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广西地处我国西部,在地理、环境、资源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广西师范大学多年来学科建设的做法及经验,针对广西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现状,提出一些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从根本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业界声誉和影响力及社会贡献度。有鉴于此,学科建设要取得关键性进展,必须立足"学科立校"的战略高度,基于自我发展定位,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范式和路径。明确学科定位,适时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建立知识和层次结构合理而稳定的学术团队,强化学科基地的特色与创新建设,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综合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基本建设,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集中体现,而地方高校要想垮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效加强学科建设工作.SWOT分析是一种战略环境分析的科学方法,运用SWOT分析可以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合理定位,从而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思路,促进学校快建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而学科建设评估体系与机制则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依据与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发展.开展学科评估工作,运用学科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逐一对学科建设现状和水平进行的全面检查和评定,是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目标、措施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主要工作。增强学科实力、提升学科水平是地方高校发展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论述了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具体措施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核心和龙头,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是一所高校学科发展的的总纲领、总指引,有着统领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系统介绍了高校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的内涵,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的制定应结合学校类型、办学层次、学科结构、学科特色等因素。并结合实际,从学校层面对学科建设指导思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通过对我国几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科建设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共性,找出个性,以期对其他高校制定学科建设指导思想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对重点高等学校还要求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为社会服务.衡量高等学校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科水平.学科包括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有什么门类的学科就可以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就可以开展什么领域的科学研究,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就可以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都带动起来,全面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本文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从根本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业界声誉和影响力及社会贡献度。有鉴于此,学科建设要取得关键性进展,必须立足“学科立校”的战略高度,基于自我发展定位,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范式和路径。明确学科定位,适时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建立知识和层次结构合理而稳定的学术团队,强化学科基地的特色与创新建设,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不仅代表着高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对于学院来说,在总结、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对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办学水平、软硬件积累、科研经费、高层次人才队伍方面与东部省份的高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增强办学竞争力和扩大学校知名度 ,围绕学科建设形成自己特色 ,选择重点学科建设就成为必由之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 ,把有限的经费和人力投在重点学科建设上 ,扬长避短 ,争取在某一方面突进到某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地带 ,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捷径。 策略取向与目标定位 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结合区域政策、经济的特点 ,在应用研究领域里取得突破。发挥优势、服务地方是民族地区高校…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主体素质及其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主体在信息社会及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在信息化测度体系中有必要包含信息主体素质测度的指标。本文探讨了信息主体素质指标在社会信息化测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测度内容,并在投入-状态-影响的框架下进行了指标设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孟齐霞  吴力武 《现代情报》2009,29(7):17-19,23
地市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不仅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同样需要有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本文阐述了泛珠三角区域两广作家文化这一地方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图书馆如何有效地利用泛珠三角区域两广作家文化,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十一五”规划的施行,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高校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建设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实现大兵团作战。围绕如何建设高校优秀创新研究团队,从人事制度、学科建设、基金制度改革、学术带头人、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发挥高校人才、学科等优势建立起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高科研原创能力,为我国的科技兴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刘兵红 《现代情报》2009,40(2):141-152
[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比进入ESI前1%的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这5所高校数学学科的竞争力,找出各校的比较优势与差距,为高校数学学科的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合作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发文量、发文期刊、引文数、高被引论文、学科领域分布、基金分布、合作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高校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科研表现。[结果/结论] 5所高校的发文数量有稳步上升趋势;高质量的论文对学科发展起着引领作用;数学学科的研究越来越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助力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与高水平机构联合是提高学科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方程、计算、统计、最优化等方面;各校的核心馆藏的保障率还有待提高;兰州大学、武汉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高成香 《现代情报》2010,30(6):108-110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代表着高校的办学特色,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针对当今我国高校对重点学科的重视,探讨了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依附关系,分析了构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途径和学科馆员在为重点学科服务中的优势,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资源建设来保障重点学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程中华  黄健 《科教文汇》2011,(34):42-44
课程教学是提高军事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环节。本文首先论述了课程教学在军事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军事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介绍了“学科馆员”内涵及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管理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导航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合作咨询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用户个性化Web定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薪正 《科教文汇》2014,(14):39-39
精品课程的评审实行网上申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网上教学资源共享,所以网站建设是建设药理学精品课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的介绍,目的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精品课程网站的内涵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发挥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站的示范性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Web2.0是近两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web2.0模式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特征,然后分析了传统的学科馆员和信息门户建设的不足,对Web2.0模式下学科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学科化信息服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超  李晓娟 《情报杂志》2012,31(2):48-51
在分析多学科期刊影响因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学科期刊最可几影响因子表征学科期刊整体的影响因子水平,并使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表征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分布形状,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的特征参数表达学科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水平与分布宽度。最后,提出学科最可几期刊影响因子加上相应对数正态分布函数的特征参数可以表征学科期刊整体影响因子水平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