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侯吉永 《档案》2013,(4):43-47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与西欧诸国的外交文书体式可以概括为“谕/禀”范式,中方文书充斥居高临下的用语措辞,难掩天朝对臣邦的宗藩外交姿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传统的宗藩外交被彻底颠覆外交文书形成“照会”范式,文书往来被迫两得其平。  相似文献   

2.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过半月,日军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香港。美英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中国发布《宣战训令》,公开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约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中德、中意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1942年3、4月间,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和随行的宋美龄,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希望尽早废除先前强加于中国的旧约,另签平等互利的新约。其时的中国,已与美英建立了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又是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4大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又因为坚持抗日6个年头的中国军民.紧紧拖住了百万日军,显示了无尽伟力。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四川军阀刘文辉在川拥地八九十县,率众十余万人,据有西康,称霸四川,可谓西南之王.后来蒋介石为泄"鱼电"(1930年9月6日刘文辉领衔发出响应冯阎,拥汪讨蒋的通电)之恨,报昔年之仇,竟怂恿四川主席刘湘联合田颂尧、邓锡侯、刘存厚、杨森、李家钰、罗泽洲等全川各军,一齐向刘文辉围攻.刘文辉丧师失地,败退西康.  相似文献   

4.
席艺洋 《新闻世界》2011,(12):144-145
《大风》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一份丈艺刊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沪抵港的文化人与香港本地文人接触来往颇密,他们在《大风》上撰写的文章时常与其他国家之抗战史、自身与朋友之战争见闻、经历有关,在创作题材及思想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香港文学及青年文学社团。《大风》的撰稿人中,不少来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及中国文化协进会。作为一份抗战文艺期刊,《大风》的出版为人们了解战争时局提供了途径与评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民国年间马连良在北京称得上是与梅兰芳、程砚秋齐名的艺术大师一马连良,字温如,吲族人,1901年生于北京,从小家境清贫,其父马两闶以开茶馆维持生计:马连良从小天资聪颖,冈家境贫困,8岁时即投身梨同,先打杂,9岁时又到喜连成戏班学戏,其问马连良多次远下关东演出。喜连成戏班解体后,马连良又进富连成戏班继续学艺,师承萧长华等京华名伶,经十余年苦练,终成为马派创始人.  相似文献   

6.
渠冉 《湖南档案》2013,(7):10-11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9天内连续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国家大计”,对于蒋介石的意图,毛泽东、党中央十分清楚。要不要理他呢?中共对争取和平有着真诚的愿望,对时硒也有清醒的认识,但是一般善良的人们特别是旧统区的老百姓,是不了解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的。1945年8月22日《大公报》发表评论说:“口前得知蒋主席致毛先生的寒电(指8月14日第一电报),大家为之兴奋,希望由此启开政治解决之门。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1日凌晨4时,日本天皇不得不接受无条件投降.紧接着,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汪精卫伪汉奸政权于8月16日宣布解散.在各界"严惩汉奸、快惩汉奸"的强烈要求下,国民政府确实惩办了一批汉奸,然而也出现了一幕幕丑闻.  相似文献   

8.
本书使用了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和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论述严密,多有创见。该文摘自本书。处决凶犯抗战胜利前夕,蒋得知昆明有学生与中共同声息,公开呼吁组织联合政府时,就密令教育部:"如各地学校学生有甘心受人利用破坏秩序发动学潮者,政府即视为妨害对敌作战、阻挠抗战胜利之祸国行为,必当予以断然严厉之处置,决不稍有姑息。"  相似文献   

9.
夏雨 《湖北档案》2010,(4):39-40
"一碗饭运动"原是美国医药援华会等团体于1939年首倡的。它每年举行一次,在美国人民和华侨中募集捐款,以购买医药和医疗设备,支援中国抗战。不久,"一碗饭运动"扩展到英国、加拿大、南美等许多国家。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进攻香港之前,香港暂时免遭战火,  相似文献   

10.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即开始筹备东北接收事宜。然而国民政府的接收并不顺利,特别是在旅大地区,因其特殊地位,情况十分复杂。围绕旅大问题,中美苏三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甚至军事行动。一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国近代最大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抗日时期,经历了1932年1 月29日上海总厂被日本侵略军炸毁、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和香港带来的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到1945 年前后已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总经理王云五先从上海到香港,成立香港办事处,香港沦陷后转赴重庆成立重庆办事处,在大西南开辟出一片立足之地;以张元济为首的董事会则坚守上海,上海也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以影印、出版古籍及一些与政治无涉的书籍维持残存的一息生机。1944年7月19日第456次董事会上商务印书馆营业部主任韦福霖(字傅卿),被提升为协理,并暂代经理之职,实际上是当时上海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翁文灏1930年代被蒋介石延揽入阁本非其所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意欲脱卸政务,但终因其彷徨而坚持到了1948年11月才坚决请辞.此时,国民党败局已定,因翁是蒋介石的重要幕僚,被中共列为第12号战犯.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翁文灏对老友章鸿钊说国民党确实没有希望了,对前来拜访的地质调查所所长李春昱说:你们留在大陆,共产党来了,不会加害于你们,共产党要建设还是需要你们的.我是没有办法了,现已列名战犯,只好暂时躲一躲.4月23日,他乘机离开南京赴上海,两天后飞往台湾,旋即抵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