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外部包裹着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它是由地球磁场和一些带电气体构成的。过去,科学家以为这个大泡泡是地球自己制造的,最近他们才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带电气体来自伺机钻进地球保护圈的太阳风。  相似文献   

2.
根据日本“日之出”卫星上的X射线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拍摄的照片,美国科学家对太阳磁场和太阳风的起源有了新发现。他人认为,在太阳风从太阳射向太空的过程中,磁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球的磁场像一张盾牌一样保护着我们的生命,而太阳磁场的活动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这些磁场是怎么形成的?知道了它们的形成原因,还会给我们搜寻外星生命带来很大帮助呢。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我们地球附近只存在两个范艾伦辐射带,但一项新发现推翻了该认知——第三个迄今才观测到的范艾伦辐射带,其中还含有致命的高能粒子。这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探测器在地球周围发现的结果,第三个范艾  相似文献   

5.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的磁场出现了逐渐弱化的现象。尤其是在最近几个月内,地球磁场出现了数次变化很快的变弱波动。他们担心,这是否是一种地球磁极将要倒转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磁异常来预警海啸的发生,来自中国的工程人员为此创建了一个模型,模拟地球磁场与巨大海浪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称这项研究有助于建设一个早期海啸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7.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7):68-70
2007年7月9日,德国的科学家公布,地球直径比5年前缩小了5毫米。然而,就在2007年的早些时候,一条来自俄罗斯《真理报》的新闻却称,地球半径每年增长1毫米,而几十亿年后不断膨胀的地球由于内部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核聚变反应,会变成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关于"地球是否膨胀"的话题一直在学术界存有很大争议。不过,对于"变恒星"则被我国科学家笑称为一个"国际玩笑"。采访中,几位天文学家都对此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8.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11,(18):24-26
北京时间8月6日零时25分,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按照既定计划,“朱诺”号将于2016年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运行,每年能绕木星运行32圈。它将测量木星大气层中氨与水的含量,研究大气中的对流及深层风速分布,研究木星岩石核,研究木星磁场的起源,探测木星两极磁气圈,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巨型行星的形成、演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在炎炎的夏日,当我们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时,我们其实应该感到一丝庆幸,幸亏我们生活在地球,而不是水星!作为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白天的表面温度达到了450℃,而且身边光芒万丈的太阳还不断地用强烈的、充满带电粒子的太阳风袭击着它,这让人们一度认为,水星上除了坚硬的岩石,不会有像地球这样的水圈和大气圈的任何痕迹。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铁。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地磁场的影响下繁衍生存。然而地磁场是极不稳定的。它除了受四季变化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太阳黑子爆发时的巨大影响。很多年前,科学家就已知道太阳的活动会影响地球,每当磁爆发生时,太阳风就会携带着大量的带电质子和高能粒子,并以每秒400至800公里的速度闯入太空、袭击地球。此时,地球磁场就会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科学家发现:每当太阳活动造成地磁异常时.心血管疾病的危象值都会最高.交通事故也会明显增多,甚至自杀率也有上升的趋势。科学研究表明,磁场强度的波动,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人体的血压、神经、经络以及细胞和各个器官。  相似文献   

11.
在粒子物理学上,问题一旦涉及高能粒子,科学家要么通过建造大型的粒子加速器,要么通过观测宇宙中的遥远天体来验证。于是乎,"高能"总是跟庞大的设备联系在一起。而其实,在某些材料中,存在着"天然"的高能粒子。有些高能物理学上的结论在这些材料中就可得以验证。石墨烯就是这样一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地球的地核包括最核心的固体内核和外面的液体外核,在外核之外,是固体的地幔。根据地球磁场产生的理论,由于内核到地幔之间有压力差,还有大约1500℃的温度差,导致了外核热物质比如液态的铁向冷的地幔流动,伴随着地球的旋转,地球磁场诞生了。然而根据过去的测量结果,地球内核与地幔之间的温度差小于1500℃,似乎无法产生现在这样的地球磁场。科学家因此困惑了20年时间。最近,谜底终于揭开了。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地核  相似文献   

13.
地球曾经的灾难假如我们从几千公里外观望地球,我们会看到一颗晶莹剔透的蔚蓝色星球。但当我们从1万米的高空望下去时,看到的却是山川密布的陆地、  相似文献   

14.
这张由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2012年3月12日拍摄获取的图像显示,太阳爆发了一次中等强度耀斑(右侧亮点区域),该强度足以导致地球极圈内区域无线电中断。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预计一场太阳耀斑8月8日与9日将大爆发,影响地球磁场,美国国家科学院担心,太阳耀斑会影响至少300台变压系统,影响电力供应,因此希望多家政府机构作好应变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一架类似磁单极子的飞行器在地球磁场中飞行,你能想象吗?磁单极子的重要性质电荷有正负之分,正电荷与负电荷可以配对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但是让科学家一直想不通的是,磁极却好像总是两个磁极同时出现,无法分开,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和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唐那德·布朗利在他们的著作《生死地球》一书中语出惊人:5亿年后,地球将因太阳温度不断升高而被“烧焦”,人类拯救地球和自己的唯一办法是,通过一种“引力弹弓”技术将地球慢慢推离太阳。两位专家的观点立即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9,(4):112-113
A:地球磁极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倒转。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预测下一次倒转将于何时发生,但可以肯定的是,地球磁场的南北两极的确在运动。对过去400年地球磁场的研究显示,在加拿大以北的北极地区磁北极平均每年移动约9.7千米。而近10年来,这一运动的速度不断加快,最快的一年移动了40千米。  相似文献   

18.
地球每年都向大气排放出比上一年更多的二氧化碳。尽管举办过多次大型的气候会议,尽管气候学家发出过无数次的警告和呼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仍然遥遥无期。为保护地球免遭“气候虚脱”,科学家们提出了阻止地球变暖的“巨型”方案。  相似文献   

19.
卫星观测最新资料显示,地球大气会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九天为一个周期,这一现象以前从未发现过。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此后一直在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太阳物理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