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思维活动中要较多地运用到比较思维、整体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迁移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一、信息给予题的特点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2.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3.解答问题时,要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探求新知中,就必须设法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激发思维。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1.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时可以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时提出,有时可以通过观察实  相似文献   

4.
创设情境,悟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对旧知识的迁移,同时与新知识渗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如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草原题材的歌曲,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唤起他们原有的草原印象,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操作感知,析疑解惑。学生获得的认识,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得来的,而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悟出来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经历由感知而引发的思维冲突,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探索的积极性。如,…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8)
课堂提问是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对新知识的追求,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创建和谐、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优化课堂提问,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几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6.
论思维生惑点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思维发生在正在进行中的充满疑难、困惑和悬而未决的情境.将情境中令人困惑而又希望明白的地方称为思维生惑点.思维生惑点是已知与未知的混合物,是疑与问题的中介、是积极学习的原动力,是新思想的生长点,它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新课题同自己的旧有经验相关联,而且能意识到直面凭借旧有经验不能完全解决新课题,需要对旧有知识经验的超越.为了诱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应找准新课题和原有认知的结合点创设惑境,不断诱发学生生惑,引导学生解惑.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学生审题错误不少是由于心理障碍造成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其审题障碍并及时进行疏导、矫治,帮助学生克服审题困难,开通思维的闸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就需要用类似的旧知识形成巩固新知识的定势;而当学生已掌握该知识时,如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本文就谈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设置问题情境的策略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问题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材;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一、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与本课相关的数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逐步揭示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极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  相似文献   

10.
一、"提什么样的问题"——要正确处理问题类型选择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1.设计情境式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可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想"探个究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再是教师将数学作为形式化的结果传授给学生,而应切实地将建构主义的新理念用于教学,满足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从而切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将学生带回现实中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新知识点的相同点入手,明确不同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操作、图示、尝试的过程中,经过比较、抽象等多种思维把旧知识发展成新知识,或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学生已学过分数的初步知识,教学时就应首先复习旧知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接着提出,我们…  相似文献   

12.
情境,即情景、境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而且能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有所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学有所思.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2、20、200”,然后提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200总比20和2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深思.最后他们得出了“2元=20角=200分“”2米=20分米=200厘米”等结果.此时教师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们一听思维更加活跃,都争先恐后地说“:2元和2.0元、2.00元相等.”教师继续追问“:2、2.0、2.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并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能...  相似文献   

13.
正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情境的特点,适当运用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如何利用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呢?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五点看法。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欲望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创设的情境既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旧的知识去  相似文献   

14.
陆向阳 《文教资料》2007,(6):170-171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已经具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在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从联系实际、变换形式、发散思维、引导探究等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直观、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情境创设得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那么,创设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情境的设置往往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唤起相关的生活经验。旧知识产生“似懂”的熟悉感,而新知识又引发“非懂”的陌生感,新旧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蓄积良好的准备态势。本文提出基于认知冲突来创设问题情境的三条原则,分别是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充分考虑新旧知识结构的联系和区别、充分使用典型事例和事实现象。以及针对不同情境,提出了通过“反常”实验现象、拓展延伸、寓新于旧、变换问题以及追溯物理学史等认知冲突的诱发策略,以期使学生产生认知内驱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境,悟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对旧知识的迁移,同时与新知识渗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如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草原题材的歌曲,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唤起他们原有的草原印象,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学生还可以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课堂教学倡导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进行新课的有效构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前面学习的知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新知识讲授前如何以旧促新进行铺垫式授课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以旧促新铺垫式授课的作用分析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凭空生成的,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与古人学习所倡导的"温故而知新"在理念上是一致的.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置思维阶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学生只要尝试着跳跃就能摘到教材中的"桃子".以旧促新铺垫式教学,课堂上有旧知识的复习整固,也有新知识的探究和生成,是促进学生快速融入新课学习的媒介和载体,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度。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措施。历史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核心的新情境,其特点是新知、未知的知识。思维正是从认识的问题中获得自己的本源,思维既产生于问题情境,又以解决问题为其根本出发点与归宿。问题之所以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活学生思维,是因为“思维起始于问题”。其二,历史问题情境是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石之上,既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学识水平,又考虑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的区间,生成的问题处在学生学习的边缘区。第三,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