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同志"称呼语的语义功能与语用条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语言交际中,"同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呼语,它不仅是政治语言中最常见的一个称呼语,同时也一直被认为是大陆社会人群最合适的泛尊称.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同志"的语义和语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语言中,除了正式场合,"同志"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同一政党成员的互称";而作为泛尊称,它也正日益被另一些称呼所替代,这些称呼语或为传统西式称呼语的复活(如"先生"小姐"),或为专指性称呼语的泛化(如"师傅"、"老师"、"老板").这不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思想文明意识变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2.
语言实践中,不仅形容词能表现情感色彩,就连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延宕,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绪色彩。对人喜怒哀乐褒贬憎恶之情,也可以通过称呼表达出来。在共和国过去的数十年中,称呼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解放初期,“同志”是最时髦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往往多以“老师”称呼,80年代中期,人们多以“老板”称呼,扫黄打非时,“小姐”的称呼已彻底异化……一个小小称呼,不仅体现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气候和人们认识的变化。故在生活中,要注意称呼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客观语言现象,在自己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中。注意灵活使用不同的称呼,这既是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普遍注意到称呼语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因此,从“同志”、“师傅”、“先生”、“Honey”等典型的称呼语出发,结合历时共时的角度.“管窥”我国称呼语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语言实践中,不仅形容词能表现情感色彩,就连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延宕,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绪色彩。对人喜怒哀乐褒贬憎恶之情,也可以通过称呼表达出来。在共和国过去的数十年中,称呼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解放初期,"同志"是最时髦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往往多以"老师"称呼,80年代中期,人们多以"老板"称呼,扫黄打非时,"小姐"的称呼已彻底异化……一个小小称呼,不仅体现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气候和人们认识的变化。故在生活中,要注意称呼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客观语言现象,在自己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中,注意灵活使用不同的称呼,这既是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友与仇(上)──李永田答问(之五)问:你最珍视的人际关系是什么?答:同志关系。问:时下有些人不愿用“同志”这个称呼了。或称“先生”、“小姐”,或称“师傅”、“哥儿们”,这是不是一种“新潮”?答:我觉得没有哪一种称呼能够比“同志”更反映出我们社会人与人...  相似文献   

6.
许之所  李岩 《现代语文》2007,(2):104-105
一、引言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名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7.
林凤 《考试周刊》2007,(46):60-61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的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面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这不仅仅涉及语言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试对"小姐"称呼语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晋南很多市县的方言尊称“老师”为“师傅”,称呼“学校”为“书房”,把“毛笔”叫“生活”。“师傅”、“书房”和“生活”的说法是沿用古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越是使用频率高的意义越能抵御外来新词语的冲击。所以“师傅”、“书房”和“生活”古义的世代相传反映出当地历史上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及其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9.
社会时尚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时尚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各种社会时尚纷至沓来。作为一种鲜活的社会亚文化存在,社会时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以其形象生动极具煽情和感召力的文化因子和轰动效应,向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传递着新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给正在形成和转型的大学生价值观以深刻的作用和影响。由此,必须正确认识社会时尚并加以引导,创造有利干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良好社会时尚氛围。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老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板的称呼,大体始于改革开放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经商阶层的出现,这一称呼饱蕴崇拜、渴望、炫耀和讥蔑之意。20世纪90年代,“老板”称呼蔓延至大学校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默寡言、谨小慎微、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暗地里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呼的市场。导师“老板”称呼的由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民族时尚是商品化社会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它是现代感基础上对民族记忆的组合与加工,是经济现代化之后的传统文化现代化,也是商品技术发展过程的人文化。民族时尚盛行于当代日常生活中,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民族时尚是全球化的一种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2.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07,(22):13-13
最近,读了张兴华徒弟们的一组文章。这些徒弟回忆起张兴华对他(她)们的培育与教诲时,个个心潮澎湃,有的“尚未落笔,已是泪流满面”;有的把“师傅”写成了“师父”.理由是“怎么可以用一个对陌生人都可以随便称呼的‘师傅’来称呼那既是师又是父的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他(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一个人,一辈子。”是张兴华影响了一批人,影响了他(她)们一辈子。读着读着.一股暖流升腾起来,我要对张兴华说:你是最优秀的特级教师!你是真正的大师!  相似文献   

13.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化领先、化主宰的世纪。目前,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化型社会过渡,化正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化现象层出不穷,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充满人性化的载体。消费化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强调化对生命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冲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地存在于现代企业组织中。冲突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冲突管理的效率问题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很有必要探讨的问题。用与分析资源配置的经济方法相似的方法,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冲突管理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老师的称呼也变得随意起来。近两年“老板”一词很是当道,成了很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对自己导师的称呼。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历史似乎并不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这样称呼自己的导师,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稳、谨慎、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  相似文献   

16.
人名称呼语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的符号,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反映了我国当代一些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信息,今天人名称呼语中大量的重名现象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称呼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题目,它负载着一个民族文化习惯与民族语言语用规范的一种言语行为,同时也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由于中西社会与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称呼语的语用也存在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探讨称呼语所具有的功能与形式,并且通过称呼语的使用形式来分析比较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一些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木鼓在佤族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犹如村寨的灵魂和一个部落的旗帜,一切重大的祭祀、农耕、军事等活动都离不开木鼓。木鼓被视为“通天”神器,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其形制特别,佤语称呼鼓腔里的“蜂巢”和木鼓舌为“结”,与称呼女性生殖器同音,木鼓崇拜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才逐渐演化为村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称呼语能够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为基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称呼语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探索称呼语与特定的社会或文化之间的相似或理据关系。从一个较新的角度系统地论证了语言符号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象似现象,从而丰富了称呼语及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表敬词初探     
语言的表敬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表敬手段的运用,就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故表敬词语丰富多采。本文就新时期常用的诸如:师、老师、师傅、先生、同志、翁、帅、总、公等表敬词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引起同行研究的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