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响水河水体氮素分布特征及其与溶解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响水河的源头(明湖水库)至双水小河,选取8个采样点,研究了水体中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溶解氧的关系.结果表明:响水河水体氮素以及氨氮含量最高(除源头外).均超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V类水质标准,与河两岸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有关;其中3、4号水样的氮素与含量远高于其它各段,且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表现尤为突出,并且此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最低,使该段的水体处于相对厌氧状态,从而使部分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所致。  相似文献   

2.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ORP、DO和pH与脱氮过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实验装置,研究ORP、DO、pH与脱氮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内硝化作用强于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耗氧使DO浓度从进水到出水呈现下降的趋势.石灰石填料释放碱度以及硝化作用消耗碱度两者之间的作用会影响系统的pH值.在实验系统中,从进水到出水,TN、TP逐渐降低时,ORP显示为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海洋沉积物中氮的存在形式与分布、氮的早期成岩和去营养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及氮与生物特定种群的关系等,探讨了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的氮循环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海洋沉积物中的氮与生态系的关系,以期对研究氮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在马料河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料河人工湿地中的氧化塘、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3个处理单元的硝化/反硝化强度进行测定,探讨了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强度和脱氮微生物数量变化与脱氮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马料河湿地N污染物的浓度从进水的劣Ⅴ类水平下降到了出水的Ⅳ类水平,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作用,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均获得了较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且硝化/反硝化强度测定结果与细菌计数结果和水质沿程变化趋势相呼应.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很多科普文章都有提到亚硝酸盐中毒及亚硝酸盐致癌的问题,提到腌制的泡菜、榨菜、雪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以至广大市民谈咸菜色变,不敢食用。那么亚硝酸盐是否真有那么神秘,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如何检验亚硝酸盐?在泡菜等腌制食品中,不同时期的含量如何?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气膜厚度对反气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加热反气泡内外溶液来加热气膜内气体从而改变气膜厚度。实验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反气泡气膜可以延长其稳定时间,但是当加热反气泡气膜使其厚度超过其稳定存在的阈值时,反气泡的稳定性会急剧下降甚至无法产生反气泡;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溶液表面张力影响很小,这使得文中实验数据合理化。本文为反气泡稳定性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并考虑到气膜厚度为微米级,可为微米级气膜传热提供实验素材。  相似文献   

7.
高氨氮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因安全高效而备受关注,但反硝化细菌的分离菌源仅限于常规分离培养法所获得的不到1%的微生物,绝大多数菌株因处于活的但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而未能被发掘。复苏培养VBNC菌群对强化高氨氮废水的生物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复苏促进因子复苏培养高氨氮废水中的VBNC菌株,16S rRNA基因测序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复苏培养的菌株归属于Gordonia和Pseudomonas属。通过测定特殊培养基中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研究VBNC菌株的好氧反硝化性能,其中,菌株ZYR51的好氧反硝化能力较强。本研究为挖掘潜在具有好氧反硝化性能的VBNC菌种提供了新方法,并为筛选高效去除高氨氮废水的菌种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新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卡尔·波普尔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波普尔的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科学哲学领域提出了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对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在政治哲学领域提出“反历史决定论”的历史观,对历史决定论展开批判;同时又提出“渐进工程理论”,对乌托邦工程理论进行批评.波普尔的思想中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他的思想中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和错误,因此,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处理水质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引入集对分析理论。针对水质分类级别细化问题,对集对分析理论中同、异、反联系度概念进行原创性扩展,将差异度细分为优异与劣异,对立度细分为优反与劣反。采用组合赋权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考虑随机观测误差的影响对权重加以修正,同时利用差异系数与相关性优化指标体系。将模型应用于宜兴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并将结果与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法和投影寻踪法3种不确定性方法进行比较。在部分断面评价结果存在分歧时,本模型的水质分类结果与水质监测数据符合得最好,表明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然而,近年来,食品中毒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酱腌菜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尤为突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两大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研究,概述了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变化规律、降低亚硝酸盐的方法及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作用、化学机理、清除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从定量的角度检测了地果(FicustikouaBur.)水煎剂对G-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地果水煎剂对G-志贺氏痢疾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与药液浓度成正相关;对G-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光细菌法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具有快速、灵敏、简便、价廉等优点。其中,青海弧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非致病的淡水型发光细菌,已在环境污染物监测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发光细菌的发光机理及青海弧菌的优势特点,同时综述了青海弧菌在水质毒性检测、食品安全监测及其它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光细菌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从某油田产出水中分离得到一株以原油为碳源的Pseudomonassp.菌(假单孢菌),其化学趋向性运动能力中等,趋向性机理在本文中得以详细描述.在可视化模型实验中可看到微生物向油水界面处的有序运动,而在有效的营养物浓度梯度范围内,化学趋向性运移速度与距油水界面的距离无关,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并且在微观仿真模型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菌在孔隙壁和油、水三相交界处聚集,并讨论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微生物采油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城市水源水、自来水及经不同组合工艺净化水Ames试验结果与主要有机污染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诱发回变指数MA(TA98)主要与总有机碳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几种常见有机微污染物与MA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认识饮用水致突变性,改进饮水深度处理工艺,提高饮水水质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滤芯 颗粒活性炭柱 中空纤维微滤膜的组合工艺可以有效的改善出水水质,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此工艺中由于活性炭对小分子有机物的有效去除,因而延缓了微滤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巢湖微污染水质状况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湖是合肥市一个重要水源。文章对巢湖微污染水质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氨氮、藻类、p H值、异味等四个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做了详细论述 ;对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源水预氧化—聚合铝铁、亚铁氯化联合混凝—HCA助凝—除臭剂、活性碳联用去除异味—微絮凝的高效率水处理模式 ,不仅在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 ,也可为其它以内陆湖泊为水源的制水厂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选用PE2040,对江汉油田原油进行了降粘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E2040对江汉油田原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在25℃,PE2040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0.5%,水油比为30:70,降粘率可达72.82%;适度酸化,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利用有机改性黏土矿物为絮凝材料,以天然海水模拟船舶压载水进行絮凝处理有害生物的方法.当有机改性黏土用量为0.10 g/L时,可以去除海水中100%的细菌和85%的浮游植物,对部分原生动物也有很强的灭杀作用.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有效、环境可接受等优点,具有用于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雁北地区相关灌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排序选择模型,选取影响灌溉活动的主要因素,即节水灌溉技术投入、农业水价、政府补贴、水权和用水者协会这五个方面对灌溉活动中农户和政府行为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排序,可以发现:水价和政府补贴对农户和政府效用的影响最大,远大于灌溉技术、水权交易和用水者协会的影响,且农户个人行为的优化对增进社会福利的贡献度大于政府行为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饮水与人体运动后消除疲劳的效果,该实验通过对游泳运动员连续饮用碱性离子水三周(21 d),再进行高强度训练后的(即刻、3min、5min、7min、15min),血HL实验与分析,实验前后数据,经检验相比,结果发现,碱性离子水对运动员训练后的血HL值变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