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侯纸     
自古书契(qi)①,多编以竹简,其用缣 (jian)②帛(b6)③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伦④乃适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⑤,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注释】①契:合同、文书等凭证。②缣: 细密的绢。③帛:丝织品的总称。④伦:指蔡伦, 他曾任中常侍(职官名称),主管制造官廷器物,封龙亭侯。⑤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元兴  相似文献   

2.
    
蔡伦造纸 ,见《后汉书·蔡伦传》 :“自古书契 ,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帛者 ,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 ,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 (西历一○五年 )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一名宦官 ,亏他想出以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造纸的原料各地不同 ,据苏易简《纸谱》说 :“蜀人以麻 ,闽人以嫩竹 ,北人以桑皮 ,剡溪人以藤 ,海人以苔 ,浙人以麦面稻秆 ,吴人以茧 ,楚人以楮为纸。”多是植物性纤维 ,就地取材。我国的造纸术 ,于蔡伦后六百多年传到中亚 ,再经四百年传…  相似文献   

3.
季颖 《教师博览》2004,(11):45-45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说法。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来自《后汉书》。书中说道:“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后来,这段记述又由其他记述或引所证实。基于《后汉书》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东汉的宦者蔡伦。《后汉书·蔡伦传》载:“(蔡)伦乃造意用树肤(皮)、麻头及蔽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  相似文献   

5.
人民版必修Ⅲ专题二关于蔡伦造纸是这么说的:“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纸,在元兴元年(105年)呈献给汉和帝。皇帝赞赏他的巧思精意,封他为侯,从此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这里,“皇帝”当然是指汉和帝,蔡伦封侯的原因是造纸。但《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元初元年,邓太后以伦...  相似文献   

6.
在学完《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教材上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蔡侯纸”逐渐普遍使用.为什么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新版《三国》中的书写材料都是竹简呢?这位学生提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没在意的问题。《后汉书·蔡伦传》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相似文献   

7.
黄鲁直于相国寺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册,归而熟观之,自是~①文章日进。此无他也,见其窜易~②句字,与初造意~③同,而识~④其用意所起故也。(选自《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注释】①自是:从此以后。②窜易:改动。③造意:构思。④识:本文指揣摩。【今译】黄庭坚(字鲁直)在相国寺得到一册宋祁(字子京)修撰的《唐史》稿本,回去后仔细研读,从此文章日益进步。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宋祁修改字句,和原先的意思不同,从而懂得了他写作的精妙构思。  相似文献   

8.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乎车②,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其为完车也③。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④。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⑤。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⑥。虽然.车仆马毙⑦。而患不及辙⑧。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⑨。  相似文献   

9.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8,(18):1
[古文] 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①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②皆令后养之.文帝③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④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  相似文献   

10.
黄鲁直于相国寺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册,归而熟观之,自是~①文章日进。此无他也,见其窜易~②句字,与初造意~③同,而识~④其用意所起故也。(选自《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注释】①自是:从此以后。②窜易:改动。③造意:构思。④识:本文指揣摩。【今译】黄庭坚(字鲁直)在相国寺得到一册宋祁(字子京)修撰的《唐史》稿本,回去后仔细研读,从此文章日益进步。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宋祁修改字句,和原先的意思不同,从而懂得了他写作的精妙构思。  相似文献   

11.
古文今解     
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①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②皆令后养之。文帝^③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④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  相似文献   

12.
冬夜读书示子聿①[原诗]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②,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③,绝知此事要躬行④.[注释]①子聿(y(?)玉):陆游最小的儿子.②无遗力:遗,保留,不遗余力.③纸上:指书本.④绝:彻底.躬行:亲身实践.  相似文献   

13.
王代福 《当代学生》2012,(24):32-33
先生①,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②,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③之上九④,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⑤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  相似文献   

14.
奇衣妇饰     
今世俗之乱民①,乡曲之儇子②,莫不美丽、姚冶③,奇衣、妇饰④,血气态度,拟于女子⑤。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⑥,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⑦,比肩并  相似文献   

15.
一、指导思想: ①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教师引导的积极性,搞活语文教学。②力求在练习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知识,便于学生举一反三。③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确有所得。以消除他们的“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二、练习题设计: (一)给下边句中加点的字正音。①比至南郡②累官故不失州郡也。③今以实校之④烟炎张天⑤五万兵难卒合⑥遂与鲁肃俱诣孙权①—③题属于一字多音。④题属于特殊读  相似文献   

16.
狄青本拱圣①兵士,累战功致位枢府②。既贵,时相或讽其去面文③者,但笑不答。仁宗皇帝·亦宣谕④之,对曰:臣非不能,故欲留以为天下士卒之劝△。上由此益爱之。  相似文献   

17.
创业与守成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②曰:“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徵④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房玄龄:时任丞相。③草昧之初:创业开始阶段。④魏徵:时任谏议大夫。【文言知识】名词带宾语的现象。上文“角力而后臣之”中的“臣之”,就…  相似文献   

18.
李由富 《语文知识》2006,(3):F0003-F0003
1.指出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并解释其含义。①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  相似文献   

19.
38、势: ‘D致万乘之势() 又马仁义不施,}俪攻守之势异也( ⑧因摸地七刑械作投击势()39、焉: (户盘盘焉(,) 遭)吞闻厄丁之言,得养生焉( @。·,卜于我何方)焉。) m鳗立远视,而望幸焉(),l0、朝: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③强国请服,弱国入朝(’)41、一直: 江)争曲直,屡当死() ②则直前垢虏帅失信()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④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42、复: ①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③为复守官而黝减使者() 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作者单位:湖北黄州中学)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20.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①造纸术:西汉时,中国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为“蔡侯纸”。(岳麓版)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欧洲中世纪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加工造成廉价的纸,在汉和帝元年(105年)呈献给皇帝,皇帝封其为侯,故名“蔡侯纸”。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继承,都有了革命性进步。人民版)②印刷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北宋时,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至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