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过渡的一个阶段,既延伸了小学知识,又隐藏了高中知识,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基础知识中都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由于文言文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且文言文知识难度较大,学生时常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累,时间一长就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言文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2.
冯凯歌 《考试周刊》2010,(21):54-54
初中文言文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积淀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了古代先哲的道德思想。学好文言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江泽民语)。因此,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文言文教学,重视指导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进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对话交流、话题引导、传统与现代结合、校园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发现、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统编语文教材对小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数量大幅增加,且开始时间提前。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编排有文言文。文言文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乐学、易学,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在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推门、方法铺路,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通过适当拓展,让学生轻松、有趣地踏上文言文学习之旅。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手段。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引领学生亲近文言文、感受文言文,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可从儿童化诵读、儿童化理解、儿童化思维、儿童化表达等方面展开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诵读悟情、适当拓展方面实施梯度教学,帮助学生习得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文言文特点,教师从“悦读”“阅读”“越读”三方面展开教学,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部分,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文言文占整个教学课程的三分之一,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8.
潘家夼 《考试周刊》2013,(22):51-51
<正>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讨,鼓励学生多读,重语感、次重语法,寻找切入点,培养学习兴趣,关注文化热点,积极引导读书,自觉担负起向中学生传授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中学师生普遍认为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中学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一直不乐观。在新课改的有利形势下,如何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呢?现我结合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学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接触了比较简单的《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文章,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阶段既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又要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久不衰的经典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所以,承上启下的重任让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还是文言文学习的"八字宪法",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普遍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18):31-32
语文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难点教育。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汉语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采取良好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困难,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所以可以教师通过一些专题式的主题教学活动,巧用情感沟通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方法,接着探讨了这些方法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课程中古典文学部分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通过大量文言文的教学通晓古音古义,而是让学生在接触古典文学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感受古典文化之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古典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教学对我们新一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部分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言,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一、了解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这些课程的内容,还应为学生延伸教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修养.高中文言文教学要结合时代背景,立足社会环境;让学生分门别类地整理知识,掌握阅读方法;从宏观与微观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性与理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表演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把握文言文内核、理解文言文知识、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优化文言...  相似文献   

14.
拥有十足韵味的文言文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小学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文言文教学载体,尝试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带领学生在文言文的世界中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在文言文知识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本文笔者将以小学语文为例,在分析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相对现代文来说,文言文的教学力度还不足,教师大多是为了应试而教学,缺乏对文章深层次情感的挖掘。初中语文教师应摆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文言文;传播文化魅力,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优化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言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精神信仰,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对我国的各个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对简单,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承,二者联系紧密,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精神内涵及礼仪习俗等内容,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及渗透措施,旨在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传统文化热潮不断袭来,文言文在统编教材中不仅比重加大了,设置的年级也从原本的五年级提前到了三年级。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同样也需要考量文言形式的学习规律。教师应以朗读为桥梁,让学生逼近文言文;以理解为手段,让学生感知文言文;以趣味为核心,促发学生亲近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是国学经典。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了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教材内涵,为学生展现文言文的内在情感,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探究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爱琴 《现代语文》2010,(12):55-58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文言素养方面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他们一生中关键时期,引导得当,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更能够持续、深入地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教师可借助"任务链",交给学生一把主动"学习文言文"的钥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文言文阅读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