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假言命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泉清 《江西教育》2003,(14):21-21
把命题P、q用联结词“若……则……”(如果……那么……)”联结起来的新命题,称作P、q的假言命题或蕴涵命题,记作:P→q。P称为前件(假设或条件),q称为后件(结论)。其中蕴涵“如果……那么……”(若……则……)的意义,与日常生活语言中“只要……就……”,“要是……便”等是相当的。这种形式的命题在数学中是常见的,学生也比较熟悉。但是其真值表在教学中难以解说,同时对其否定,学生也不易理解。下面就对假言命题真值表和其否定的教学谈点个人认识。一、通过“数学建模”来理解“假言命题”的真值表教育部《中学数学实验教材》(试验本)对…  相似文献   

2.
3.
不相容选言命题在普通逻辑中 ,应作为选言命题的一种特殊情况而存在。由于二元变项的不相容析取和三元变项的不相容析取的逻辑性质相同 ,并且多元变项 (主要指三元以上 )的不相容析取不具结合律 ,因此 ,计算其逻辑值时 ,应把多个变项的值放在一起考察。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负命题应是误用选言命题的联结项V为不相容选言命题联结项V·的情况 ,不应是没有穷尽选言肢的情况 ,这样理解更加符合逻辑学科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正>一、加强对命题否定的辨析1.误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情形是把原命题中的结论加以否定.如命题:槡2是无理数,其否定是:槡2不是无理数.但据此认为命题的否定即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却并不准确.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6.
《数学教学》2003年第2期文[1]认为,当原命题 为真时,偏逆命题A,必为真.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命题的真假完全由A、B、C的真假值决定,与命题A→C,B→C的真假没有直接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7.
数学中表示判断的句子称为数学命题,数学命题必须对事物的情况作出肯定或否定的问答,不能既肯定又否定,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之分.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就是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经过严格的推理论证.而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即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断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相似文献   

8.
在选言命题的真值表中,不但相容的选言命题的真值表中的V所定义的逻辑涵义与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是符合的,而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真值表中的V所定义的逻辑涵义与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也是符合的。有些人之所以认为V所定义的逻辑涵义与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不相符合,是因为他们对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给予曲解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10.
逻辑学界普遍认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与后件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而实质蕴涵则把前件与后件仅仅看作一种真假关系,因此在蕴涵真 表中表示为真的却未必就是一个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1.
充分条件关系是非纯真值的联结关系,不是纯真值联结关系。作为必须通过非纯真值的充分条件假言联结词"若,则"来定义的导出的尽举选言命题也是非纯真值的:尽举选言命题的真值,不取决于出现在其中的肢命题的真值,前者不是后者的真值的真值函数。以尽举选言命题作为前提能构成从已知获取新知的推理。以纯真值复合命题作为前提不能构成从已知获取新知的推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背离,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实物经济的相对萎缩导致经济危机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这种过剩是由于过度投资,产业结构失调,贫富分化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论述数学中的真、善、美及其逻辑关系,以期促进数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们对对当关系的研究,主要在相同素材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规范命题的对当关系以及复合命题的对当关系几个方面,性质命题与其负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从未涉及.事实上,相同素材的性质命题与其负命题之间也存在着对当关系,借助数理逻辑的真值表和逻辑方阵可知相同素材的性质命题与其负命题间共存在十六组对当关系.性质命题与其负命题间的对当关系的推断对简化思维程序、缩短思维时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意逆志"既强调了读者的"意",又强调了作者的"志",同时用"逆"字概括了一个复杂过程.为了避免主观臆断,我们要"知人论世".孟子的主张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起,中国高考数学命题就把“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能力立意”命题具有显著效果,对中学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能力立意”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1)加重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2)削弱数学基础知识的教与学;(3)助推“题海战术”;(4)不利于体现高考的公平性。针对这些问题或不足,提出如下对策:(1)高考数学命题应坚持“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并重的原则;(2)高考试题的编拟应立足于教材;(3)借鉴国外考试的数学命题经验。  相似文献   

17.
蔡琰现存的五言体《悲愤诗》等诗作,学术界或认为其全部为伪,或认为其部分为伪,说法种种。文章着眼于文献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讨论与考察,认为持各种伪作说者的理由,都无法证实蔡琰五言体《悲愤诗》等为伪作。因而认为,现存的蔡琰诗歌,均非后人所作伪。  相似文献   

18.
就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汉语表达式及其分类、判定真假依据、负命题的等值式,以及以此类命题作前提的反三段论等问题,作出了全新的探讨。归纳出16种汉语表达式,并加以分类;认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只能依据其前、后件之间客观上是否具有必要条件关系之标准来判定;认为p←q实即→p→□→q,其否定式是“→p∧→□→q”,而不是“→p∧q”;揭示了必要条件反三段论的内涵、逻辑结构,并给出了它的有效推理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极限敛散,函数有界与无界,无穷大量与非无穷大量,无穷级数的敛散的证明特别是命题的否定的证明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高万隆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4):44-46,49
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的浪漫艺术主要的主要特色。虚实手法贯穿整部喜剧,统摄了整个艺术机体,其特点是虚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该剧的虚实手法主要表现为情节线索的虚实、喜剧场景的虚实、心理表现的虚实和人物关系的虚实四个方面。在该剧中,莎翁的虚实手法运用,娴熟自如,多姿多彩,相映成趣;既丰富了剧情,也增添了浪漫氛围。该剧虚实相生的枢纽是超自然力量。显然,莎翁虚实手法的运用与其喜剧浪漫艺术和喜剧理想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