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摄影记者的瞬间把握,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抢时效,二是抓典型。这两点是决定和实现多出精品,提高图片报道质量的关键因素。 新闻摄影时效性的关键,在于新闻摄影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勤奋的敬业精神,综合的专业技巧和机智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其中重要一点,要看摄影记者在突发的新闻事件中能否并善于把握和抓住新闻的典型瞬间,拍出可以准确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图片。这种典型瞬间的把握对于新闻时效性的反映和强化,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因为虽然注重和掌握了时效,但在瞬间的把握上不到位或不典型,出现了偏差,也难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瞬息万变,而突发性新闻又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所以要求摄影记者应能做到及时地掌握信息,快速迅捷地反应,准确适时地凝固典型的瞬间,可谓取之一瞬,机会难得。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经常处于‘临战”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报“军事科技新闻摄影”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5日至28日召开,来自全军各大单位、武警总部以及部分基层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每位代表都事先准备了论文,在会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就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军事科技新闻摄影工作广泛交流了意见,取得了满意的研讨成果。代表们反映,这次研讨会命题好,开得好,非常及时。这是目前军事新闻摄影的焦点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以后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研讨会。大家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快速增强,部队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科技练兵的…  相似文献   

3.
4.
郑锋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01-102
新闻摄影由于它的直观性,在新闻传播中更加具有公信力。读者对平面媒体的视觉诉求越来越高,不仅诉诸于理性,更加诉诸于感性。因此,体现摄影记者具有的创新意识,在版面中具有更加独特的价值。广东《湛江晚报》扩版开始,除了日常新闻摄影报道外,加大图片专版力度,打造晚报摄影专版这一品牌,从而突出专题摄影在版面中的位置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侯少华 《新闻窗》2007,(5):62-62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竞争异常激烈。摄影记者不可能随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但随着数码相机、照相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在第一时间捕捉影像的能力。公众的摄影作品对职业摄影师是一个有力补充。目前,很多新闻机构都在新闻报道中广泛采用业余摄影者拍摄的各种素材。例如2005年发生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月明 《青年记者》2007,(16):35-36
在新闻摄影中,对焦不实的虚照片大量存在,有些还成为千古名片,比如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诺曼底登陆,虽然对焦不实,图片发虚,影像模糊,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可信度,反而更能体现现场的气氛。但是,如果这个瞬间是摄影记者摆拍、导演、凭空捏造、篡改、误导出来的,即使它对焦再实,构图再完美,它都成为一个“虚镜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青年记者》2007,(16):35-36
一在新闻摄影中,对焦不实的虚照片大量存在,有些还成为千古名片,比如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诺曼底登陆,虽然对焦不实,图片发虚,影像模糊,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可信度,反  相似文献   

9.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摄影已有12个年头,粗略统计了一下,仅见报的图片就有4000多幅,欣赏所谓的得意之作,品味曾经的苦辣酸甜,蓦然间我感到,自己对新闻摄影事业的执著是源于某种动力。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网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那么也可以说画面的现场感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必须调动各种拍摄手段,有效记录事件赖以真实存在的原生态,通过画面现场感让新闻摄影“抓眼球、撼人心”。笔者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中体会到,要强化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萍  占莉芳 《新闻界》2006,(6):134-134
人物新闻摄影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新闻摄影,用富有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的画面形象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精神面貌,揭示人与社会的主题。人物新闻摄影要求摄影记者在对人物和新闻事件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思考的基础上,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从无数个瞬间中抓住一个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刹那间,拍出最具有丰富内涵和强烈视觉效果的域面形象。  相似文献   

12.
13.
伦理道德是那些成文或不成文的控制个人或社会行为的准则。具体到新闻摄影领域,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迈克·雷兹说:“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考虑。即摄影记者和新闻媒介拥有宪法赋予的权利去拍摄和发表照片.但我们会这样做吗?”  相似文献   

14.
进入读图时代,一幅好的图片更需要好的图片说明。尤其作为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晚报,不浪费好的新闻现索,组织、编排好新闻照片说明,用精炼优美的字句,唤起读者的共鸣,才能达到征服读者的效果。因此,运用不同形式,写好新闻照片说明,更是每个摄影记者的责任。作为摄影记者,不仅要能拍出鲜活的好图片,更应写好图片文字说明,这是摄影记者的一项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项玮 《新闻记者》2006,(3):84-86
重文字轻图片,这是我国新闻界长期来的一个痼疾。不少新闻从业人员总以为文字能说明一切,照片则可有可无。2000年11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到上海举办摄影展览时,曾告诉笔者:“以前分配工作时,文化素养高的当文字记者,文化素养低一些的当摄影记者。”由此可见当年新闻单位完全把摄影放在次要地位。穆青首先在新华社打破这种分配“原则”,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应同时具备文字和摄影两种能力。他自己身体力行,拿起相机,当了一名“两翼齐飞”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但随着社会政治生活流程的加快,摄影技术、影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出现部分摄影记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数字影像技术伪造照片的现象,给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带来极大的冲击,成为当今时代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的新闻摄影记者要从美国记者伪造照片遭解雇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17.
尹召功 《新闻传播》2022,(15):97-99
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普及度不断提升,人们步入了读图时代,已难以接受传统的灌输性方法,普通观众更愿意参与到节目当中,直观感受现场氛围,而不是单一地欣赏节目,全媒体时代下,报纸、影像、电视等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受众获得新闻图片的渠道更为多元化,新闻摄影随之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多全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期可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9日,《东南快报》刊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一组题为“马路陷阱”的新闻图片,3幅组图记录下一名在大雨中骑车的男子狠狠跌倒的瞬间(见附图1、2、3)。这几幅照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并在业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摄影职责与道德”的讨论。支持的声音是,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无可厚非;反对的声音是,记者的职责不该超越社会公德,现场的记者即使不是“守株待兔”,至少也应该选择先助人而非先拍照。  相似文献   

19.
冯明 《新闻前哨》2012,(7):54-54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工作者,秉承人道主义精神,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奋力抓拍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现状来看,数字影像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使新闻摄影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最直接的改变在于摄影器材上,而摄影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