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青海循化方言实际入手,对该县的音系进行了归纳,并结合了《广韵》反切、诗律、入声字,在循化方言词汇中的调值和汉语普通话声调进行比较的同时,对该县学生如何掌握、研究入声字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对青海籍的学生掌握、研究入声字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现代青海方言材料和文献材料相比较的方法,对青海方言中留存的一些古俗语词做了考释。并认为,作为语言的活化石,青海方言古俗语词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词义包括词汇义、语法义以及色彩义。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比较青海话和普通话的词汇,解析青海方言词汇的词义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新疆地域民俗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构成成分内容丰富:有继承中原化的基本词语;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基本词语,有反映新疆本地特色的语语,有大量的借词等。从这些词语中既反映了新疆汉语语方言的来源,特征也反映出新疆特有的地域民俗化内涵,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语言在其发展变化中具有的融合特点。  相似文献   

5.
关中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古语古义,对这些古语古义进行疏证,既有利于汉语方言的研究,了解方言形成的历史时代和复杂过程,也有利于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为研究汉语史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闽南方言,它与汉语的其它方言以及民族共同语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也有许多差异。这种共同性及差异性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语法上,也表现在词汇上。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研究闽南方言词汇的组成情况,对我们了解闽南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的关系有很大帮助。本文拟就以下问题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笔记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陕西方言词语,如:"噶"、"煎"、"庹"等,研究整理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而且也有利于考求北方方言词语(包括陕西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青海汉语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认为青海汉语方言谚语因受地域、民族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具有语言材料“风搅雪”、雅俗并存等特点;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青海汉语方言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格。  相似文献   

9.
伴随外来词的大量引入,现代汉语词汇中形成了一些新的同义词。这些同义外来词是由于人们使用的翻译形式不同、汉语方言语音的不同、同一个外来词使用范围的变化、音译词的大量使用以及网络热词的活用等原因而产生的,这些同义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义功能,在语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邹妍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19-121
汉民族的具象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词汇具有形象性这一特征,南县方言词汇也是如此。试从构词类型、造词法及认知的角度简要分析南县方言词汇的形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建始县域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方音色彩.收集整理建始地区使用频率较大的一些词语,从形象化词语、反映生活习俗的词语、形象化的熟语、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四个方面对建始方言词语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建始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别较小,但这些微小的差别显现出东北方言的魅力。东北方言词汇用大量词缀、重叠形式构形以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造词,体现出东北方言词汇构形的特点及魅力。  相似文献   

13.
明中叶以前,归善县等东江中上游地区的主体方言属于粤语。明中后期,随着客家移民浪潮到来,它经历了逐渐客语化的演变,这是由客家人逐渐成为当地主体族群决定的。但联系土著、客家矛盾冲突的历史背景,考察"本地话"这一明显带族群区分色彩的自称,可知本地话应是明代后期东江中上游土著在与客家移民互动中确立我群认同的产物。本地话的底层应为粤语,其客语特色是后来受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张掖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选取张掖各市志方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添加、补充方言词,分析张掖方言词汇的构词理据,探讨构词理据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亲属称谓,是方言词汇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它承载着民俗学、民族史的重要信息,但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推广,很多地方的方言逐渐走向消亡;随着现代计划生育的实施,我们家庭的亲属也减少了很多,各种亲属称谓开始渐渐退化消失了。记录、抢救、保护我们的方言,系统地调查并整理方言词汇中的亲属称谓,为民俗学、民族史、移民史研究提供有说服力的佐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青海方言为例,在充分论证青海方言与英语具备较强可比性的基础上,在语音、词汇、语法等不同语言层面与英语做共时对比研究,探索不同语言的内在特征,寻求两种语言间的对应性和差异性,以期达到指导青藏地区英语教育和翻译实践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理、历史及民族的影响因素,武威方言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小,方言在古今演变过程中发展缓慢,大量古语词和古语音在今语中得以留存。武威方言在许多古籍著作中都留有印记。探究古词语和古语音在令语遗存,对了解地方文化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武威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全面系统地评述了五十年来青海汉语方言研究的进展情况。认为五十年来青海汉语方言研究具有从无到有的开创性质,参加人数不算少、论数量也不算少、内容涉及面也不算窄,但比起兄弟省市来看,相当滞后。目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培养后继队伍的问题;缺乏方言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专门研究机构问题;如何将研究内容引向纵深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9.
徽语实词作为徽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词义、构词特点以及词源上与普通话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制订汉语方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徽语词汇作为徽文化的载体,对它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讨论陕西安康方言词汇的融合问题:融合经过了一个弱势方言词汇近于消失,强势方言词汇相互渗透的过程。融合呈现5种基本类型。融合途径是:消减原有词语、收纳别的方言词、借用普通话词语。特征词均属于基本词汇,大多集中在称谓等类别里。而一般词汇多集中在位置、代词等类别里,其特征是,使用区域广泛,处于最上层,最易相互融合,也最易向普通话靠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