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中分数的概念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分数概念本身不像整数概念那样直观易懂,另一方面是有些老师对分数的内涵和意义理解得不够清晰,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因此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逐步感悟和完善分数的意义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叙述分数的意义时漏掉"平均"这个关键字.教学时利用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怎样公平地分一分野炊时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1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够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理解简单的分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前思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能读、能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分数的再认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如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同一涂色部分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我试用了展示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二、三年级要求学生会用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列出简单事件出现的结果,四年级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五年级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概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理解"大数定律"。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西师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洪月玲 《考试周刊》2013,(26):88-88
<正>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第53—54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重要性;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相似文献   

10.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安排了两个课时:"分一分(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分一分(二)"则是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学生有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能够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0~61页.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要比较全面地理解分数,我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分数,我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分灵敏是怎样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的作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0~61页.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要比较全面地理解分数,我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分数,我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分灵敏是怎样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的作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的含义,探索和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初步感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在关联,形成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感悟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完成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在三年级又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分数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到五年级对分数的再认识,一直到分数的运算学习直至百分数的认识和学习,时间跨度长达四年.从分数意义的全面理解到分数运算及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分数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在Marilena Pantziara提出学生掌握分数概念的6个水平的基础上,给出“分数概念理解的3个水平”的思想框架.利用该框架编制测试卷,对天津市564名五年级小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学生在“分数意义”的第三个理解水平较低;学生在“分数意义”各个知识点上表现不同的理解水平;测试总分与5个知识点得分在p<0.01水平上都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分数的表征(离散量)对总分变量即分数意义的解释程度最高.五年级学生关于“分数意义”水平与总分之间在地区学校方面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分数表征是分数概念学习的一部分,也是概念理解的重要方法.分数表征包括面积表征、集合表征、数轴表征和符号表征等,这4类表征及其转化与分数概念理解紧密相连,对分数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编Kurt和Cakiroglu的分数表征转化测试工具,研究者调查了247名5年级学生和264名6年级学生的分数表征转化能力.调查发现小学生在数轴表征和假分数表征相关转化问题上表现较差,不能很好地理解面积(集合)表征与数轴表征的区别.此外六年级学生数轴表征转化能力较五年级有显著提升.建议教师应该重视分数多元表征的教学尤其是数轴表征和假分数表征的教学,通过分数表征转化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分数表征系统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分数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数的定义     
在欧美各国的数学课程中,分数大多被放在中学(6~7年级),我国的分数课程则要早一些.20世纪60年代,分数内容安排在五年级,现在则在四年级上学期,甚至三年级就开始学习了.这可能是由于中文数学名词"三分之一""几分之几",精确又达意,容易理解.而"三分之一"的英文表达是"one-third(一和第三)",这就比较费解了.东亚的许多使朋汉字的国家和地区,学生学习分数的成绩普遍比欧美各国好,据说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内容 “认识分数”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 (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只让学生认识把 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的分数,而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若干份的情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本单元的内容安 排先是认识几分之一,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在认识 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学习一些简单 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看似简单,但要明确内涵、界定外延,让学生透视概念本质却不容易。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透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就必须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人教版小学数学把"分数的认识"分布在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不同的阶段,这说明分数的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是关于数的认识的一次有序扩展过程。所以,认识分数也是一个需要从时间和训练两个方面有序深化的过程。一、小学生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三年级学生认识分数的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意义上说,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分率关系容易理解,表示比较量与标准量在比较中的倍比关系比较难理解。如:(1)兴趣小组12名学生,其中有4名女生,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