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教学法是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文章简要论述了比喻教学法的内涵,通过生动教学案例论述了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的比喻有着显著的艺术功效和艺术特色,这是前人研究所缺乏的.本文就这两大方面对鲁迅小说中的比喻进行比较集中系统的研究,希望从"比喻"这一细小的方面对鲁迅小说有个更深刻而细致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文革"语言中,比喻是一种高频使用的修辞格,这一点,在"词"和"句"的层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列举了较多的用例,对比喻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对相关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飞蛾投火"亦作"飞蛾扑火",经常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这一成语的源头在东汉支谶译<遗日摩尼宝经>中已出现,用来比喻自寻死路.进入中土文献后,产生了新的意义,用其来比喻不顾命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标.本文从来源、格式的发展演变、内部组合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成语"飞蛾投火"展开了多角度的考察,以期全面准确地理解该成语.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现在研究<诗经>比喻的人常常把<诗经>采用的其他修辞手法归纳为比喻,这是不妥当的.比喻是发展变化的,<诗经>中非用比喻的情况,经过发展变化可能会具有比喻意义,但不能把这种发展变化后具有的比喻用法简单地归纳为<诗经>用比喻的情况.现以<诗经·周南·桃夭>"灼灼其华"为例,阐述<诗经>中的非比喻用法.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比喻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最常用的手法.   文章,因比喻而精彩,因比喻而余味无穷.如果文章是一片芳草萋萋的原野,那比喻则是原野中星星点点的野花,让人赏心悦目;如果文章是一泓绿意融融的清泉,那比喻则是清泉中往来翕忽的游鱼,令人怡然称快;如果文章是一方诗情悠悠的碧空,那比喻则是碧空中振翅高飞的雄鹰,叫人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8.
"诞生"的比喻用法近似于"产生"、"出现"等.可能是大家觉得"诞生"这个词比较高雅吧,近年来,报上的文句中以"诞生"替代"产生"、"出现"等的情况日趋增多,却有不少"诞生"用得不当.  相似文献   

9.
湘西边城花垣.虎年之春,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位满脸汗水的妇女扛着价值千余元的包裹,迈进了团结镇盲人夫妇吴国军、林国萍的家中.夫妇二人使劲地眨着本就先天失明的眼睛,泪流满面:"我们知道您的名字,但却不晓得您长的什么样,下辈子,我们若是明眼人,一定要把您这位‘爱心大妈'看过够!我们代孩子向您谢恩了!"  相似文献   

10.
"意象化"本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意象,并不完全等同于象征那样仅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进行"借喻"、"比喻"而具有某种恒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成语"沆瀣一气"现被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声气相通,勾结在一起,是个贬义词.其实,该词的中心语"沆瀣"的本义并非这样,不仅不含贬义,还有赞颂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讲解化石时,利用化石标本给学生观察,把抽象化为直观.教学中善于运用比喻,把地层比喻为石头书,化石喻为石头书中的文字.讲马和鸟的进化历程时,应通过列图形式把抽象问题化解为直观的问题,通过绘制"生物进化树"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对生物进化有更直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十三章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一节中,为便于读者理解"电容器"、"电容"两个基本概念,采用了类比的方法予以说明.将"电容器"比喻为"水容器";将电容器的"电容"比喻为升高相同高度"水容器"的盛水的多少.但是电容器有"额定电压"、"击穿电压",而水容器虽有"最大容量",却没有"额定水深"、"胀裂水深"对应得不够理想,容易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4.
张庆庆 《现代语文》2007,(2):110-110
"高调"和"低调"这两个词在现今媒体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别为:"高调:高的调门儿,比喻脱离实际的议论或说了而不去实践的漂亮话:唱高调.""低调:低的调门儿,比喻缓和的或比较消沉的论调."很显然,"高调"和"低调"是两个含有贬义色彩的名词.  相似文献   

15.
记得30多年前,我教中学语文,当时收录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同志用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论述了"矢"与"的"的关系.他说"‘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在这里,毛泽东引用了传统的语言"有的放矢"与"无的放矢"来比喻这两个关涉到中国革命成败的根本对立的思想原则,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俗语云:"杀鸡焉用牛刀."意思就是比喻不必大材小用,小题大做.然而,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正需要"小题大做".小错不及时纠正则铸成大错,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深入、有效、仔细地引导和教育.对于"小题大做",笔者是这样实践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新批评"派的"异质远距原则"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比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名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用红装素裹的美丽女子比喻雪后晴日的北国风光,新巧绮丽,是语文课堂上重点赏析的经典语句之一. 这是用人来比喻山水.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用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的句子有很多,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满井游记>等词作均有这类比喻,且多成为名句.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古人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世人喜欢用"三尺讲台"来比喻教师这个职业,因而站讲台已定格为人们心中的教师"典型形象".然而我认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走下讲台"讲课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动人.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师生互动共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我国美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且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神"在艺术作品中主要用来比喻艺术作品的形神兼备.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意境"与"传神"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