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或因拓片较为模糊,或因未通典制,或因未识碑刻异体字等,《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北魏〈邸府君之碑〉考释》对魏碑《邸府君之碑》释文时存在大量误释、阙释、漏释以及标点等问题。结合碑刻文献、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几方面的知识,校订《邸府君之碑》释文中的阙误,为学界提供一较为忠实的文献文本。  相似文献   

2.
《五代韩氏墓志考》中两碑《韩传以墓志》和《韩悦以墓志》的释文,存在一定的因未通典故、未识字体导致的讹误。本文结合原拓及历史材料纠正讹误,分析错误原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使这两通材料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河南洛阳市出土唐《卢昂墓志》为范阳卢氏世系和志主的仕宦经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记载了安史之乱时志主襄助将军鲁炅保家卫国的壮举,以及为官期间泽被一方的政绩。《卢昂墓志》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共时资料。  相似文献   

4.
李红 《文教资料》2011,(24):6-7
《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的石刻史料集,但是在释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研读拓片、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利用俗文字、校勘学及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对其中释文不足的地方提出商榷意见,以提高该书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鹿裕墓志》记述了志主自曾祖鹿悆以下各代人物的官爵信息,与传世文献和隋《鹿善墓志》相互印证,且多有补充。墓志较多记载鹿裕祖父鹿[僧]晓在北周的官爵,及本人从北周入仕经隋至唐初五十余年间的仕履经历,不仅补充了《元和姓纂》的缺漏,也反映了中古时期济阴鹿氏家族爵位由“定陶侯”向“河内公”转变,再回归到“定陶公”的历程。墓志所见鹿裕家族与李唐皇室联姻及其卒葬地信息,反映了北朝后期至隋唐之际济阴鹿氏成员实际籍贯变动与其家族记忆中郡望的书写差异。传世文献记载济阴鹿氏家族谱系在唐初鹿裕之后突然中断,令人费解。《鹿裕墓志》的发现则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即墓志通篇都没有提到鹿裕子嗣的任何信息,或许反映了济阴鹿氏家族后嗣稀少甚至断绝的情况,这可能是该家族在入唐后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7.
唐《陈晖墓志》释文中有大量文字讹误,实为未通典故、误释异体字、未识字形等原因造成。结合历史文献及墓志拓片,纠正其讹误之处,指出释读错误原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便使这通宝贵材料得到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8.
<麴举墓志>录自<考古>一九七八年第三期曾忆丹<洛阳发现郑开明二年墓>,录文收于<唐代墓志汇编>,本文时该志文进行校读.  相似文献   

9.
《麴举墓志》录自《考古》一九七八年第三期曾忆丹《洛阳发现郑开明二年墓》,录文收于《唐代墓志汇编》,本文对该志文进行校读。  相似文献   

10.
《文物》近几年刊布了部分新出土墓志,为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些墓志释文存在文字误释、句读错误等疏漏之处。现选择其中6篇墓志,结合拓本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校正,以便大家更加准确地利用。  相似文献   

11.
明代熊明遇之母王太孺人墓志至今未见有著录。文章在对墓志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墓志的撰文、篆额、书丹者,王太孺人的家世、生平、后裔以及熊氏家族世系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在屡次运动冲击下,从“自以为是”变为承认自己“一无是处”,从“我应该引他们回到解决问题的路上”,变为“只有甘心情愿尽力拥护政府提出的一切运动——包括批判我的思想运动在内”,从“新孔学文化思想”变为肯定“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同样落在“实现自我——失落自我——回归自我”这一“冯友兰现象”中。梁氏与冯氏在国家的强权面前放弃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自己忍受侵害而不反抗,也对侵害他人现象保持沉默,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的言说中心是"人",也即"仁",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相生相映的"我",却不是单纯的现代中国"五四"启蒙主义语境中的"个人",也不是局促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尺幅之内的渺小和面目不清的名流士子,而是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比较视野中,创生了具有生态整体主义意味的新的自然与人的关系维度;在他者即是自身,自身亦是他者的不隔和具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现代性思想整和中扬弃了中国深厚的人文传统和西方现代性的人文精神,由日常性的生活形式本身发掘出"根"的生态意象,肯定了重新植根所包蕴的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冯契主张当代中国亟需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它是体现了类的本质和历史联系、体现了自觉和自愿相结合、经过培养多数人可以达到的自由人格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 ;培养“平化民化的自由人格”有三条基本途径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对前代作家多有评述,其论往往精辟独到,令后人信服。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学术思想制约,其说亦时有偏颇。刘勰对扬雄的批评,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但因其以正统儒家审美观评判是非,致使对扬雄的一些言行难以理解。本文试图遵照“知人论世”的原则,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状态、学术氛围以及相关情况进行探讨,结合扬雄的言行作粗浅分析,寻找这位西汉文坛巨子在当时言行表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借此透视刘勰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6.
这里从冯亦代两篇有关兰姆的文章入手,跟踪探索冯亦代与兰姆的关系,从6个侧面对冯亦代与兰姆进行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创新点在于探讨冯亦代与兰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清代平民词人熊琏红颜薄命,婚姻不幸,一生贫寒。她的词作抒写身世凄楚,渗透着才人命蹇之悲。与此同时,她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凡的精神期许,其感怀、咏物、题画、悼亡等词作,展现出独立不羁的人格追求和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新儒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熊十力,无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还是在思想路向的确定上都深受王船山其人其学的影响.船山思想既引导他参加革命,又促使他从革命转向“革心”,决志学术;而在学术上,则促使他最终由佛归儒,并以继承“船山之志”、发挥船山精神为终身职志.梳理王船山对熊十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熊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亦可显示船山学术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梦龙在明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本色当行说,博采众长,并且能够切合当时戏曲创作的实际,做出了超越前人的明确界定,具有可操作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言人人殊,这正说明了"风骨"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已被激活成具有无穷再诠释的理论空间.笔者认为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鲜明爽朗,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之文辞."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健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的特征是内蕴为"气",外显为"力".刘勰的审美理想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