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其笔下的"异化世界"有力地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困惑,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影响巨大。本文从卡夫卡的三个异化以及其"异化世界"呈现的两个显著特征入手,阐述了其异化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并肯定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笔下的“异化世界”有力地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困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我国读者也有一定影响。然而,怎样认识他的“异化世界”呢?本文从“人与社会异化,人与人异化,人的自我异化”诸方面入手作了阐述,说明他的异化思想的形成、特点、实质及价值,肯定他的历史意义,批判他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垒起了一座文学“城堡”。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堡”,并步入其中,要去寻珍探宝时,便会发现,这位表现主义大师,以他那象征性的隐喻和寓言式的传达方式,将人生编织成一个个“怪诞的梦”,给“城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形成了一个现实与梦幻:理性与荒诞相互交织的“异化世界”。  相似文献   

4.
从未来过中国的卡夫卡,一个说着德语的犹太人,却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描绘了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本文结合该小说的写作背景与相关介绍,以及卡夫卡自身的经历、处世观、写作风格,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探讨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阐释了"中国形象"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小说有着独特的审美取向——苍凉,这使其作品无论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或是环境氛围等方面无一不呈现出"苍凉"之色,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相似文献   

6.
论劳伦斯笔下的人性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劳伦斯是一位处于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汇点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英国工业社会人性异化这一主题:劳动对人的异化以及现代文明压抑下的多种病症,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7.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相似文献   

8.
9.
西方现代派文学,可以称之为"异化文学".因为"异化"现象是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异化"论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而现代派文学本身,也是资本主义晚期"异化社会"所产生的一种文学的"异化"现象.一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西方社会的"异化"现象.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在1959年就说过,过去八十年的美国文学是一种描写"异化"的文学.法国批评家多门纳施说:"异化几乎把全部现代文学吞没了."匈牙利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说,西方现代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对卡夫卡有着深远的影响。身处逆境是卡夫卡和庄子在文学及哲学观点上不谋而合的一个重要原因。两人都习惯以"异化"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来倡导"反异化"的思想。但卡夫卡并没有全盘接受庄子的观点,而清醒的意识到了庄子提倡的"道"的妥协性和软弱性,这是卡夫卡区别于庄子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西方文学史上古老传统怪诞艺术的现代演绎。卡夫卡的"变形"艺术是个人潜意识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的双重书写。横向考察卡夫卡的"变形"艺术效应,可以归纳出现当代"变形"意象的基本特征,即萌发于时代基因和文化依托上的"变形"的外在成因及深化于语言哲学和表意方式的"变形"的内在成因。  相似文献   

12.
芝诺在其《理想国》中提出的“世界城邦”有别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城邦”,同时也与当时古希腊的现实城邦生活有所不同。“世界城邦”的概念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值得我们结合芝诺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观点,特别是结合他们关于命运观的思考和在此基础上对于生存方式的思考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鲁迅的作品看作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的话,那么在这部百科全书里,一个光明世界的轮廓,也许最引人注目了。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位东方艺术光明的使者,一生都经受着地狱的考验,和一个鬼魂世界形影相随呢?在鲁迅的笔下,不仅显现出一个现实人情世态的大千世界,而且经常露出一个变化着的鬼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挤满了地狱的鬼魅尸体,活跃着牛头马面,大叫唤,小叫唤,无常和女吊,闪动着墓穴里黑影的图画,通  相似文献   

14.
老舍以他独特的眼光、充满感情的文字筑建了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市民世界"。他的市民世界里活跃着四种人: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城市贫民。老舍对文化批判和民族性问题格外的关注,他对这四种市民给予了不同的态度和感情。通过比较四种市民形象,老舍给予城市贫民最多的关注和同情。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中极善于调用各种色彩,并通过各种色彩的奇妙搭配来表达情绪、意义及笔下人物的命运。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色彩与意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显示了张爱玲在颜色运用上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对"人与自然契合"的湘西世界的自然美、风物美和人性美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乡村文化景观.他在作品中构筑的那个的"湘西世界",触及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的原型,满足了时代补偿性调节的需要,因此震撼了人们的灵魂,使其作品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黄春明是台湾乡土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将焦点聚集在卑微屈辱的小人物身上,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思考社会和人生。无论是乡村小人物,还是都市底层人物,在黄春明的小说世界里,他们以卑微、渺小、忍辱负重的姿态活着,最终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苏童的小说中,男性一直以颓靡消沉的形象示人,他们身上总是充满了物欲、色欲和暴虐,这些男性形象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斥着欲望的男性世界。苏童在对男性形象进行刻画、对男性世界进行叙述的同时,深入挖掘了人性等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探讨了部分人类的悲剧以及罪恶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表现青年人争取婚恋自由和在爱的困境中的种神心态,成为“五四”作家在创作中的一个共同选择.而此时女作家笔下的作品更是弥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真诚美好的爱情常常以悲剧告绒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锋"文学的弄潮者,马原作品中的形式狂欢对于当代文坛的开拓意义不可否认。但是,《拉萨的小男人》这部不甚引人注目的作品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马原小说内容意义的平台——独特的"小男人"世界。马原笔下的"拉萨小男人"群像,是一个浓缩了八十年代进藏青年喜怒哀乐、代表着一种特殊生活和精神状态、传达了人生思索的"真实"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去英雄化、狂欢化的精神流浪品格,是"马原们"在前卫的先锋探索中,隐含的对自我身份站位的思辨乃至超克。"小男人"世界不仅是重估马原藏地书写的入口,同时也为当代先锋文学的复杂转向/转型和还原八十年代文学的多元面向提供了可贵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