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周老。我来自湖北省成宁市.我们那里的向阳湖是文化部的“五七”干校.也是您的连襟沈从文先生“文革”下放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李:丁先生,真是没想到,能在北戴河中国作协创作之家与您同期度假。正好请你谈谈在向阳湖“五七”干校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5,5(6):28-29
张光年(1913—2002)湖北老河口市人。名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有《张光年集》5卷,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等。  相似文献   

4.
李:陈老,您已经80高龄了,最近刚在协和做手术,出院不久,就千里迢迢来到向阳湖寻访咸宁干校旧址,令人感动! 陈:我在北京一向拒绝记者上门,今天旧地重游,可以说是“自投罗网”.看样子不得不破例接受你这咸宁人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8,(10):30-31
李:王老。您客厅墙上这副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写的对联“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笔划纵横驰骋,叫人痛快淋漓。今日上门.是想请您回忆一下向阳湖的干校岁月。  相似文献   

6.
李城外来查找"五七"干校档案资料。他递上名片。名片白底,蓝字,若干头衔: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委员会委员、咸宁市作协执行主席、咸宁学院兼职教授。名片另一面: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李城外会长,“李城外”三个字是手书的。“五七”干校档案在文革档案之中。开始,大家有几...  相似文献   

7.
李:杨先生,我听说你下放向阳湖"五七"干校时,才27岁,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在五连中最年轻的一位。杨:是呵,1969年9月,当时,文化部咸宁干校的文化人最为集中,而我们五连作协的名人最多,知名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8.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6,(12):30-31
口述者:史树青夏枚云 采访人:李城外 时间:1996年5月11日 地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宿舍 口述者简介:史树青,1922年生,汉族,河北乐亭人.当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现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主要著作有《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书画鉴真》等.夏枚云,史树青夫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相似文献   

9.
李:邓老.有幸在北戴河见到您.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邓:你们右宁研究“五七”干校.很有意义、它实际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一定特征的典型事件,特别是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王(笑道):李城外,你应该还有个弟弟叫城里。 李:我的这个名字是从《围城》中来的,城里城外,正反可读。王部长,您父亲王锦第先生是原商务印书馆编辑。1969年秋,文化部在成宁创办干校,6000多名文化人下放到向阳湖。作为其中普通一员,王老先生被编在四大队十五连劳动。  相似文献   

11.
李:朱老,我想了解你们全家下放向阳湖的经历,今晚正好您女儿传移和传荣都在家,请她俩一起谈谈吧。  相似文献   

12.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7,(11):28-29
李:周明先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曾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过去曾接受过我的采访。刚才,他又向您介绍了向阳湖的历史,有众多向阳湖文化名人,我也自然想到您父亲——广大读者所景仰的老舍先生。他是“文革”之初中国作家舍身殉难的第一人,当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如果没投太平湖,后来也会下放到向阳湖吧?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的出版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许多出版机构被合并和撤销,编辑出版干部受到批判、迫害,大批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大批图书被作为“封、资、修”的毒草封存甚至销毁,出版数量锐减。“文革”开始的第一年,全国出版图书数量从1965年的20143种减少将近一半,1967年又猛降到2925种,1968年至1970年,每年出书均在三四千种左右。  相似文献   

14.
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西华“五七”干校遗留的一大批珍贵的纸质档案材料,其中纸张出现水渍、污渍、糟朽、粘连、酸化、絮化等病害,部分字迹淡化、晕色模糊。技术人员通过分拣整理工作的开展、保存状况的调查、病害分析及评估,对这批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细则及收藏利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张先生.自1995年咸宁组织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以来.得到了京城文化名流的积极响应.也受到媒体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尤其是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7位新闻出版界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领导重视并支持成宁地区文化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李:任老,我能有幸拜见您,应该说是一种“缘份”。1970年春,北京图书馆除部分留守人员外,大都下放到文化部成宁干校。前不久,我曾在电话里向您打听当年北图的“五七”战士有多少,代表人物有哪些。尽管您自己并未下放鄂南,而且对我素昧平生,但还是热心帮我打听到北图曾到过向阳湖的知名专家,如李长路、郑效洵、戚志芬、冀淑英……我已采访了著名善本专家冀先生等人,今天上门求教,一来表示谢意,二来聆听教导。  相似文献   

17.
卞峰煜同志身上有许多闪光之处,正如浙江省档案局局长王立忠总结的,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创新"、"为民"、"忘我"的档案人精神。但是,我觉得他身上还有另外一种精神也很可贵,那就是"蚂蟥"精神。蚂蟥又称蛭,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或湿润之处的环节动物。这东西无比滑溜,最喜蜷缩在阴冷的死  相似文献   

18.
"三线建设"时期,为了响应党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伟大号召,400多万中华优秀儿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协同的精神,一切为了国家利益、一切服从国家需要,演绎了一曲"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精神壮歌。  相似文献   

19.
"走转改"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烙印上时代的鲜明特征。它成熟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它背靠于信息化时代的全球大背景。"走转改"精神植根于中国大地,适合于中国气候,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我们倡导"走转改"精神,一方面要遏制和清除新闻环境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工作回归新闻本原,保证新闻传媒的航船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相似文献   

20.
杨春  杨扬 《今传媒》2020,29(3):50-51
本文深入研究了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发扬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虽然"红船精神"与唐山抗震精神的产生相隔了半个多世纪,但二者却是密不可分的,"红船精神"是唐山抗震精神产生的基础和资源,唐山抗震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