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镇 《考试周刊》2007,(22):37-38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和错误类型,对不同的错误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从而开展有的放矢的英语教学。本文拟阐明纠错技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对错误分析理论和纠错策略在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犯各种不同的错误。在英语教学中,如果采用适当的改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促进英语教学。一、英语教学中几种常用的纠错方法1.教师直接纠错法学生一出错教师就打断,给出正确说法,要求学生重复该正确表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让学生深刻记忆所犯的错误,免得错误“溜掉”或被忽视,使这些错误重复出现,进而变得根深蒂固不易纠正。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法不宜多用。因为它直接干预交际,学生容易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再自由表达思想。这种对学生情感的负面影响会使学生失去…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是普遍现象。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语间干扰、语内干扰、文化干扰等。作为教师应该有科学的语言观,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认真分析,不但能够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更应该讲究纠错的技巧,无论是直接纠正、含蓄纠正、自我纠正,还是集体纠正,都应遵循纠错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既了解自己的错误,又懂得如何防止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是普遍现象。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语间干扰、语内干扰、文化干扰等。作为教师应该有科学的语言观,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认真分析,不但能够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更应谊讲究纠错的技巧,无论是直接纠正、含蓄纠正、自我纠正,还是集体纠正,都应遵循纠错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既了解自己的错误,又懂得如何防止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许多错误,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地进行纠错,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因此,教师应把纠错当作契机,让学生在纠错、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品质.本文将对如何提高数学纠错教学的有效性加以探讨,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是难免的,但如何科学地、灵活地纠正这些错误,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却是一个值得英语教师注意并深思的课题。我们必须依据语言教学和习得规律,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学生出错的原因,采取不同方式对其加以纠正。这样做既不会伤害学习的积极性,又及时纠正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件一举两得的事。  纠错,首先要给错误定性。学生的错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能力的错误,另一类是语言运用的错误,前者是无知无能所致,后者则是缺乏练习或失误所…  相似文献   

7.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然而,课堂纠错技巧运用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从错误的产生,纠错的时机,技巧,及错误的预防等方面,阐明纠错技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教师应具务良好的纠错艺术。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在纠错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对于错误纠正(error correction)已有不少研究,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犯错看成是学生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掌握必要的纠错策略,处理好这一矛盾。常用的纠错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在纠错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对于错误纠正(error correction)已有不少研究,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犯错看成是学生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掌握必要的纠错策略,处理好这一矛盾.常用的纠错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一种正常现象,有些错误是语言学习的必经阶段。英语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把握纠错时机,采取合适有效的纠错策略和方法,达到成功纠错目的,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大部分初级英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口语出现错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r曾指出:对教师而言,这是了解学生使用什么手段和程序来掌握语言的途径;对学习者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试结合错误分析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分析错误来源、错误种类,简要评述课堂中几种常见的纠错方法,并指出如何选择纠错方法,希望能对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错误是二语习得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二语习得研究史上出现过多种错误分类方法和纠错策略。英语教师应根据错误的性质、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纠错策略,促进学习者的中介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取课堂录像与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量化和质化的数据研究英语口语课课堂纠错。课堂录像转写后发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10种纠错方式,使用最多的纠错方式是"重述";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采取的纠错方式有着不同的偏好。研究结果建议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错误,课堂纠错方式应尽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的错误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的,面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教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纠错方法才更适合呢?本文研究着重比较了不同水平的大学英语学习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纠锗方法对学习者的影响,及不同水平的学生所期望的纠错方法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三种方法对学生英语口语的纠正反馈在CLT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了教师和学生对纠正反馈的态度和偏好,再运用听课记录分析了教师对学生错误纠正的频率,以及纠正反馈所产生的作用。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纠正反馈持肯定态度,交际互动中老师对学生口语错误的纠正反馈能较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正确语言的理解并对错误做出一定量的修正。据此,本研究认为,在CLT课堂中,适当的纠正反馈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是否应该立即纠正这些错误以及如何纠正错误就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多年来语言教学中所关注的、并且存有争议的问题。本篇论文在分析和探讨了行为主义、心灵主义以及中介语理论框架下对待错误的三种不同态度之后,提出不能笼统的认为语言学习者犯的所有错误都应该得到纠正也不能随意的放任这些错误,应该对错误持理性态度,有选择的对其进行纠正。在纠正错误时,应考虑到教学的目的、错误的性质、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水平、情感因素以及学习者的性格特征等五个方面的重要因素,由此进行适度的错误分析,帮助学习者有效地纠正错误,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偏误是英语学习中的一种规律性错误,教师对此要有全面的认识和得当的纠正办法。偏误来源于母语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化因素迁移、交际策略的影响,教师在不同课型上纠正偏误的比重和具体方法应灵活而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Prompting systems are guidelines of when to provide learners with prompts and when to fade prompts. Today, there are several prompting systems implemented to teach receptive labeling to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other disabilities. This study compared most‐to‐least prompting to an error correction procedure involving feedback and remedial trials for teaching two children with autism a variety of receptive labels. All teaching was implemented in a one‐to‐one instructional setting. Researchers taught each participant how to receptively identify 18 pictures; nine were taught using error correction and nine were taught using most‐to‐least. The researchers utilized an adapted alternating treatment design nested into a multiple probe design to evaluate the two procedur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reach mastery criterion on 100% of skills taught using the error correction and were able to reach mastery criterion on 88.9% of skills taught using most‐to‐least. Additionally, error correction tended to require fewer trials for participants to reach mastery criterion.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from erroneous worked examples could enhance learning in contrast to problem-solving tasks. The type of error was hypothesized to be a moderator and accuracy of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 mediator of this effe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simple syntactic (the structure of the code) and complex semantic (the logic or content of the code) errors in a programming scenario. Overall, 128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a two (syntactic errors: yes vs. no) × two (semantic errors: yes vs. no) factorial between-subjects design. Students’ accuracy in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learning performance, mental load, and mental effort were measured. Results showed that learners receiving syntactic errors detected and corrected errors with higher accuracy which leads to higher learning performance. Semantic errors did not influence learning-related variables since semantic errors were too difficult for novice learners to detect and fix. The postulated moderation and mediation could be supported.  相似文献   

20.
从二语习得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高考短文改错题的重要性和改错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论证当学习者目标语的用法和母语的用法有差异的时候,学习者往往会出现错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如果能够系统地总结出中英文的用法差异,就能较容易识别出自己英语作文中以往所犯的各种错误,从而写出较为规范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