入手,从文本整体意识形态、具体叙述时空设定等角度探讨作品,以期从新的视野对小说进行解读,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五四"文学的历史叙述为例,旨在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应该打破既有的叙述逻辑,在全球化、殖民化的大背景下叙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演变;通过引入"大历史观"增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纵深,丰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肌理;要有"后视"的历史自觉,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史史实及其深刻影响,还原文学史的纵深维度。  相似文献   

18.
谈胜轶 《高中生》2011,(30):6-7
近几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有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命题人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整体把握诗词作品的审美能力,要求考生能较好地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赏析作品的章法美。诗歌章法是作者情感的外在表现,章法结构的特点常常能够彰显作者构思谋篇的审美情趣。因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中,"朦胧诗"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变更着不同的地位,显示着不同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越来越为大众读者、学者、文学评论家所接受。"朦胧诗"经典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学界对于"朦胧诗"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冷漠保守,90年代逐渐热情,直到21世纪对其研究才呈欣欣向荣之势。文学史是"朦胧诗"经典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朦胧诗"经典化的过程中,文学史的叙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点画关系上,篆刻创作完成了对其矛盾的处理过程,进而产生篆刻的美。这种由矛盾而共生出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对印章空白的处理,笔画的穿插与挪让以及边框界格的布局。笔画的穿插与挪让和对边框界格的安排,其实都是围绕空白这一要素展开的。在对笔画与空白展开一系列的精心策划之后,印内的空间得到更加妥善合理的安排,整个印章也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