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安排了晨读课,也称朝读。部分老师却没能很好运用。往往流于形式,无外乎老师一进教室,大喊一声:“读书”,学生便放开喉咙”之乎者也”起来,这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了一节课,学生口干舌燥,  相似文献   

2.
“教读课”和“自读课”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读课是示例,教师重在示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领会并掌握教师在教读课中的方法。如果说教读课是“举一”,那么自读课则属于“反三”。在自读课上,教师的作用是通过点拨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读,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尝试自己阅读,逐步由模仿向能力转化,最终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是大有益处的,它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读的素质,又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且中学生正处于记忆力较好,能储存大量知识的阶段,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晨读课是初中语文有效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独特作用是其它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虽然有些老师也认为晨读课很重要,但对如何上好晨读课还是很茫然。所以,目前初中语文晨读课教学还存在着种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A3):34-36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实施课外阅读提出的教学建议。那如何推进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如何正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基本素养,就需要教师对导读课进行琢磨和研究。文章尝试运用一张张阅读单贯穿整节导读课,引领学生读之有趣的同时,做到读之有味。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这节课,我们整合了四篇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小故事。上课之前布置学生自己先读读这几个小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整合课的学习。通过"课外阅读课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质量,并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将阅读与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自由读写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以及体会,有必要让他们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畅谈读书收获并提出遇到的问题 ,教师借机了解学生前一阶段的阅读效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进行读书汇报课的主要目的。在内容上,往往又与读物推荐课、作品交流课,读书方法指导课有相互交融的地方:学生吟诵精美的语句、介绍故事的动人情节,本身也是对所读作品的举荐;而学生由读书而引发的感慨和启发,写在了自编作品集上,在读书汇报时互相交流了作品;在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又不时渗透着教师对读书方法的指导。因此,上好一…  相似文献   

8.
写作课既然是一门课,讲是必要的。但这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除了讲授知识之外,教师和学生练笔都很重要。古人欧阳修曾说:作文“无他求,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今人张志民先生在练笔方面也很有体会,他用两句诗来表达。这两句诗是:“一滴汗珠,胜过万吨空谈”。他热切地呼吁:“望大家抓住每一秒钟,多读、多练。”(《漫谈诗》)事实确是这样,在多读书的同时,着手练习写作,比空谈理论重要得多。教师练,重在探索规律,引导学生练。而教师练与学生练有机地统一起来,就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史》课,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该门课程体制大,头绪多,内容庞杂。在高校中文系所有的专业必修课中,这门课程所花的时间是最长的(一般都会持续四个学期,有的甚至长达五个学期)。笔者是一所高校中文系《中国文学史》课的骨干教师,不止一次有学生向我询问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故撰成小文,聊当解答吧。1.理清史的线索,掌握总体框架。既然是文学史课程,就少不了一个史的线索。学生在学习中,首先必须抓住这条线索,将这门课程的总体框架了然于心。我很赞同一种读书方法:读书,要首先将书读薄,然后再将它读厚。…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读书的热情,体会读书有益。2.乐于读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3.掌握读书的基本技能和正确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活动,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一本推荐给其他同学的书及推荐理由;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枚书签及作为奖励用的写有名人名言的书签若干。教学过程活动一:明辨是非,读好书师:听说同学们特别爱读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爱读书的新朋友,瞧,他是谁呀?(动画出示皮皮鲁)皮皮鲁是怎样的一位小朋友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皮皮鲁很可爱、很勇敢,喜爱读…  相似文献   

11.
<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还告诉我们: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导航。科学实现课内外结合,培养阅读技能,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积累,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养成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几乎一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根据以往的自读课的教学思想,自读课一般要在教师指导下落实自读提示,完成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实行目标教学以来,自读课文不再是名称上的改革,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因此,如何处理很值得研究。课内“自读”是在“讲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实践,老师既不能全包全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要适当引导,酌情点拨,让学生在自读中质疑、释疑。在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上,我的尝试大体如下: 一、忆读:忆读就是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大致在体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课内外结合读书好东城区二里庄小学杨训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较好的学生,大多数得益于课外看书。”的确,书籍是开拓学生视野的钥匙,是营养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对指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读书做了一些尝试。1.以课本为点,以课本名人...  相似文献   

15.
通过英文原著阅读教学和教师的有效指导,能让学生更会读书,更喜欢读书,从而提升语言素养,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和塑造,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导读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读思言教学模式在英文原著阅读导读课中能够以思促学、读思结合、以言抒情,能让学生的表达力得到提升,能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今国民阅读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以"读书"为话题的课前演讲活动,举行读书交流会,评选"读书之星",组织读书演讲比赛,举办"读书"主题手抄报展览,师生共读一本好书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单位:新疆石河子市第一小学教学年级:二年级主讲教师:王金萍教学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对学生开展的"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做一阶段性的总结。2、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共同分离读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文言自读课的缺失,文言自读课上成教读课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大家似乎是"教学"习惯了,突然放手让学生"自读",师生显得都有些不知所措。如何改变这一困境,让文言自读课呈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呢?下面,我将以两堂《马说》自读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让文言自读课活起来"这一课题说说我的思考与发现。一、精编学习单,建立学习支架学习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料。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单元的安排是先"教读课",后"自读课",其主要目的是体现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过程.如果说"教读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学懂",那么,"自读课"的教学则是让学生"会学"、"会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还规定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量必须达到15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