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有研究对技术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然而,如何促进单一技术持续衍生出突破性产品创新群、延续技术生命周期的问题仍待进一步深入讨论。因此,明晰突破性产品创新集群产生的过程与逻辑,通过构建多维度场景画像,不断促使技术与需求在各类应用场景中交汇产生新的赢利点,提升企业的技术迁移能力与技术价值创造的持续性,以应对技术替代与技术更迭风险。采用案例分析和专利研究的方法,选取戴森数码马达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技术指标、用户需求、应用场景的维度拆分和要素解构,提出相关命题并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以分析突破性产品创新群的实现机制和应用场景发挥的作用。主要贡献有二:其一,在如何提升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持续性方面进行了延伸,采用多维度拆分与多指标解构的方式,探究如何促进技术持续产生突破性创新、延续单一技术生命周期;其二,将技术和需求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解析了技术与需求关联耦合与匹配互动产生价值的机理,明确了用户需求与技术价值共创的过程与逻辑。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零售企业的商业逻辑由传统“货-场-人”向“人-货-场”转变,通过商业模式场景化实现人与货的精准匹配,催生出新零售模式。该文从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价值要素方法、价值共创等新理论,结合茑屋书店案例研究和扎根方法探索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过程及规律,归纳新零售企业场景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路径及演进机理。研究表明:通过用户数字画像,分析情感需求和待办事项,实现用户场景化;通过产品+产品、设计和场景,实现产品场景化;通过数据驱动和价值网络构建,实现运营场景化,改变用户“我知道、我喜欢、我互动、我购买、我推荐”等行为,影响关注意愿、互动意愿、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提升用户价值感知,创造场景价值倍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汽车新国潮汹涌澎湃,科技进步叠加需求变迁,共同驱动汽车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价值创造。然而,现有新零售商业模式场景化价值创造机理尚不明确,且其价值创造路径亦不清晰,难于指导实践。为此,文章依据以下逻辑展开研究:(1)首先,以福田汽车供应链新零售商业模式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识别商业模式场景化价值创造动因。(2)其次,结合福田汽车“造车—买车—用车—养车—换车”场景链搭建的实际,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不同场景用户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偏好”,借助不同场景的“商业场景—消费期望—商业情境”配置提出“场景链”适配理论。(3)再次,基于场景链挖掘供应链新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共创赋能机理,进而提炼供应链新零售商业模式的链式赋能价值共创路径。结果表明,整条供应链新零售商业模式是以“产品功能为基—服务效用为先—场景体验为王”的主导演变的逻辑赋能价值共创,指出新零售应从“供应链—场景链—期望链”3链融合视角借助价值链为用户期望的不同“场”搭建相应的“景”。同时指出,用户需求端和供给端基于场景链连接和匹配有助于满足用户消费期望的时空细分,通过将情境要素嵌入和适配场景有助于多维价值的立体化共创,...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长期以来,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推动或市场拉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意义创造日益成为推动创新的第三种力量。产品(包括服务)的意义指的是产品为消费者创造的产品功能之外的价值,包括情感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产品意义的创新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利润和品牌价值。成功的意义创造需要掌握用户行为的知识、技术机会的知识以及关于产品语言(或用户的解读)的知识,需要对社会文化变化趋势的敏感。[方法/过程]从情报学的视角分析“基于意义创造的创新”的文献,从中发现有关基于意义创造的创新的商业情报需求。[结果/结论]企业创新方式的变化为商业情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商业情报工作者需要掌握新的信息情报收集和分析技能。  相似文献   

5.
探究智能技术对智能商业中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多种来源的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相互验证,从动态、整体的视角研究智能商业背景下企业如何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价值共创。研究发现,AI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突破了“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传统线性范式,企业价值共创各环节活动呈现“交互—反馈—增强”的非线性价值共创模式。其中,交互是起点,提供用户信息及行为数据基础;反馈是关键,提高价值创造效率;而增强是独特价值,也是更高起点的价值共创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趋势下,创意不再单单是专业人士的“特权”,近年来在中国爆发的“IP热”其创意源更多地表现为用户创造内容(UGC)。UGC主导的创意产品模式下,信息交互的双向性一定程度降低了风险系数,但创意产品依旧需要经由市场的检验,创意产品扩散影响因素将决定着产品价值的实现。本文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类扩散主体的视角分别进行研究,借助经典的Bass扩散模型,考虑生产领域模仿者的采纳滞后性和市场竞争度,建立改进模型,消费者层面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对随机阈值模型进行改进,运用MATLAB的模拟仿真实验,探索UGC创意产品的市场扩散影响因素,为政府监督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和创意企业的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绩效工作实践系统、知识扩散与突破性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剑 《科研管理》2012,33(1):71-78
突破性创新已成为企业盈利和增长的关键性力量。针对既有文献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不足,考察了高绩效工作实践系统和知识扩散对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产品创新的影响关系。基于165家在华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填写的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揭示了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三种实践:工作轮换、员工培训和跨部门沟通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的前置效应以及知识扩散对突破性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传导机制,同时,本文还发现突破性创新导向的技术战略可以显著提高在华跨国公司的运营绩效。最后,论述了本文的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秦剑  王迎军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73-1280
针对既有突破性创新缺乏前端驱动机制研究的局限,考察了跨国公司在华的营销资源、技术资源及其交互效应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在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的经费资助下,利用165家在华跨国公司高管团队填写的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结果显示,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均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正相关,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表现为两者的交互效应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负向阻碍作用以及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过程创新对产品创新也有着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学价值的"库存"模型和孵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价值如同物质性产品的价值一样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同时它又不同于物质性产品的价值而表现出自身的特征。科学价值以“库”的形式存在着,表现为“科学价值库”,而其实质上是历代科学人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断累加的总和。科学价值的“库存”模型是对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累加效应的数学建构;而科学价值的“孵化”机制则是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由隐性到显性转化过程的程式反映。  相似文献   

10.
利用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主导地位,既是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提升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必由之路.既有研究更多关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突破性”如何形成与其对创新企业的影响,忽视了与“突破性”伴生的“不确定性”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对相关研究的影响.本文基于创新网络演变的视角,利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框架,围绕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的影响因素、作用形式与协调机制、作用效应,整合既有研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超导革命     
高温超导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得1987年获得了一个美称——物理学的超年。谢鹏的文章指出,这将引发一场“超导革命”,並将给人类未来社会创造出许多引人入胜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数字服务化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数字服务化是解释数字化与服务化双重变革的重要概念,而数字技术如何在其中赋能价值创造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数字服务化的数字赋能价值创造内在机理,结果发现:第一,数字服务化的数字赋能价值创造遵循“生产要素数字化—数字服务能力形成—数字服务价值创造”的三阶段路径。数字服务价值创造所依赖的3种数字服务能力由赋能机制驱动形成。第二,在基于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平台后端、中部和前端的数字赋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包括生产要素数字化的相互依赖及数字服务能力的相互依赖。第三,产品—服务—软件系统在数字化与服务化之间发挥桥接功能,促进数字化与服务化的价值创造协同。  相似文献   

13.
用户价值创造与平台价值实现是第三方众包平台经营战略的两个核心问题,但当前许多第三方众包平台的设计过于关注为用户创造价值而忽视了平台自身价值的实现,难以真正为平台带来显性和隐性收益。文章构建了第三方众包平台的价值创造生态架构,分析了平台中参与者定位发生的变化;探讨了平台价值实现机理,即在用户价值创造与平台价值实现过程分离背景下,价值实现重点已转向在原用户群上开发新收益源;从服务和用户组合重构视角提出了第三方众包平台的价值实现路径。对平台价值实现机理进行数理建模、量化推演和实证检验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平台组织具有网络效应和演化能力两大特征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时代组织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要求,而制造业企业从产品创新到平台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有别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内部驱动因素对企业平台化转型的影响,以海尔集团为案例,分析其从产品服务创新(一维“点线”模式)到平台服务创新(二维“平面”模式)的因素,以期为其他企业实现平台化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路径参考。研究表明:从产品服务创新到平台服务创新的出现与海尔集团提出的组织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密不可分,组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员工创新、文化创新等是驱动海尔集团平台化转型的重要内部因素,其中组织平台化是海尔获得丰富资源的基础,用户个性化实现与用户“零距离”,员工创客化激发了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获取外部优质创新资源,海尔集团构建了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新型价值创造关系,通过孵化创客、提供创业资源和创投基金、建立独特的激励分享机制等赋能员工自主创业和创业小微。从长远角度看,平台化转型对海尔集团的影响还不明确,有待深入拓展研究和时间验证。  相似文献   

15.
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面临资源约束情境下其如何通过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单案例分析方法,从资源编排视角出发,基于“认知-资源-能力”的理论逻辑,解析科创企业如何打破资源魔咒、突破路径依赖、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萌芽阶段,市场领先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匮乏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拼凑策略,为以改变市场态势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信息支持。突破性创新推进阶段,产品本土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受限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探索策略,为以提高行业标准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供给产品资源。突破性创新实现阶段,技术自主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延伸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撬动策略,为以掌握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条件。本研究发现为科创企业基于资源视角制定管理策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有研究缺乏针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探析,本文在差错管理视角下,基于创造力交互模型进行剖析并构建了有利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织、团队、个体跨层次交互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在研究1中,对研发团队进行案例访谈,识别出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团队过程要素——从错误中学习及其内部迭代机制;在研究2中,运用收集到的112份团队数据,通过fsQCA方法探讨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组织情境、团队特征、团队过程和团队构成相关要素如何与个体突破性创造力协同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发现了“试错驱动型”“学习迭代型”及“资源主导型”3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态。本文拓展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企业从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源头激发突破性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虚拟价值     
你是否意识到你的产品也包含一种“虚拟价值”?你又该如何创造它呢?这就是本期封面文章值得一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科技创新平台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其价值创造过程仍处于“黑箱”状态,严重制约其发展。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感知需求-获取机会-重构配置资源”三个阶段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框架,对4类科技创新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中的作用因素和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实现的路径因平台属性的不同而异,且其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微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提升多种微观基础,可实现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淘宝电商平台与买卖双方之间价值共创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创业期,平台通过提供第三方支付、阿里旺旺、信用互评与网商概念,创造了平台规则价值,满足了用户安全基础上的实惠网购需求与商家低成本网络创业需求,激发了网络数量效应;在成长期,平台通过提供用户购买习惯的统计分析等增值服务,创造了平台数据价值,满足了用户的品质需求与商家的精准营销,优化了网络质量效应;在成熟期,平台通过开放式创新,聚集了众多专业服务商为商家提供精准化与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商家差异化需求,创造了平台生态价值,扩大了网络增量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区分并探讨了“技术”和“用户”驱动的创新战略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 创新性地引入“价值网络资源异质性”和“价值网络资源耦合性”作为情境变量,并以298家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回归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技术驱动和用户驱动的创新战略均对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值网络资源异质性对技术驱动的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用户驱动的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价值网络资源耦合性对技术驱动的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用户驱动的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