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酸的银镜反应不容易做成功,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找到了成功地进行反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银氨液的配制:取少量5%的硝酸银溶液,先滴加浓氨水(含氨25—28%)至沉淀恰好溶解,然后滴加2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的过程中出现沉淀立即滴浓氨水溶解,直至滴氢氧化钠后不再出现沉淀为止。  相似文献   

2.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布列方程,而布列方程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但在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时,有时需要抓住题中的某些不变量去寻找题目的数量关系。因此,在进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教学时,适当渗透一些变量与不变量的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抓住解答含有不变量应用题的方法,这不仅能显化某些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生数学竞赛题中,常常出现类似于:“某生产队要用含氨0.15%的氨水进行油菜追肥,现有含氨16%的氨水30千克,配制时需加水多少千克?由于小学生对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比较陌生,因而阻碍了他们的思维。我们在这里研究这类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将已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得到拓宽加深,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算术解法与初一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衔接。在学习浓度配比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之前,我们应先熟悉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先理解三个化学名词:溶液——物质溶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均匀状态的混合物。(例如把盐溶解在水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银镜反应是中师《化学》有机部分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可作如下改进: 1.在配制银氨溶液之前,先将2%的氨水试剂瓶中加入4~5滴5%的NaOH溶液。 2.在盛有2~3m12%的AgNO_3溶液(现配且不能有颗粒)的试管中,逐渐滴入试剂瓶中2%的氨水,产生黄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直到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代数法,它的特点是用x表示题中的未知数,把未知数当作已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问题的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根据题意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由于等量关系的不同,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受算术方法解题的影响,往往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①不习惯把未知数当作已知数来分析题中数量关系;②找不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③找出等量关系后不会列方程.在这些困难中最主要的是学生难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下面介绍几种帮助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抓题目的关键语言.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表示出来的.因此,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从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为突破口,寻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例1〕少年宫合唱队有64人,比舞蹈队人数的2  相似文献   

7.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其中,认真分析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特别是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则是解应用题的关键。探求等量关系的途径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图示法、列表法以及分析、综合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等。主要是根据题目的类型和具体问题的条件来确定和选择方法的。对于某些应用题,等量关系不明显,或者已知条件较少,在列方程时,除了应设的未知数外,往往还需增设一些参数(也叫辅助未知数),帮助沟通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而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又把这些参数消去,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解决问题的目的。现  相似文献   

8.
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结合函数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的实质是揭示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突出对问题中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联系、发展和运动的角度来指导解题思路。方程思想是在分析变量间相等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等量代换法     
林楚 《红领巾》2009,(6):24-25
有些竞赛题数量关系十分隐蔽,如果用一般的分析推理,难于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求出要求的数量。如果我们能根据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相等的关系,使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就能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方法叫做等量代换法,是解答竞赛题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2次铜氨纤维的制备,分别在必修2的P88页与选修5的P94页。教材中铜氨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向烧杯中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再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片刻后,倒去上层清液。用浓氨水溶解得到的氢氧化铜沉淀,以获得浓度较高的铜氨溶液。笔者多次按照此步骤配制的铜氨溶液放入脱脂棉,搅拌,并放置24小时,也未见棉花溶解。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解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问题。一、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857年德国的Schweitzcr发现硫酸铜氨水溶液能溶解纤维素,然后纺丝,再用稀酸处理可得再生纤维,这种纤维叫做铜氨纤维。硫酸铜氨水溶液称为铜氨试剂,或称为Schweifzcr溶液。观行某些有机化学实验教科书中[1],关于铜氨试剂的配制方法并未给出。文献记载了用过量的碱与5%的硫酸铜作用,制备氢氧化铜沉淀。滤出沉淀,用水洗涤几次后,夹在滤纸中挤干,立刻把它溶解在尽可能少的浓氨水中[2];或把干燥的碳酸铜溶解在浓氨水中,把制得的深兰色溶液用玻璃棉过滤[2];或把硫酸铜溶在20%的氨水溶液中[3]。不同的方法,都有同一缺点,没有药品的准确用量,需要过滤。所配试剂,不宜久放。  相似文献   

13.
函数关系是指某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具有某种对应关系。方程是由已知量和未知量构成的矛盾的统一体,它是从已知探索未知的桥梁。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人手,抓住函数关系或等量关系运用数学语言将函数或等量关系转化为函数式或方程与未知量的限制条件,再通过利用函数的性质或方程理论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就称为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学会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能列出方程,而找等量关系又是列方程的关键。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找等量关系的方法。1.从计算公式中找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关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本身就是一个等式,在解决与几何图形有关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将计算公式作为等量关系。例如,一个梯形,上底长10米,高15米,面积是600平方米,求梯形的下底长多少米?本题可以直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十下底)×高÷2=面积”作为等量关系。2.从基本数量关系中找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首先要根据题意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反映应用题含义的等量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题目中隐藏的相等关系呢?三招将深深隐藏的等量关系请出来.  相似文献   

16.
列方程解应用题包括列方程和解方程两个步骤。列方程是通过方程揭示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解方程是方程变形求解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列方程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列方程的过程,包括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代数式等环节,其中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是教学的关键和难点。本文就如何列方程谈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氨水溶液的溶质是什么?针对这一困扰中学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从中学教学中常见的四种观点——氨气的含量高、NH3·H2O的稳定性差、历史原因和中学规定进行原因分析,并综合溶质的定义、水合分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氨水的配制等不同理论知识对氨水溶液的溶质本质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氨水溶液的溶质为NH3,同时建议可以将溶液中存在的NH3·H2O、NH3·2H2O、2NH3·H2O等物种合称为水合氨分子,用NH3(aq)表示.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要点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审题、设无、列式、求解、检验、作答.2.常见类型及其等量关系:(1)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S)=速度(v)X时间(t),可变形为或t=.对这类问题,特别要注意对同向而行、相向而行、反向而行、相遇、遍及、先行、后行等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2)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是一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这类问题一般视总工作量为1.(3)浓度问题浓度一溶质量H溶液量,其中溶液量一溶质量十溶剂量.此类问题中的不变量是:溶质量不变或浓度不变或溶液量不变.列方程时,就是…  相似文献   

19.
列方程解决问题就是把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方程模型抽象成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和策略,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1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一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词或语句,可以直接把这些关键词或语句用笔划下来,稍加整理就是要找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指出:使学生的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用模象直观加强对教材感知,能加深理解。初中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难点,只靠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会造成学生心理上失调。因为不少应用题数量关系隐晦,初中学生抽象认识能力不足。为了准确地把握应用题数量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采用数形结合方法,利用几何图形性质直观地建立已未知量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上述认识,本文就行程、工程、浓度、溶液等问题,探索用几何解应用题的方法。这一方法能使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以下试举数例予以介绍:一、浓度问题例用浓度为5%和63%的两种烧碱溶液混合配制浓度为25%的烧碱溶液300公斤。需这两种烧碱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