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可以帮助钓鱼人了解水下鱼儿的一举一动。正确地理解浮标原理,读懂浮标语言并找到对浮标的感觉,是垂钓取胜的关键所在。浮标有多种多样,按材质来区分可分为木质浮标、胶质浮标、芦苇浮标和孔雀翎浮标等;按形态形状来区分可分为直线形浮标、水滴形浮标(急收肩浮标)等,另外还有长标尾浮标、短标尾浮标、竹脚浮标、碳脚浮标、玻璃钢纤维脚浮标等。某些钓鱼人坚信某一支浮标并用一支浮标“打天下”,例如一次垂钓因为使用某一浮标而获得大丰收后,就盲目地相信这支浮标,但本身却弄不明白这支浮标的性能、原理和适用性,换到另一…  相似文献   

2.
管察 《钓鱼》2009,(21):16-17
从2003年开始,先是程宁,后是王永贵,接着刘树森、邓刚、化绍新、马明生、丛杰、徐清华、李喜东纷纷推出竞技浮标,由于名头响亮,这些凝聚了“钓王”、“大师”、“全国冠军”钓鱼经验的浮标虽然打上了“××手作”,却掩饰不了委托生产的痕迹。然而钓鱼人不管这些,他们看重的是“大师”名头和鲜明的个性,所以一问世就受到追椿,其实,只要从材质集中在巴尔杉、羽根和芦苇,造型、结构都带有某些成熟产品的痕迹就可以看出,它们不是原创产品,而是通过改型来获得个性的,即摹仿性创新。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1)
七、深圳钓鱼郎“竞FB-J-013”芦苇浮标重出江湖至少有3年了。用11目的瘦身巴尔杉木浮标击底,调高了上牵引力过大,稍微有点走水就不能用轻饵了;调低了,用重饵又显得反应不足,调目区间过窄是这类浮标的缺点。于是,回过头来,还是老老实实用标准标身的浮标来得省力。同体积比较,芦苇材质轻,上牵引力足。在巴尔杉浮标调高一目和调低一目会抓不准口的时候,芦苇浮标的可  相似文献   

4.
惯性与灵钝     
四叔 《垂钓》2014,(3):34-35
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惯性原理分析浮标的灵钝。一、大浮标和小浮标这里说的“大”和“小”是指浮标吃铅量的大小。根据惯性原理,  相似文献   

5.
史为林 《钓鱼》2009,(23):24-25
二、浮标的不稳定因素及造成不稳定的根源 1.浮标的密度因素,是影响浮标稳定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浮标的密度是平均密度,一开始说密度会影响浮标的稳定性可能钓友们不能接受,如果说浮力的大小会影响其稳定性钓友们可能容易接受一些,但这样说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姜丹 《垂钓》2020,(3):6-7
浮标不是越灵敏越好,关键在于用途。就像狙击枪,它射击精度高,但是为什么不给每个士兵都配一把"高精狙"呢?因为用途不同,所以装备要有区别,浮标也一样。我想,关于浮标灵敏度的讨论一定会长盛不衰,因为这是大家在使用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困惑之一。比如,对浮标高灵敏度的要求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追求,他们不问价格,只要灵敏度,满足了灵敏度的需求,钱再贵也会掏。他们为什么需要高灵敏度?因为高灵敏度的浮标可以帮助他们"明察秋毫",清晰地发现每一个微小信号,如果用迟钝的浮标可能就错过了。我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7.
张绍先 《垂钓》2008,8(5):33-34
重心和浮力中心是决定浮标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知道重心和浮力中心对浮标性能的影响,清楚怎样确定和改变它们的位置,明白暂态过程的细节,就会给研制高质量浮标指明方向,也使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浮标时少了一些盲目和疑惑。  相似文献   

8.
谷晓林 《垂钓》2006,6(6):7-7
通过观察浮标的动作来捕捉有效鱼讯,并及时擒获“肇事”之鱼——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不论是浮标的自身语言还是浮标的鱼讯语言,浮标作为“语言”的载体确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的。因此。浮标如何调钓也就成了钓鱼人关注的焦点。我本人比较倾向于浮标调钓分开的理论。浮标的“调”是一个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钓鱼人本身的一种习惯使然。也就是说:浮标的选择与调整最主要的依据是钓鱼人本身的意愿倾向,至于是否合理就要看它是否与实际鱼情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蓝水 《垂钓》2009,(12):8-9
说起手作浮标,这里所需的学问不少。既要了解各种浮标制作原材料的优缺点,还得对浮标造型有深刻理解,知道自己鼓捣出来的浮标适合在什么钓场用。  相似文献   

10.
姜丹 《垂钓》2020,(3):12-13
我的铅坠到底了,鱼叼着鱼饵上行至少要超过一个子线的高度,浮标才有反应,我的子线长40厘米,当我发现第一个动作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够及时了,又等了一下,肯定晚了。有人说,所谓"读懂浮标语言",无非就是看浮标的动作来决定是否提竿,进而判断哪些是假口、哪些是实口,就这么简单。其实,这样解读不全面。要做到读懂浮标的语言,不仅仅是观察浮标的动作,还要了解鱼的进食动作、自己的调钓,甚至于自己钓组的特点,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才会判断出啥样的动作必须抓,啥样的该放弃,有时浮标的动作很小,但未必没有鱼,有时动作挺大,但却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