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正常儿童完成同音语素分辨任务和语素构词任务的情况,测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分辨及运用能力。研究一考察了语素分辨能力,结果发现:与阅读正常儿童相比,阅读障碍儿童完成语素分辨任务的反应时更长、准确率更低。研究二考察了语素运用能力,结果发现:与阅读正常儿童相比,阅读障碍儿童完成语素运用相关任务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两个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素意识缺陷,从语素分辨能力到语素运用能力的落后,说明语素意识缺陷是造成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汉语的语素意识在儿童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领域,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语素意识。而语素意识缺陷是否为汉语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这一争论到目前尚未有定论。不过,语素意识在汉语阅读中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语素意识缺陷研究做了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3.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通过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正常儿童完成同音语素理解任务的情况,来测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理解能力.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阅读障碍组判断成绩都比阅读正常组差,且差异显著.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存在缺陷,支持汉语的语素意识缺陷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眼动研究方法,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词汇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来确认他们在语素理解、语音和正字法加工中缺陷的眼动表现。结果显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多种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多项眼动指标的结果都有体现。这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得到了眼动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技能缺陷及其对汉语阅读的影响.以58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为被试,进行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命名速度和汉语阅读技能测试.结果发现:(1)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各项语言加工技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各项语言加工技能与汉语识字及阅读理解均有中等程度相关,可 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汉语阅读水平,但总预测率低于50%;(3)识字水平在各项语言加工技能与阅读理解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语言加工缺陷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的重要发生机制,它通过影响识字水平进而影响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阅读障碍的亚类型。目前,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主要有语音缺陷理论、大细胞缺陷理论和小脑缺陷理论三种理论分析。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们采用各种手段对这三种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深化了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快速命名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主要讨论了快速命名对发展性阅读障碍产生预测性作用的主要原因:语音能力、正字法能力和任意性的形音联结.虽然鲜有研究涉及任意性的形音联结,但这个因素在形音关系不透明的汉语中,可能与阅读过程和快速命名都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今后应设立一个有效的统一的鉴别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标准,逐渐形成中文阅读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阅读障碍是指词汇加工能力受损;而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个体成长中出现的阅读障碍。一般从认知角度和生理基础角度出发研究阅读障碍的成因。通过对生理基础取向研究的回顾我们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存在脑部机能缺陷,主要包括脑电异常和脑功能异常。未来的研究应更加关注阅读障碍的定义,使之明确化;研究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要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迄今还没有一套标准的、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评估方法,这极大地影响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通过对当前使用中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评估方法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一般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认知的特异性,提出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诊断测试应包括单词解码能力测试和词义通达能力测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筛选标准、亚类型鉴定、认知缺陷、认知神经机制、教育干预五个方面对发展性阅读障碍文献进行了分析,建议今后从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诊断标准的规范化、增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和完善实验操作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