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后,面对孩子的诉说,有些家长这样哄孩子:"是啊,老师不对,我们去学校骂她!"这一来,当然会哄得孩子破涕为笑,但她今后很可能会认为,只要老师让自己不顺心,爸妈就会支持自己"抗命"。有的家长也这样做:一听这孩子竟敢批评老师,这还了得?  相似文献   

2.
平时跟一些家长交谈,常听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孩子本来并不笨,可是学习不好,又不守纪律;似乎懂事,却又表现得很不懂事,家长训斥、老师批评都无济于事;有的孩子一直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可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便一蹶不振,精力分散,成绩直下,甚至厌学;还有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原本开朗乐观的性格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起来,缺乏自信,总怀疑自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理的罗先生来信说:他的儿子犯了错误被批评时,总是不肯认错,该怎么办呢?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动不动就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让孩子觉得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可以先对孩子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并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他做得好的地方同样看得见。  相似文献   

4.
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看法:“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的批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们也大惑不解: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了孩子。可怎么会出现这样关系搞得很紧张的结果?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不少家长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必须采取训导的方式,于是批评、指责、规劝整日不断。家长的刻板、乏味、重复的说教模式,根本不给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不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教育  相似文献   

5.
现在,一些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一谈话就吵。家长大惑不解:我们真心实意为孩子好,可怎么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了家长身上。家长普遍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必须采取训导的方式,于是对孩子的批评、指责整日不断。家长采用刻板、乏味、重复的说教模式,根本不给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收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而且长此下去,孩子的逆反心理会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是一样。家长只有尊重孩子,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会有效。有的家长没把事…  相似文献   

6.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尤其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往往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此,家长们普遍感觉很头痛。前不久,我在电视台作访谈的时候,有一位家长发来短信:“我对我的女儿真是束手无策,鼓励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害她自尊。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  相似文献   

8.
案例1同班的两个孩子在一次考试中并列第一,都考了90分。一个受到家长表扬:“考得很不错,继续努力!”另一个却被家长批评:“怎么没考满分?周末别出去玩了,待在家里复习。”  相似文献   

9.
主编信箱Q&A     
Q我孩子班上的数学老师很少鼓励学生。相反,他批评学生,张同学怎么这样笨;李同学你就是反应迟钝;王同学你没长脑子。甚至当家长的面都这样说:你的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好。遇上这样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家长忌语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认可,少一些批评。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避免以下语言: 1.“你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这种语言滥借师威慑服孩子,易使学生与老师产生隔阂,从而不相信家长的能力。可换成:“你想,你们老师是怎样教你的呢?”  相似文献   

11.
家长的问题:孩子做事情总是不专心,看书、画画时一会儿要喝水、找东西吃,一会儿又看电视,玩玩具。我真担心这样的状况会影响入小学后的学习,不知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对策:学龄前的孩子对于一件事的注意力大概只能维持在十几分钟,一旦原来的事物对他来说不再新鲜,或有更新奇的事物出现时,孩子的注意力便很容易转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一面要求孩子乖乖地在房间里看书画画,自己却在客厅里将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响,这种外在的环境干扰很容易使孩子分心。因  相似文献   

12.
困惑:我最近很倒霉,因为我被家长投诉了。起因是我批评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非常顽皮,他欺负同学,破坏课堂纪律,还拼命狡辩不肯承认,并当面跟我顶撞,我实在忍无可忍,骂了他混蛋,并且让他在办公室里站了一个上午。后来我接到电话,让我到校长办公室去一次。在校长办公室里,我发现那个学生的父亲很生气地坐在那里。校长严厉地批评了我,并且要求我向家长赔礼道歉,我虽然给校长面子,向家长认错,但是心里却很郁闷。这种家长,一看就是没文化的样子,除了有点钱,他还有什么?投诉我?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孩子变成这样,还不都是他教出来的?老师们都说,学…  相似文献   

13.
批评的艺术     
正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家长在其犯错时就要批评。你知道如何批评孩子,在什么样的场合批评孩子,批评需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挨批"后如何应对其情绪上的起伏吗?批评,是每个家长都该学会的一门艺术。批评要照顾面子,也要照顾"里子"事例一:"考虑孩子的面子,我不在外面批评她。"苏苏和妈妈受邀参加同班小朋友文文的  相似文献   

14.
流沙 《家长》2003,(Z2)
在家教中,有的父母认为夫妻扮演“红黑脸”,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误的时候,妈妈袒护孩子扮“红脸”,爸爸批评孩子扮“黑脸”,或者反之。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许多家长都在用,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既然孩子不听话或犯了错误,家长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懂得道理并勇敢地改正错误。如果父母双方其中一方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却为孩子求情,甚至为此争吵起来,孩子就会以为自己没有错误,被批评者反而成了旁观者。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明辨是非,然而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就会…  相似文献   

15.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 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 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很失败." 我说:"忘掉你的校长身份吧.为什么事事和孩子较真呢?你的成就、经验是明摆着的,你越是在孩子面前示弱、谦虚,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高大,越容易赢得他的尊重." 家长有点醒悟:"是呀,有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他明明听懂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想方设法地驳倒我,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相似文献   

16.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他的家长很苦恼,用尽了许多办法,总不见效。有一天,家长出差带回一只新颖  相似文献   

17.
孩子撒谎     
林鸰 《福建教育》2010,(6):59-60
儿童撒谎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免不了担心:这会不会是孩子学坏的征兆?对于孩子的撒谎行为,大多数的家长会严厉地批评或惩罚。但是,在批评或惩罚之前,家长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撒谎,是真的品质问题还是另有原因?是否知道孩子“撒谎”背后的秘密?采取的批评惩罚措施是让孩子变得更加诚实,还是会迫使孩子撒谎的水平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8.
天下的孩子恐怕很少没有挨过家长体罚的。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差,是非辨别不清,顽皮好动,难免会有做错事、成绩下降的时候。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有了过错,就絮叨、训斥、打骂。这样往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如何对待儿子的批评教育问题上,我也曾走过弯路。儿子小时候尽管我们对他规矩很严,但他屡屡要“出格”。于是,我们便经常进行严厉的批评,一点点小的过错,譬如“回家迟  相似文献   

19.
<正>冰心曾这样说:"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在幼儿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在家庭,那些表现突出的孩子得到的总是鲜花和掌声,而一些不善表现的孩子会不断受到家长的批评与责难……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和能力一般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与家长的关爱与激励。笔者通过尝试,发现将"孩子,你最棒了"、"没关系,下次再加油喔"等一些激励性语言传递给孩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家长批评孩子是很常见的教育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孩子就会反感和不满,效果很不好。我觉得批评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谈一谈批评中的“三忌”和“三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