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唱古诗歌曲《锄禾》;欣赏《读唐诗》。 年级:四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听音乐、诵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在音乐中吟唱古诗的能力,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薛晶 《儿童音乐》2007,(12):77-79
教学目标:1.通过《读唐诗》的欣赏,了解歌中唱到的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歌曲的意境。2.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为故事朗诵配乐,让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能以较长的气息连贯地演唱歌曲《枫桥夜泊》。2.感受幽静夜色中寒山寺钟声引发的丰富思绪。3.通过古诗新唱等形式,增进对古诗与音乐相融互动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能感受和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韵律美、意蕴美。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段八分音符和切分音节奏的准确演唱。  相似文献   

4.
李阳 《儿童音乐》2013,(8):78-81
【课程】小学音乐——古诗乐教材【教材】选自嘉定区区本音乐教材《中国唱诗班》【年级】小学二年级【主要教学内容】学唱《黄鹤楼》【教学目标】1.学唱古诗乐歌曲《黄鹤楼》,在演唱中感悟其内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歌曲的学习兴趣;2.能在学唱的过程中掌握好大跳音程以及一字多音的节奏,能用肢体语言演绎歌曲的情感;3.通过听、念、唱、演等多种音乐体验活动,初步了解起承转合的句式特点,感受古诗词文  相似文献   

5.
范清华 《湖北教育》2007,(11):45-46
你能想象得出用《青藏高原》的旋律来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中国功夫》的曲谱唱《登鹳雀楼》是什么感觉吗?在我尝试组织的"古诗新唱"活动课中,"借来新曲唱古诗"这一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星期五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学习《古诗三首》课中,我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用《送别》的曲调演唱了《渔歌子》。学生们感到很新奇,没想到学古诗还有这种学法,这么有趣。我告诉学生: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用来唱的,可以谱曲唱,也可自由唱。学生一听兴致高涨,纷纷要求:"老师,我们也唱,好不好!"下课了,我给学生布置作业: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曲子,下周一上一节"古诗新唱"课。布置完毕,学生们欢呼起来,我又向他们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激情导入:与学生共唱《读唐诗》 窗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相思的红豆巫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相似文献   

7.
感受唐诗     
活动目的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背诵唐诗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唐诗的能力 ,感受《唐诗三百首》的魅力。活动准备 :每生一本《唐诗三百首》 ,画笔、颜料、纸和奖牌。活动过程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唐诗三百首》 ,不仅能开阔我们视野 ,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三百首》吧!1 背一背《唐诗三百首》。按《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 ,五分钟看谁背得多 ,背多者获胜 ,并颁发“记忆电脑”奖牌。2 画一画《唐诗三百首》。在《唐诗三百…  相似文献   

8.
闽南语是唐朝时期的中原标准音,运用闽南语读唐诗比用普通话读唐诗更有韵味.在小学生时期用闽南语教唐诗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语言能力、音乐感觉等方面的发展.文章从师资的准备、教材的引进、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谈如何推进闽南语读唐诗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设计(略)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吟唱古诗谱写的歌曲,对传承中华传统的文化底蕴、培育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古诗朗诵会》是九义音乐教材第十一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是教材在学生学唱了《静夜思》、欣赏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粒粒皆辛苦》等古诗歌曲的基础上设计的音乐活动。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笔者以《中华古诗歌韵美》来命题。以探究性学习为目的,以网络信息的收集整合为手段,力求通过古诗的诵、唱、听、赏、画、赛,鼓励学…  相似文献   

10.
莫法娟 《儿童音乐》2012,(11):76-78,75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法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对山歌这种体裁的音乐产生兴趣;了解并学会对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并且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之中。2、根据家乡特色,引导创编山歌,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喜欢上山歌这一音乐体裁,增进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设计以"走近山歌"为主线,带学生走进桂林山水,通过看、听、赏、唱、创编等音乐环节,使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从而真正了解山歌这一音乐体裁。  相似文献   

11.
丁苗 《湖北教育》2007,(3):33-35
以往的古诗教学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条分缕析,肢解了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而现今的一些古诗教学也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创新,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这些教学形式冲淡了古诗本该具有的文化韵味,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教学何以出新?我们以《泊船瓜洲》为例,进行了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新唱”的形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中外名曲,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新唱的必要性,然后将配曲《桑塔露琪亚》与古诗词《关山月》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新唱,最后提出几点将“古诗词新唱”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文学素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宇 《辅导员》2013,(12):63
赞可夫曾说: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依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小学生身心特点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下激发学生学好音乐的方法。一、用准确动听的范唱,激发学生的兴趣(一)通过范唱指导学生进行发声。一条练声曲,该怎么给学生唱才能好听?最好的说理莫过于准确优美的范唱,这样能给学生直接的艺术感染和启示。如:唱"u"或"mi"时,开始大多数学生的声音扁而挤,教师先对错误的声音模仿一遍,然后再用松动圆润的声音唱: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错误,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14.
高宇 《辅导员》2013,(8):63-63
<正>赞可夫曾说: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依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小学生身心特点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下激发学生学好音乐的方法。一、用准确动听的范唱,激发学生的兴趣(一)通过范唱指导学生进行发声。一条练声曲,该怎么给学生唱才能好听?最好的说理莫过于准确优美的范唱,这样能给学生直接的艺术感染和启示。如:唱"u"或"mi"时,开始大多数学生的声音扁而挤,教师先对错误的声音模仿一遍,然后再用松动圆润的声音唱: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错误,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15.
赞可夫曾说: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依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小学生身心特点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下激发学生学好音乐的方法. 一、用准确动听的范唱,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通过范唱指导学生进行发声. 一条练声曲,该怎么给学生唱才能好听?最好的说理莫过于准确优美的范唱,这样能给学生直接的艺术感染和启示.如:唱"u"或"mi"时,开始大多数学生的声音扁而挤,教师先对错误的声音模仿一遍,然后再用松动圆润的声音唱: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错误,调整自己的发声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早起读书的习惯。《唐诗三百首》是我国优秀经典诗文的代表之作,也是儿童的启蒙读本,若能充分利用早读的黄金时间诵读唐诗,定能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吸取民族文化精髓,提高自身素养。  相似文献   

17.
范唱教学在歌唱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掌握歌曲情绪,学会、学好歌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范唱"仅仅是教师对新歌进行示范性演唱的一种过程。只要教师把歌唱准、唱好,就已上好了范唱课。而在教师进行范唱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歌曲的认识、感受、体会、情绪及心理变化等方面却并不关心。导致范唱教学事倍功半,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情绪、理解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题:《河南音乐——编花篮》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欣赏合唱《编花篮小景》、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重组了教材,教学内容为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聆听《谁说女子不如男》、合唱《编花篮小景》。通过说、看、唱、听、思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欣赏豫剧,学会歌曲,了解河南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与学习中感受河南音乐的魅力,对河南音乐  相似文献   

19.
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含蓄的意蕴充分显示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是古今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都影响着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信息技术整合古诗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学古诗、颂古诗的热情,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热爱,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地品味诗词"味儿"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诗文源远流长。古诗,尤其是唐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广的内容,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高度的艺术美感著称于世,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写作艺术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