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通过妓院“绿房子”的兴衰史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秘鲁社会长达40年的生活,刻画了印第安人为反对剥削和压迫而进行的反抗。文中的主人公,“绿房子”的创始人安塞尔莫是20世纪的小说中最典型的“反英雄”人物。他是善与恶的综合化身,同时也是一个反叛人物。“绿房子”的建立就是向社会的宣战。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人物,读者从他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自我”的失败,而且也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安塞尔莫是海明威着力刻画的几乎完美的西班牙人形象。他有两个性格侧面:一个是行动的战斗者,另一个是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鲍尼法西娅、拉丽达、安东妮娅和琼加四个女人是《绿房子》中女性形象的代表 ,尽管她们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和际遇 ,但永远都无法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无论是有主见的拉丽达、温顺的安东妮娅、逆来顺受的鲍妮法西娅 ,还是精明的琼加 ,她们只是一些永远无法违抗社会历史和地理条件的普通人。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生活对于她们来说无法选择也无法抗拒 ,虽然她们也曾努力 ,但结果永远不是喜剧 ,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使得略萨的这部小说在新颖的结构、繁复的社会、众多的人物和线索之外 ,带上了淡淡的忧郁色彩。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对服饰一往情深,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对服饰的精辟阐述。分析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的服饰描写,可窥探张爱玲对服饰的审美倾向以及潜藏在其后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5.
潘丹 《林区教学》2008,(9):35-37
《聊斋志异》中的传奇体以虚构为原则,具有篇幅相对较长、主要使用散体、以叙事为主体、取材上具有很强的倾向性的特点,这些成为判定传奇体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韩峰  赵亚芳 《文教资料》2009,(19):17-18
<绿牡丹传奇>是明末吴炳的"粲花斋五种"其中一种,本文作者以<古本戏曲丛刊>本为依据,对各版本<绿牡丹传奇>加以校勘,以理清版本流传之脉络.  相似文献   

7.
从传奇文学的视角分析了薇拉·凯瑟《大主教之死》的人物与主题。小说中的人物具有独特的寓言性,代表某种抽象的德行,而凯瑟让主人公返回历史去实现人间天堂的理想,不可避免地探触到贯穿美国许多伟大传奇作品的深层冲突的根源:他们同时隶属于新旧两个世界的双重性格。主人公希望凭籍宗教和文化在新世界确立秩序与意义,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暂时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价值,但是教徒、知识分子、开拓者的多重身份又使其无法逃避怀疑与犹豫。  相似文献   

8.
刘易斯作品《纳尼亚王国传奇》对《圣经》的历史纪年、叙事结构,主题以及人物都进行了全面的戏仿.因此本文试图以戏仿理论为指导,以小说对《圣经》的戏仿为切入点,从文章的主题、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入手,对《纳尼亚传奇》中的戏仿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传奇是唐代兴起的新体小说,它在思想内容、审美诗化、虚构想象、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叙事技巧、文章体式、遣词造句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色。它的出现和兴盛,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和文体的独立。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日常交谈和文学作品中一重普遍的现象。传统上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本身是作为添加在语言之上的装饰而存在的,因此隐喻在修辞学中的功能要服从于修辞的总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不但有修辞功能,还具有语言学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本文拟以张爱玲《传奇》中出现的隐喻为例,从隐喻功能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49年到1966年十七年间,中国大陆小说有一个广阔的潜在话语空间,但这潜在的话语空间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被完全封闭。在严格的叙事框架内,小说以各种艺术形式努力切近新时代,并形成了史诗、传奇和日常生活这三种“书写中国”的基本叙事格局。本文着重探讨这三种书写形式各自内在的叙事机制,且认为史诗、传奇和日常生活这三种叙事基本反映了十七年小说描述“新历史图景”时的复杂情形,亦生动地体现着雅俗流变在十七年时期的断代图景。  相似文献   

12.
文学真实性的维度相当宽泛,可包含客观之真,也可包含主观之真;可包含可然之真,也可包含超然之真。它分为三个级次,第一个级次是本事之真,即真相的再现,以符实度为标准;第二个级次是常理之真,即逼真的表现,以可信度为标准;第三个级次是情趣之真,即超世的展现,以性灵度为标准。本事之真与虚构概念相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原有的模样和形态写;常理之真与虚假概念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应有的常模和形态写;情趣之真与虚伪概念对立,要求按照审美的绮情异趣写。以符实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纪实文学;以可信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以性灵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人们历来对小说的虚构讳莫如深,“真实”、“真实性”之类的概念充塞着小说理论,批评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一部作品的成败得失。我国在20世纪中期,这种对“真实”的崇尚发展到了极致。现代小说家们对“虚构”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理直气壮地为“虚构”正名。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客观现实存在的模写,把虚构推到了一个极端的位置上,并转向从内心世界开掘主观真实。现代哲学为现代小说虚构的真实性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叙事中的“真实”与“虚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分为经验的叙事与虚构的叙事两个层面,前者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故事形式,后者以历史编纂的美为最大追求,为人们提供一个“戏说”的文学形式。对二者的区分与探讨将为当前的新历史主义文论研究,对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持技术仪器探究:在接受相同的太阳光照射和地面辐射下,空气中N2、O2和CO2温度变化情况;红外灯照射下空气和CO2的温度变化情况;在相同太阳光照射和地面辐射下,含有不同浓度的CO2的大气气温变化情况。从而比较它们的温室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罗伯特.库弗的多部小说围绕“现实与虚幻”这一主题展开,揭露出人类历史、宗教、政治的虚构特征,引导人们看到人类历经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会远非他们自以为那样的真实、可靠,却是虚构、假想而成,像是人类自己的游戏,充满了任意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纪录电影的真实观念是纪录电影美学的核心。从对纪录电影对待现实的观念、纪录电影的结构原则以及纪录电影观众的接受三个角度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纪录电影与剧情电影的差异不是传统论述中的纪录与虚构的二元对立的美学手段,而是文化和美学观念的差异,纪录电影的叙事本质是现实(纪录)、虚构与想像的三元合一。  相似文献   

19.
实录本是一种史家编写史书的理论,但它自然地延伸到中国古代小说的前身杂史杂记类的志怪,它对唐人传奇、宋元说话的影响是要求叙述要有根据,并形成小说叙事的写实方法,揭示事件的客观发展规律、对生活细节进行客现描写、善恶兼具的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20.
乡土文学中两个主要流派乡土写实派和乡土抒情派,在创作中前者往往有丑化现实的倾向,后者往往有美化现实的倾向。从鲁迅的《祝福》和沈从文的《萧萧》比较看到,这两种倾向的形成与创作者的文学价值观和主体视角不同有关。美化和丑化皆因作家对乡土怀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