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胡德强 《考试周刊》2009,(42):61-62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实行教学民主化,构建多元解读平台,搞好语文教学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3.
王维 《考试周刊》2011,(68):48-48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人们由于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4.
5.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战芳 《快乐阅读》2011,(13):32-33
阅读是阅读主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有着极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人们的  相似文献   

7.
"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①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②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③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婉玲 《语文天地》2012,(18):50-51
阅读是对文本感悟、体验与理解的过程。所谓"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文本存在不确定性,读者阅读过程中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能动性。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其立场、思想、修养与艺术感悟也会不同,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会有个性化特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深远而广阔,他们对语文教材的把握往往是多元化的。对课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走进文本,了解作者的思想,又能使学生张扬个性,充实思想,达到完善人格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本课我打算安排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即走进文本,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走出文本,阐释教者的价值取向;超越文本,绽放读者的阅读个性。  相似文献   

10.
教学本课我打算安排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即走进本.弄清作的创作意图;走出本,阐释教的价值取向:超越本,绽放读的阅读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占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无论是天文地理,数理史哲,还是趣闻杂谈,小说散文,甚至是基本的新闻信息的阅读都是学生们日常阅读的内容。初中学生的阅读面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阅读,如此不仅不能达到丰富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知识的目的,也不能让学生学会真正的学习技巧,当然更谈不上学生会喜欢阅读了。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们广泛阅读,让在阅读的园地中开满丰富的花朵。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广泛阅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1)发扬民主教学,建构全方面阅读的平台;(2)善于抓住学生兴趣,有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阅读;(3)做到“丰富有界”,切实提高丰富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显然,这段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的,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个性化阅读之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探索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语文、学语文的乐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的原野开满个性化的花朵呢?  相似文献   

13.
王梅欢 《师道》2007,(6):39-40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然而,现今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漠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向老师的思维靠拢,使学生迷失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给予“思维”的解释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类似“意识”,以感知为基础,却又超越“意识”,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下笔者将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此探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低效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永帆 《教师》2014,(16):28-28
相对于数学、英语等其他理性学科而言,语文是感性而浪漫的,无论是语文中的诗词歌赋还是散文叙事,对学生来说无不是美的享受。然而由于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水平有限,他们无法体会到语文诗情画意的精髓,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创造一个诗意而浪漫的教学环境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玉东 《中国教师》2014,(15):86-88
<正>一、追问:为何对话数学确立儿童立场,把握数学本质,理应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两条准绳。唯有儿童的真正参与,数学才会浸润他们的心田;唯有学科的本质凸显,儿童这位上帝的使者才能洞察数形世界的奥秘。如果将儿童和数学喻为跷跷板的两端,对话就是保持他们平衡的支点。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乐观,对话似乎离课堂还很遥远。教师的话语霸权充斥着整个课堂,独白和传话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生已经被逼到了课堂的边缘,成为课堂的看客和听众。1.教学对象的概念化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当作抽象的人,没有思想,没  相似文献   

17.
18.
伫立大地,在泥土中感觉,用天空去想象。夜色中,是音乐之魔“突然袭击了我们”,(汉斯立克),让我们震憾至黎明。我们是一群迷路的盲人,倾听音乐,是架设一座彩虹,从大地昂首,把天空打开。冠着情感的泪挂着情感的笑披着情感的白绸踏着情感的飞轮,音乐,这人类“最纯的感情的火焰”(李斯特),在风中翩翩起舞。于是,生活,在阳光下激动明月下凝思。音乐,想象之门,情感之火,生活中自由的羽翼。雕塑,用惊叹结晶音乐的飞翔,用一瞬折射音乐的一世;绘画,音乐情感体验的空间化凸现,以色彩与线条弥散心灵的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时刻铭记着恩师赠送给我的一句话:"用力去做只能合格,用心去做方能成功。"虽然资质平庸的我不敢奢求成功,但对学生负责,对语文教学负责,不断地努力进步,是我必须尽力做好的,所以这句话成了我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下面我阐述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经验,以期成为未来语文课堂教学进步的一个借鉴的阶梯。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相似文献   

20.
张玉英 《考试周刊》2012,(46):59-60
中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对话”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不仅是口语交际,更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精神的交融;“对话”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原则。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有效性对话”应成为语文阅读课堂中师生的主要交往形式和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并发挥它在当下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