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人黄彻曾说过:“杜集及马与鹰者甚多,亦屡用属对”(《恐溪诗话》卷二)。杜甫在他的一生中的确写过许多专咏马和鹰,或题画马和画鹰的诗。在现存的杜诗中,写马的有《房兵曹胡马》、《画鹰》等共计二十余首。至于在其他诗歌的句子中写到骏马、苍鹰的就更多了。并且,杜甫还常将马和鹰相提并论,结构极其巧妙,对仗撅为工整,如:“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赠韦左丞大济》)“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杜甫为什么对马和鹰这样感兴趣?为什么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反复多次地写到马和鹰呢?这确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人黄彻曾说过:“杜集及马与鹰者甚多,亦屡用属对”(《恐溪诗话》卷二)。杜甫在他的一生中的确写过许多专咏马和鹰,或题画马和画鹰的诗。在现存的杜诗中,写马的有《房兵曹胡马》、《画鹰》等共计二十余首。至于在其他诗歌的句子中写到骏马、苍鹰的就更多了。并且,杜甫还常将马和鹰相提并论,结构极其巧妙,对仗极为工整,如:“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赠韦左丞大济》)“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杜甫为什么对马和鹰这样感兴趣?为什么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反复多次地写到马和鹰呢?这确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马,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因为它…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编选了杜甫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可谓是别具匠心,窥一斑而见全豹,学生们可以从这三首诗歌中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概况,了解他伟大而又悲情的一生,欣赏杜甫诗写实手法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感受杜甫诗歌满腔爱国主义之情.这相当于一个杜甫专题学习,学生们可以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杜甫.我认为"忧国爱民,沉郁顿挫"这八个字可以全面概括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现结合这三首诗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杜甫诗歌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能从日常小事中表现重大的主题。他写的《江南逢李龟年》就有这一特点。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大历五年(770)的四月间,诗人已是59岁了。人老思乡,杜甫经过十余年战乱的飘泊,从蜀地出发,取道长江,返回故乡洛阳。可是船行到潭州(今长沙),因军阀混战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你知道成都市的杜甫草堂吗?它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我们成都市草堂小学,就紧邻杜甫草堂。今年,为纪念杜甫诞辰1290周年,我们学校成立了草堂诗社,全校的同学已写了2000多首诗歌,选编了9本诗集。有的诗集还陈列在草堂博物馆,向中外游人展出呢。  相似文献   

6.
胡露珠 《语文天地》2013,(10):32-33
杜甫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流浪到四川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时所作。茅屋即浣花溪畔的草堂。这座草堂是由杜甫朋友高适、严武资助,经过几年才建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约写在草堂盖好的那年八月,诗歌真切描绘了屋破  相似文献   

7.
请看案例:为“被学生问倒”叫好: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少?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  相似文献   

8.
一代诗圣杜甫,一生创作诗歌达三千多首,为我们留下的仅有一千四百多首。这些诗像一面面铜镜,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现实。他的诗自唐以来被称为"史诗",杜甫本人也被称为一代诗宗。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其风格沉郁顿挫,在语言艺术方面成就斐然,而且诗歌在选取对象、体裁方面,也是别具匠心。在中国诗歌史上,杜甫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诗歌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9.
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因他们互赠的诗歌而千古流传。 杜甫有很多写李白的诗,而李白诗中写到杜甫的,只有四首。因为数量不对等,所以后来有人认为杜厚李薄。清人仇兆鳌是持这种看法的代表,他引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以杜集考之,其称太白及怀赠之作,  相似文献   

10.
从永泰二年(766)春末迁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正月离开夔州沿江东下,杜甫在夔州寓居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杜甫创作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创作于夔州时期的诗歌占了三分之一。杜甫一生有七律一百五十余首,而夔州所作七律有六十余首,也占了三分之一有余。在成就上,夔州诗亦是斐然,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也选入了杜甫作于夔州的七律——《登高》。对杜甫夔州七律诗进行关注,并试图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分析这一类诗的文学成就,希望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教学杜甫的七律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实录(执教:赵远利)一、释其题:走近杜甫,了解背景师:同学们好!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吗?生:学习一首唐诗。师:说到唐诗,你觉得唐代哪位诗人最有名?生:李白和杜甫。师:的确是这样,他们被称为中国古代诗坛的双子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了解的杜甫?(学生回答,谈了杜甫的诗歌、杜甫的别名,教者相机补充有关古人别称的知识,并出示了杜甫的简介)师: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古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中不乏吟咏马的诗篇,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杜甫诗选》178首诗中,与马有关的诗句就有49首,占四分之一强。杜甫,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伟人  相似文献   

13.
《立秋后题》是杜甫辞去司功参军之职后所作的一首诗,它是杜甫人生的一大转机的重要标志。从此之后,杜甫的诗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白、杜甫,是唐代诗坛双璧,后者更是被誉为"诗圣".杜甫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三千余首,被喻为"诗史".笔者认为,他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其格律工整是后代人创作古典诗歌的典范,在其思想意蕴上,更是体现了一名传统的儒家文人士大夫的"民本思想",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15.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共写诗1400余首,他在长江三峡地区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诗歌480首,在艺术质量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鲜于煌教授的新作《诗圣杜甫三峡诗新论》对杜甫的三峡诗歌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如何全面认识杜甫及其诗歌创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甫赠青年或诗句涉及青年的诗约二十首左右,多为晚年所作。诗中所写的青年有科举下第的,有别亲求仕的,有仕途失意、羁旅漂泊的,也有领官赴任、远涉异地的。在这些诗中,杜甫或赞其才艺,或慰其沦落失意,或劝其出仕,有功朝廷,体现了杜甫奖掖后进的博大胸怀,深广的同情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剖析杜甫这一部分给青年的诗歌,对于全面理解杜诗和杜甫思想及为人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杜甫之前,与泰山有关的诗歌多与鬼神、封禅相联系。杜甫的《望岳》问世后,泰山真正作为自然审美的客体进入到诗歌创作中。全诗以“望”字统领,以“意”贯穿,从远望的赞叹,到近望的惊讶,再到震撼的细望,最后到豪情溢于言表的极望,内容上层层推进,情感上逐渐上升,一线串珠、前后不断。这首诗的妙处不在于写绝了泰山,而在于将杜甫自己的情致写绝。单纯分析泰山流于表面,核心的要义在于杜甫与泰山完全融合的情致及背后暗藏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正>【专题解释】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区别。主要借助《蜀道难》和《蜀相》两首诗歌,从意象选择、艺术手法运用、诗歌节奏感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杜甫诗歌的深沉喟叹和李白诗歌的浪漫飘逸,从而掌握运用比较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预习任务】1.查词典,解决字词读音问题。2.熟读两首作品,能够读准节奏,最好能够背诵。3.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相似文献   

19.
杜甫诗歌中涉及对妻子杨氏描写的诗篇有36首,这些诗歌从多个角度见证了他们的伉俪情深.其中有6首诗歌可以视为是专咏妻子的作品,它们集中表达了离别之思、重逢之喜及杜甫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在解析其赠内诗所包含的种种复杂情感的基础上,侧重从情感渊源的角度探究其赠内诗取得高超艺术成就的成因,其中突出强调了杨氏对杜甫及整个家庭的贡献,此是从情感双向互动的角度说明杜甫对杨氏钟情至极的缘由.  相似文献   

20.
成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和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成都不仅在古蜀文化时期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它的文化发展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唐代的成都还是当时的诗歌文化重心。唐代最有名的两个诗人都跟成都有关,一个是从蜀地出走的诗人李白,一个是从河南入川的诗人杜甫。一个出去,一个进来,把成都文化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在成都一共写过240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赞扬成都的和谐与美好,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花重锦官城”等,都是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