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陈凯歌新片《梅兰芳》的上映,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对许多人来说,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界当之无愧的大师。同时,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的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绘画以及收藏方面的造诣,让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京剧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这本书里,你既可以读到梅兰芳的人生传奇,也能看到孟小冬的人生轨迹。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情,既是大师的传奇,也是凡人的无奈。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3.
江棘 《文化遗产》2015,(2):63-70
在迄今对1919年梅兰芳访日公演的舆论研究中,日本剧坛巨擘坪内逍遥似乎是个缺席者。实际上,逍遥不仅与梅兰芳有交集,还以连续的论文写作对公演做出了回应。这次回应不仅在当时的"品梅"言论中有诸多特立独行之处,对晚年逍遥而言也是自我反省和戏剧史观整理总结的表达平台。考察逍遥论梅的观点和写作背景,不仅揭示出逍遥本人和梅兰芳公演当时日本剧坛更为丰富复杂的一面,对从新的角度思考中国戏剧的历史和当下,亦有启发和补益。  相似文献   

4.
从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喜剧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观影感受,成为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电影类型。虽说喜剧电影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如果对中外喜剧电影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点和共同点。本文选取卓别林和周星驰为中外喜剧电影的代表人物,并结合他们的作品探究中外喜剧电影的相似之处,以便更好的探索喜剧电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在书店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写的回忆录和艺术家的传记作品,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艺术家回忆录,那要数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了,这部著作堪称梨园界的活档案。  相似文献   

6.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和程砚秋早年有师生之谊,并同列京剧"四大名旦",后却一度分道扬镳,其间恩恩怨怨,扑朔迷离,长期以来世人为之困惑不解,本文试图揭开这一段尘封的历史,还梅、程两位大师由异质对峙,却异曲同工,最终殊途同归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梅兰芳与山西巨贾牛子厚的情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自号缀玉轩主,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梅家至梅兰芳,梅门四代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成丰、同治年间京剧名旦,"同光十三绝"之一.  相似文献   

8.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主席和中国文联的副主席。鲁迅则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据后人查证.鲁迅与梅兰芳生前除了1933年在上海共同出席过一次欢迎英国文豪萧伯纳的聚会外.并未有过深的接触与交往.  相似文献   

9.
1933年,中苏复交。颜惠庆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驻苏大使。在任期间最光辉的事情就是促成梅兰芳访苏表演。颜惠庆时任驻苏大使,为此次演出的成功可谓劳心劳力。从演出的应允、行程的安排到经费的筹备,到在苏联的衣食住行等一切事宜,他堪称是此次访苏的总管家,除表演外的一切后勤保障等事宜,颜惠庆无不参与其中,他为梅兰芳在苏联的演出成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应该传承的核心精神是鲜明的时代感——革新精神。这种革新精神基于两个重要的前提,即既要高度重视对"传统表演艺术的积累",又要"在艺术创造中勤于思考"。前者涉及支撑梅兰芳表演艺术圆满呈现的技术根底问题,即由梅兰芳的童子功奠基的唱念做打功法对他表演艺术的深刻影响,后者则强调创造的理性化思维,而不是被盲目的非理性的创造冲动所左右。这正是梅兰芳五十多年艺术生涯不断探索创新、引领时代潮流的秘诀所在。  相似文献   

11.
萧红师承鲁迅,在写作上是鲁迅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借钱用于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12.
电影《梅兰芳》开头,邱如白对着梅兰芳说,“你的时代到了。” 背景后面,那是一个世事纷乱的年代,黄马褂被嵌入了镜框,大总统走马灯地换。前朝遗老们冲北一报拳,算是向既往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诀别。  相似文献   

13.
许姬传先生是杰出的前辈梨园文人.他从1933年起即与梅兰芳先生合作,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不仅全力辅佐梅兰芳,在梅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与梅兰芳及其全家始终保持着亲如一家的友好关系,成为艺坛的一大佳话.  相似文献   

14.
徐晋如 《文化遗产》2014,(3):144-148
今日,京剧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以为梅氏艺术受到其身边文人的诸多影响,有悖京、昆固有传统,而徐晋如先生却认为梅氏的表演是中国古典美的集大成者。徐文自成一说,可供参考,以期引起争论。  相似文献   

15.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汇聚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安藤政信等巨星,剧情被分成“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梅兰芳初露锋芒和老艺人十三燕梨园争霸的故事为主;第二部分主要是梅兰芳邂逅红颜知己孟小东,但因为种种原凶不得不分开的情节;第三部分则是本片讲故事的线索人物、梅兰芳的好友邱如白在抗战时期以及梅兰芳逝世前与他的恩怨纠葛。  相似文献   

16.
有关“鲁迅对梅兰芳发难”的话题,人们已经讨论得不少了,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焦点放在对“鲁迅骂得对不对”作出价值评判上,而对鲁迅批梅文章背后蕴藏的深层文化动机和相应的历史语境缺乏考察.笔者在细读鲁迅批梅的所有文章后,结合自己相对熟悉的梅兰芳的对外戏剧活动,发现鲁迅的这些批梅文章竟是和梅兰芳艺术生涯中几次重大的外事活动相随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郭凤花  许玲 《新闻爱好者》2011,(23):109-110
亲情、友情与爱情一起构成了人生的情感世界。但是,这些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要受时代的制约。《红楼梦》是封建贵族贾家的一部兴衰史,在小说描述的那个时代里,宗法制度极端严酷,因此,封建礼教下的亲情往往比水还要淡,而在种种伦理道德的束缚下,自由的爱情更没有生存的土壤。相形之下,少些伦理道德束缚的友情之花,在那冷酷的社会里,即便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却依然开得分外动人。  相似文献   

18.
徐进 《今传媒》2016,(2):123-125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照明手段的不断更新,灯光在当今的演出舞台上通过种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各种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戏剧舞台灯光和电视舞台灯光,表面上看是如此相似,但却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本文笔者分析了自己所理解的舞台灯光与电视灯光的一些异同以及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培育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但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最高荣誉的获得却来自上海。尤其是《申报》对梅兰芳持续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使梅兰芳与他的京剧艺术脱颖而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梅兰芳也不再仅仅是一位戏曲艺人的名字,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符号意义,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何谓人际交往?交者,互相之意也。人际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交际、交流、交换、沟通等等,既包括交换交流物质资料,也包括思想理论等精神财富;既有小范围的个人之间的交往,也有大范围的邦国之交。如是,究其方式方法,则必然应该是因地、因事、因时制宜,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灵活多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