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 ,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 ,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 ,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 ,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从而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新形势 ,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 ,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与科学的发展同步的 ,信息化的进程必然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 ,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在于 :实现中国现代工业化的同时完成信息化 ,通过跨越式发展生产力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要迎头赶上或超越发达地区,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凭借后发优势,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城镇化带动非农化,推进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以创新为核心,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袁家辉 《考试周刊》2007,3(8):127-128
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果敢地选择了(并且只有选择)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但现实告诉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为此,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明白在跨越的过程中我们所拥有的优势以及跨越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劣势,并且在借鉴和创新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柴庆澄 《继续教育》2001,15(2):22-23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会全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这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论述必将引导我国进入世界新经济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是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出路。后发优势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据,但后发优势不等于跨越式发展,这主要是后发展国家自身难题的困扰。具体到我国而言,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正成为决定社会主义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制度是更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决策,即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努力抓住知识经济特别是信息化的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预示着社会主义与知识经济的结合,将给社会主义带来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是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出路.后发优势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据,但后发优势不等于跨越式发展,这主要是后发展国家自身难题的困扰.具体到我国而言,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代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以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创新是我国农村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灵魂.我们要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来跨越我国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可以跨越发展的。1.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历史通道;3.实行科教兴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关键战略;4.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际上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在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后,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创新之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被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包含丰富的"跨越"发展思想,在历史上已经有成功的实例。当代信息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生产力的跨越发展自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文章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来源、内涵和特点等方面理论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深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促进企业"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有力推手。高职院校重点应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企业三方面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并应注重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创新、重视企业CIO管理体系的建设,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企业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理论,并已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理论除包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外,还包括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长周济曾经说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应以实现“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前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刨新体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最终目标,茳高职院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旨在为校企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搭连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种要素的分析,提出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要素权重,采用模糊认知图分析了不同要素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各关联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分析,得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这一机制揭示了创新体系中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权重的动态变化过程,为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提供基础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内含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劳动方式等五项要素之间有多层面的互依存、互作用、互规定、互涵化的自变、因变关系,构成生产力内在的辩证运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对其自组织给予技术关系和结构一功能的具体把握与自觉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