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苏联政府在抗战前期积极援华实际过程,其积极援华的原因有五:一是苏联面临着严峻的战争总形势;二是远东形势日趋严重;三是苏联所面临的国内环境;四是以援华为先决条件,防止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和反共情绪的增长;五是以援华抗战为苏日谈判的重要条件,迫使日本彻底放弃其“北进”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挫败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早在1928年日本就企图侵占西伯利亚。1932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1933年的对苏作战计划,企图争取苏联的远东地区,与中国的东北、蒙古连成一片,以此作为争霸亚洲及世界的战略基地,建立对苏联的有利战略态势。但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使日军疲于  相似文献   

3.
项光荣 《电大教学》2002,(5):51-54,14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挫败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4.
百团大战的发动是为了打破日本对国民党战场的压力,以华北的胜利影响全国战局,制止国民党内存在的妥协危机;同时百团大战的发动也有击敌和友,加强国民党团结的目的。百团大战在华北予日军以重大打击,直接减轻了日军对国民党战场的压力,使日本企图利用德、意胜利的形势加大对国民党军事压力,以彻底解决“中国事变”的方针落空;在政治上,打破了国民党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的谣言  相似文献   

5.
1939年,欧洲上空乌云密布,法西斯侵略的魔影正步步逼近.大敌当前,英法苏三国为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开始了谈判.同时,英国和苏联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分别同德国进行了一系列公开或秘密的外交接触.这场三种谈判彼此关联,互相影响、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奕,最后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三国谈判破裂终结,世界大战终究没有被制止.这当中既有英法和苏联长期敌对造成的心理隔阂的缘故,有受侵略威胁的小国拒绝同苏联合作的缘故,也有英法联苏政策不够坚决的原因.但我认为苏联在谈判  相似文献   

6.
抗战前期,李广田的学思想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他通过对30年代自我学道路的反省,从干预现实的要求出发,建立了以改造社会、改造人的功利性为核心的学观念;其创作也与社会现实保持了息息相通的关系,对抗战前期的世道、人心作了真实的反映和鲜明的情感评价;服从于反映现实、改造现实的功利目的,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艺术形式从情思表现方式、体到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李广田学思想的嬗变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发展的结果,也与接受俄罗斯现实主义学的影响相关。  相似文献   

7.
从八一三战事结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与南洋各地的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了贸易地位提高、华商经营比重上升、转口贸易大量存在、贸易结构变动、贸易统制强化等一系列与战前不同的特点。这种贸易不仅维持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盛况,有利于上海和南洋各地的民生需要和经济发展,而且对大后方的军需民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战初期中间党派对国共两党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我国中间党派主要有中国青年党(青年党)、中国国家社会党(国社党)、乡村建设派(乡建派)、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社)、全国各界救国委员会(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以及在抗战开始后不久就自行解散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他们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政治态度大致可分为左、中、右三翼.  相似文献   

9.
在蒋介石的青年时期,他目睹了中国备受欺凌和侵略,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立志为革命献身。在抗战期间,由于中日实力相差悬殊,他未直接向日宣战,但他亦未有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日军妥协的行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队进行了英勇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表示了蒋的抗战决心;在抗战相持阶段,虽有对日和谈行动,但是亦有自己的底线,即不拿国家主权进行交换,要恢复到九一八事变前的中日平等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丁西林在五四时期以独幕喜剧著称文坛,此时他将文学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工作之余的爱好,他的前期戏剧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幽默、论辩色彩强、结局出乎意料。三四十年代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丁西林对文学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再将戏剧当作一种兴趣爱好,而是将文学作为爱国的工具,融入战争背景,揭示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复杂,并描绘个人的政治理想,赋予文学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一些错误指示和民族利已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起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抗战期间苏 中斩 易货贷款及军火物资援助,并对中国的偿还也作了一定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面对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采取了顽强抵抗的策略。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始终不放弃“和平解决”的幻想,这种事实上的“和、战双重策略”源于日本的诱降策略,也源于蒋介石寄托于美英调停下的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双重策略在本质上是抵抗中的“和平交涉”  相似文献   

14.
全面抗战初期,基于维护其远东安全、避免东西两面被夹击的国家利益的需要,苏联在处理与中共的关系上,一方面从道义和舆论上大力支持中共,另一方面,却拒绝在军事物质上援助中共,而且,片面地要求中共“团结”、“服从”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以保持中国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习》2008,(4):34-34
历史学家杨天石用三篇论文研究了中日间秘密谈判的情况及蒋介石对这些谈判的态度。指出,孔祥熙作为国民党内主和派的重要代表,掌控了多次中日间的秘密谈判。孔的这些谈判,只是有保留地向蒋作过汇报,在一些关系国家主权的关键问题上却有所隐瞒,并非被普遍认为的代表蒋介石的意志,因而亦遭到蒋的批评和阻遏,甚至受到“以汉奸论”“杀无赦”等严词警告。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最初几年,湖南属于远离前线的大后方,在这里主要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于我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由于各党派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也遭受过挫折和损失,总的来说,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四○年八月,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从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到十一月上海太原失陷和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去职是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的最初几年,湖南属于远离前线的大后方,在这里主要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于我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由于各党派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也遭受过挫折和损失.总的来说,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四○年八月,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小学教育工作在教学上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已经不是个别的学校,而是相当普遍地在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教师们当中引起重视。并且有条件的学校,由于领导重视和学习认真已经从学习到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特别是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就更加显得需要。我们还必须有计划、有领导的来推动这一工作,使得我们学习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在内隐性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Wilson等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态度。该理论对态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阐述双重态度模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双重态度的基本类型,介绍双重态度的基本测量方法,对双重态度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进行简要说明,探讨该理论对相关研究的启示与其在国内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意在探讨1939年3月联共十八大至同年八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期间苏联双重外交政策实施、发展和终结的历史过程。一苏联双重外交政策的开始实施慕尼黑会议之后,苏联为了适应急剧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开始逐渐调整其外交政策,至联共十八大召开时,终于确定了具有双重性质的外交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立即付诸实施,这是因为1939年3月中旬捷克灭亡之后,在西方曾一度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重建集体安全体系的迹象。苏联决定全力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