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是后起之秀。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兴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热,出版了大量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著作与论文,学术界还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大讨论,海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澳大利亚。分析澳大利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热兴起的原因、研究概况和理论范式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外毛泽东研究。  相似文献   

2.
肖德连 《学周刊C版》2010,(5):197-198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军事领域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军事思想博大精深,达到了军事理论和革命实践的有机统一。科学、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学生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特点的粗浅认识,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同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其伦理思想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毛泽东尽管没有写过专门的伦理学著作和文章,但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毛泽东在他的许多书信、文章和讲演中,提出并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思想。有关人生价值观的科学论述,更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区别。本文对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进行比较和评价,指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对于今天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现实而又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作出的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邓小平关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对毛泽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三是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毛泽东热”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以来,曾形成多次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毛泽东热”。第一次“毛泽东热”以斯诺发表《红星照耀中国》为开始,以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高潮,使毛泽东走向全国、全世界,扩大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第二次“毛泽东热”是50年代的学习毛泽东热,是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取得胜利的必然结果,它促进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传播和普及,也为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形成打下伏笔;十年革中形成第三次“毛泽东热”,以对毛泽东的神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简单化、庸俗化、绝对化为特征,毛泽东思想被歪曲,也给阴谋家、野心家造成可乘之机;第四次“毛泽东热”形成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使毛泽东走下神坛,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国情观,也就是毛泽东关于国情问题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没有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同样也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我们说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就在于它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研讨毛泽东的国情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同全党同志一道,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和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人才思想,创立了精湛的用人之道。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探索他的育人足迹,对大力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加快改革开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人才思想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量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仅包括哲学、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改造、创新,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思想条件,也使得毛泽东思想具有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探究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研究在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结合21世纪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新特点,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包括对民主革命时期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研究,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专题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方法论研究等。在研究中要努力做到科学性和政治性的高度统一,重视研究史料,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注意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传播工具扩大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层次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整体上科学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层次,有益于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的深入化和系统化,也有益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本文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理论层次产生的历史条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内在层次和层次问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各层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作了若干方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丰富内涵、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等逐渐引起学界的兴趣和重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但研究没有止境,随着实践的发展,其自身内涵可以作进一步的挖掘,所以,本文在阐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内涵、产生背景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文化实际,进一步的挖掘和总结,探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研究是世界范围的重要课题,海外学者开展毛泽东研究已有近90年的历史.海外学者高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他们认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式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对第三世界国家有着重大影响.海外学者认为毛泽东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本文以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基础,结合其写作特点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因素,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讨分析。本文从历史性角度,依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成熟时期、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将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从欣赏毛泽东诗词这一全新角度,学习、理解、体会毛泽东思想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战略家,同时又是伟大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他和我党许多领导人一道,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中,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凝结成了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亲身参加并指导革命文艺实践中凝结成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在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建没实际相结合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与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集中群众的智慧与经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一生中,不仅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同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包括好多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语言学说,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位语言理论家,也是一位运用语言的艺术大师,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民主法制建设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对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法制思想进行探索和思考,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法制原则、宪法思想、刑法思想三个方面对毛泽东的民主法制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以他博大精深的情怀,融古今中外文化精华为一炉,铸就了他独特风格的思想文化体系(?)毛泽东思想。本文侧重论述了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涯中,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化精华对毛泽东的策略方法、聪明才智、生活情趣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今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伟大导师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人民缅怀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一面旗帜,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不仅需要有它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为精神支柱。人民缅怀毛泽东,因为由毛泽东思想培养教育出来的整整一代人,在建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